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阶级斗争的目标——消灭资本(9)

火烧 2009-07-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阶级斗争的核心目标是消灭资本,强调人类生存应遵循自然规律而非经济规律。分析商品生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指出资本主义灭亡是自然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阶级斗争的目标——消灭资本(9)   

——人的生存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遵循经济规律  

   自从古猿变成人以来,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几十万年中,人类总是自觉地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解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或者说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人的生命活动。不管社会形式多么的不同,自然规律总是以顽强的意志为自己开辟道路,因为这是不可抗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其说是消灭资本消灭雇佣劳动,不如说是在社会历史领域阐明自然规律。人作为异化的人,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首先都必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按照自然规律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吃喝穿住是自然规律在人的身上的体现,是自然规律的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人的生存要遵守自然规律。  

   经济规律是在产品变成商品以后,人们为了交换产品,人为地形成的规律。当产品变成商品以后,生产就变成了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是为别人生产,劳动因此就变成了异化劳动。随着异化劳动的发展,私有财产产生了。随着私有财产的发展,私有制诞生了。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异化劳动成了异化人的专业活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私有财产的社会形式。一方面,这些社会的产生、发展、灭亡,完全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在历史中产生也要在历史中灭亡。另一方面,这种人为的形成的经济规律,之所以能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是因为经济规律的基本元素——细胞就是商品。因此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时,就从商品这个经济细胞开始。马克思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然规律,马克思利用自然规律中的辩证法分析商品如何变成货币,分析货币如何变成资本。并按照一切物质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的自然规律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这个结论与其说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和用钱赚钱的资本发展的结果,不如说是自然规律以她顽强的运动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人的生存绝不要遵循经济规律。  

   为了达到消灭资本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弄清究竟什么是自然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明了这个自然规律。  

1, 太阳系是从一个气团发展起来的  

   从旋转的、炽热的气团中经过收缩和冷却,发展出了以银河最外端的星环为界限的我们的宇宙岛的无数个太阳和太阳系。这一发展显然不是到处都具有同样的速度。在我们的星系中,黑暗的、不仅仅是行星的星体的存在,即熄灭了的太阳的存在,越来越迫使天文学予以承认(梅特勒);另一方面,属于我们这一星系的(依据赛其的观点)还有一部分气状星云,它们是还没有形成的太阳。  

   拉普拉斯以一种至今尚未被超越的方法详细地证明了一个太阳系是如何从一个单独的气团中发展起来的;以后的科学越来越证实了他的说法。  

   在这样形成的各个天体——太阳以及行星和卫星上,最初是我们称为热的那种物质运动形式占优势。甚至在今天太阳还具有的那种温度下,也是谈不上元素的化学化合物的;对太阳的进一步的观察将会表明,在这种场合下热会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电和磁;在太阳上发生的机械运动不过是由于热和重力发生冲突而造成的,这在现在几乎已成定论。  

    单个的天体越小,便冷却得越快。首先冷却的是卫星、小行星和流星,正如我们的月球早已死灭了一样。行星冷却较慢,而最慢的是中心天体。  

   随着进一步的冷却,相互转化的物理运动形式的交替就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最后达到这样一点,从这一点起,化学亲和性开始起作用,以前化学上的呆性元素现在在化学上相继发生分化,获得了化学性质,相互发生化合作用。这些化合作用随着温度的下降(这不仅对每一种元素,而且对元素的每一种化合作用都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一部分气态物质由于温度下降先变成液态、然后又变成固态,随着这样造成的新条件,而不断地变换。  

   2,地壳的形成  

   当行星有了一层硬壳而且在其表面上有了水的时候,行星固有的热同中心天体传递给它的热相比就开始越来越处于次要地位。它的大气层变成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气象现象的活动场所,它的表面成为地质变化的场所,在这些地质变化中,大气层的沉降物所起的沉积作用,同来自炽热而流动的地球内部的慢慢减弱的外涨作用相比越来越占有优势。  

   3,生命的形成  

   最后,一旦温度降低到至少在相当大的一部分地面上不再超过能使蛋白质生存的限度,那么在存在其他适当的化学的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形成了有生命的原生质。这种先决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还不知道。大约十年前才认识到,无结构的蛋白质执行着生命的一切主要机能:消化、排泄、运动、收缩、对刺激的反应、繁殖。  

4,细胞的产生  

   也许经过了多少万年,才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这种没有定型的蛋白质由于形成核和膜而得以产生第一个细胞。但是,随着这第一个细胞的产生,也就有了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发展的基础;我们根据古生物学档案的完整类比材料可以假定,最初发展出来的是无数种无细胞的和有细胞的原生生物,其中只有加拿大假原生物流传了下来;在这些原生生物中,有一些逐渐分化为最初的植物,另一些则分化为最初的动物。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了动物的无数的钢、目、科、属、种,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最后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他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  

   5,人的诞生  

   人也是由分化而产生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经过多少万年的搏斗,手脚的分化,直立行走得以最终确定下来,于是人和猿区别开来,于是奠定了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人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从此人和猿之间的鸿沟就成为不可逾越的了。  

