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师
论大师
听缠释禅
由于某两个偶然中带必然的自然规律运行所产生的结果,引发并产生了今年的“大师”就象这个夏季阳光雨露充足适宜催生的土豆白菜大丰收后“有价无市”地非要往某些人的怀里硬塞的“不要也得要”一样的滑天下之稽的不正常现象。凡事总得有个章法、规矩方圆,不能因为“扬名立腕,光宗耀徒”心切,就不管不顾在连章法、规矩方圆也不要了。“大师”是什么?“大师”,应该是在某些领域,至少也应该在某个领域或是行业的或是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或是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等有“首创性、奠基性、系统性、影响深远性”等意义的成功、成就和影响的人物吧!
所以,为了规范“大师”市场的买卖交易和冠名秩序,听婵释禅就冒昧地没跟相关“大师”评选冠名委员会商量地制定一个“应急”试行方案的先公布出来,以供那些有冠名癖好的无冕之王的小记们和东抄西扒糊弄两篇文章就成精变妖地成为精蝇叫兽的靠传业授道混碗饭的小师们参考一下,并按图索骥地对应冠名之人对号入座地“冠名”之,以保持“大师”市场之正常有序的良好秩序。
首先,一般地讲,做为“大师”这一级别的人物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一是此人应能创建一套系统并符合实际的基础理论或是应用理论。 二是其理论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的“普适性”,并能为大众所掌握和实践。 三是此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凝聚群伦形成并具有“呼风唤雨”的领袖风彩。
其次,“大师”也是分级别类型的。按“级别类型”分类理论划分,可将“大师”划分为:世纪级别类型的大师、十年级别类型的大师、年级别类型的大师、月级别类型的大师、日级别类型的大师、小时级别类型的大师、分钟级别类型的大师和秒级别类型的大师等。这样一划分就基本上是人人有份,童叟无欺,各得其所了。 不过,就普通老百姓而言,如果真要去跟着争个长短,按其成就、功德、业绩、影响等,其顶多也就能混上个“蜉游于天地瞬间”的“小时级别类型的大师、分钟级别类型的大师、或是秒级别类型的大师”了,其也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过了个把小时和几十分钟后人们就把你忘记了,跟没混上没什么区别,况且这东西又没什么奖金、政府津贴、讲课费等好处,最好普通老百姓还是别跟着凑热闹地去白白浪费感情了。中国老百姓不是很愿意看热闹吗?今年这个夏天的热闹多壮观啊,做个看客享受的乐趣可能更多。
在做了以上的“理论”准备之后,下面就罗列或是列举几个实例来做个现身说法和目标模拟演示,以便使那些有“冠名”癖好的热心人照猫画虎地时常出来过把瘾。
根据“大师级别类型划分理论”可做以下“参考”分类:
一是像孔子、秦始皇、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华盛顿等这样的风云人物,则应该属于能流芳百世的“世纪级别类型的大师”。
二是像唐太宗,汉武帝,康熙等这样的风云人物当属于“十年级别类型的大师”。
三是在科学、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金融、投资、书法、音乐、绘画、术数、武术等等领域能够各自独创各自的理论体系,并成为各自领域的领袖人物的各类“宗师、家们”,则应属于“年级别类型的大师”。
四是还有“月级别类型的大师、日级别类型的大师、小时级别类型的大师,以及秒级别类型的大师”。这类人物虽也能红及一时,但也很快会在岁月的长河中被迅速遗忘,但他们必竟对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发展有过贡献的,其要比普通人优秀多了,至少应是当下时代的“脊梁、劳模、先进、标兵”等一类的人物吧!
下面再举几个实例:
例一:秦始皇是“整合国土并创建封建社会”的世纪级别类型的大师。一是秦始皇创建了各项“封建社会”的理论和文化(当然也有很多风云人物帮忙);二是其封建社会的理论和文化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贯彻; 三是个能凝聚群伦形成并具有“呼风唤雨”领袖风彩。特点是:即符合上面的三个最基本条件,又是名传千古的“世纪不衰”的历史人物。
例二:毛泽东是革命和建设的大师,也即是“革”封建、资本主义的“命”,并创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级别类型的大师”。一是毛泽东创建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当然,还有马克思和列宁等的帮忙,要不怎么叫‘马列毛主义’呢)”; 二是其理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应用的普适性,及能被普通大众所掌握并实践等。如改变世界发展进程的《论持久战》,连蒋某人都视若珍宝,并被广大指战员所掌握。《亮剑》里的指战员在与上级失去联系后,因为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其基层战斗力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是具有能凝聚群伦形成并具有“呼风唤雨”的领袖风彩。这点就更没的说了。特点是:即符合上面的三个最基本条件,又是名传千古的“世纪不衰”的历史人物。
例三:鲁迅肯定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了,因为他必竟在那个时代,一是奠定了相当雄厚的“新文化理念或叫新文化理论”; 二是在那白色恐怖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文化实践活动; 三是在当时也具有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领袖风彩啊!但级别却只能委曲在“年级别类型或是月级别类型的大师”的位置上了。
例四:太极宗师张三丰,至少应是一个在武学或是叫武术领域的“年级别类型的大师”。 一是此人创建了一套太极拳的系统并符合实战基本要求的应用理论; 二是其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的“普适性”,并能为大众所掌握应用于应敌和强身健体的实践; 三是此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凝聚群伦形成并具有“呼风唤雨”的领袖风彩。学习太极拳的人至少都很崇拜他,并按他的太极拳理论与实战要求去做的,在武学领域或是叫武术行业,显然是个当之无愧的“行业领袖”了。等等。
以上这种实际分类和人物举例,虽不一定很准确,但大致也八九不离十了,望有不同意见的爱好冠名者,一定要踊跃发表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彰显咱这来之不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但必须明确的是,同样是“大师”,但“大师与大师”也是有其“级别”或是有天壤之差距的。同时,也要求人们不要太浮燥且以一个平常心去看待“大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和美誉。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涌现着不同级别类型的大师,但不能说从故纸堆里划拉出来一堆垃圾并编辑或翻译成几本并不属于自己首创或是集大成基础上创新的“百无一用”的破书,就可以拚着老命地往“大师”堆里钻了!那样不仅会让人笑话、瞧不起或成为笑柄,而且也贬低了大师的神圣感。
一般来说,在和平年代里,在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领域里,能有一两名级别相对较低的“大师”就很不错了。但必须要符合上面那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原则就是“宁缺勿乱”,弄的跟几块钱就买一大堆土豆白菜那样地“大师”帽子满天飞,不是显得咱们天国太没有衡量水准了吗!这样让那些总瞧不起咱们的外国人不是更笑话了吗!既然咱们中国还没有外国人那种采用“诺贝尔”奖的方式来为各领域筛选“大师”的习惯,并且还总是跟屁评选不上,那么就采用听婵释禅的这种方式方法来自娱自乐、聊以自慰吧!
2009年7月15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