对“恐怖主义”应进行阶级分析
“恐怖”这个词,199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我国在上个世纪也常常见到恐怖这个词的使用。比如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于是我们就使用“白色恐怖”这个词。后来文革当中“造反派”与“保守派”、“造反派”与“走资派”的斗争中,也常常看到“红色恐怖”、“白色恐怖”这类词的使用。
但是,“恐怖主义”这个词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这个词的频繁使用,则是近些年的事情。因为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恐怖主义”已经成为流行语。据反恐专家说,“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在全球可以对国际社会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存在,所以“反恐”一时间便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要的政治与军事任务。
在所有国家当中,反对“恐怖主义”喊得最响的当属美国。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国家。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各个国家自不相同。在美国看来,凡是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的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可以称之为“恐怖主义”。基地组织自不用说,所谓“支持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是“恐怖组织”,当年萨达姆执政的伊拉克是“恐怖国家”,正因为他们是“恐怖组织”和“恐怖国家”,所以要剿灭并依此为由出兵占领了阿富汗和伊拉克。
那么,美国的国家利益又是什么呢?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国家机器的是资产阶级,所谓“国家利益”就是垄断资本的利益。美国所说的“恐怖主义”,恰恰是世界各国人民为反对其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而进行的殊死的反抗与斗争。由于力量相差极度悬殊,他们的反抗与斗争往往采取极端手段,但却存在合理性。例如,在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发生的人体炸弹爆炸事件,攻击的主要对象多是外国侵略者以及维护这些国家秩序的军人和警察。尽管有时伤及无辜,但却是反抗者无奈之举。
在其他一些国家,当年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也同样被尼泊尔反动政府称之为“恐怖主义”,当然,如今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被摘掉了“恐怖主义”的帽子。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领导尼泊尔人民进行的推翻尼泊尔反动王朝的武装斗争,是尼泊尔人民正义的解放斗争。尼泊尔反动政府不过是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的幌子,行镇压尼泊尔人民反抗斗争之实罢了。如今印度的“纳萨尔”运动(毛主义)也被称之为“恐怖主义”,所以印度政府要坚决镇压、彻底清剿,其性质与当年尼泊尔反动政府镇压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一样。
这里,老朽无意为“恐怖主义”辩解。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怖主义”。那些犯罪分子在妄图分裂我国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纵容下,打砸抢烧杀,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将这些人称之为“恐怖主义”或“极端恐怖主义”,无可非议;将他们的幕后老板――西方敌对势力称之为“恐怖主义”也无可非议;并且可以肯定地说,奉行霸权主义的西方敌对势力就是“恐怖主义”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