   6,人对自然的反作用——生产劳动  

   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狭义的动物也有工具,然而这只是他们的身躯的肢体,蚂蚁、蜜蜂、海狸就是这样;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他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以致他们的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失。而人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和主要是借助于手。甚至蒸汽机这一直到现在仍是人改造自然界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正因为是工具,归根到底还要靠手。但是随着手的发展,头脑也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首先产生了对影响某些个别的实际效益的条件的意识,而后来在处境较好的民族中间,则产生了对制约着这些条件的自然规律的理解。随着自然规律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起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如果人脑不随着手、不和手一起、不是部分地借助于手而相应地发展起来,那么单靠手是永远造不出蒸汽机来的。  

   7,人类的历史    

随同人,我们进入了历史。动物也有一部历史,即动物的起源和逐渐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态的历史。但是这部历史对它们来说是被创造出来的,如果说它们自己也参与了创造,那也是无意识的。相反地,人离开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未能预见的作用、未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越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越加符合。  

8,无法控制的力量(市场经济力)占据优势破坏着自然规律  

但是,如果用(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相符合)这个尺度来衡量人类的历史,甚至衡量现代最发达的民族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这里,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极大的出入,未能预见的作用占据优势,未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运用的力量强大得多。只要人的最重要的历史活动,这种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它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即人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也就是今天的社会生产,还被未能控制的力量的意外的作用所左右,而人所期望的目的只是作为例外才能实现,而且往往适得其反,那么情况就不能不是这样。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现在一个小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发生一次大崩溃。达尔文并不知道,当他证明经济学家们当作最高的历史成就加以颂扬的自由竞争、生存斗争是动物界的正常状态的时候,他对人们,特别是对他们的同胞作了多么辛辣的讽刺。  

9,只有消灭市场经济力,回归自然力 人才能像人一样生活  

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时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历史都黯然失色。   

  10, 物质运动的不灭性  

  运动不灭性不能仅仅从数量上,而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一种物质的纯粹机械的位置移动即使有可能在适当条件下转化为热、电、化学作用、生命,但是这种物质如果不能从自身中产生这些条件,那么这种物质就丧失了运动;一种运动如果失去了转化为它所能有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力,那么即使它还具有潜在力,但是不再具有活动力了,因而它部分地被消灭了。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曾经有一个时期,我们的宇宙岛的物质把其大量的运动——究竟哪个是何种运动,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转化成了热,以致从中可能产生了至少包括了2000万颗恒星的太阳系,而这些太阳系的逐渐灭亡同样是不容置疑的。这个转化是怎样进行的呢?关于我们的太阳系的将来的遗核是否总是变成为新的太阳系的原料,我们一无所知。在这里,我们要么必须求助于造物主,要么不得不作出如下的结论:形成我们宇宙岛的太阳系的炽热原料,是按照自然的途径,即通过运动的转化产生出来的,而这种转化是运动着的物质天然具有的,因而转化的条件也必然要有物质再生产出来,即使是在亿万年之后,使多少偶然地然而是寓于偶然性之中的必然性再生产出来。  

11,天体的最终命运是互相碰在一起  

这种转化的可能性是越来越被承认了。现在人们得出了这样的见解:天体的最终命运是互相碰在一起。人们甚至已经计算出这种碰撞必然产生的热量。天文学所报道的新星的突然闪现和已知旧星的同样突然的亮度增加,用这种碰撞来说明最为便当。同时,不仅我们的行星群绕着太阳运动,我们的太阳在我们的宇宙岛内运动,而且我们的整个宇宙岛也在宇宙空间中不断运动,和其余的宇宙岛处于暂时的相对平衡中;因为连自由浮动的物体的相对平衡也只有在相互制约的运动中才能够存在;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宇宙空间中的温度不是到处都一样的。最后,我们知道,我们的宇宙岛的无数个太阳的热,除了极小的一部分以外,都消失在空间里,甚至不能把宇宙空间的温度提高百万分之一摄氏度。这全部巨大的热量变成了什么呢?它是不是永远致力于为宇宙空间供暖的尝试,是不是实际上已不复存在而只是理论上仍然存在于宇宙空间的温度已上升百亿分之一度或更低度数这一事实中?这个假定否认了运动的不灭性;我们的结论是:放射到宇宙空间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某个时期自然研究的课题)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因此,阻碍已死的太阳重新转化为热气团的主要困难便排除了。  

此外,诸宇宙在无限时间内永恒重复的先后相及,不过是无数宇宙在无限空间内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这一原理的必然性,甚至已灌输到反理论的美国人头脑中去。  

12,物质运动的永恒循环  

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完成其轨道所经历的时间用我们的地球年是无法度量的,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然界意识的人的生命时间,如同生命和自我意识赖以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极为有限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每一个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和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的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亿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形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多么多的数也数不清的有机物必定先产生和灭亡,然后具有能思维的脑子的动物才从他们中发展出来,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找到适于生存的条件,然后又被残酷地消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一个时期有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  

   以上就是恩格斯阐明的自然规律的基本内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这个自然规律是由希腊人创立的,是由一切科学家证明了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的。这个自然规律就是哲学。因此马克思说: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由此可见,抛弃经济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既是无产阶级的理论要求也是无产阶级的实践要求。资本消灭了,商品这个社会细胞就变成了产品细胞,人为的商品生产就变成了自然的产品生产。产品这个社会细胞就一定会按照自然规律运动直到地球的消灭那一天!  

     劳动者  

2009.7.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