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改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必然走向衰落甚至分裂!

火烧 2009-07-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若不改变计划生育政策,汉族人口比例将逐渐下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可能导致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失衡,引发社会问题甚至分裂风险。

sdgm按:本人略加改动:删掉了与主旨关系不大的第一段。希望原作者能够谅解。

不改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必然走向衰落甚至分裂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民族构成是: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也就是说,汉族以占全国总人口91%的人口比例,却只占了2000-2005年这5年人口新增总数的58%,

    从整体上看,我们汉民族仍然是占绝对的优势,这些占绝对优势的人都是要死的,当然和这些人同代的少数民族也是,这一点大家可以理解吗?我们看看新出生的人口,这些人才是未来中国生育的主力军,因为中国奉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超生的我们就忽略,同时少数民族也超生,所以,相对于这些“正规”出生的人来说,超生我们不计,也无法统计多少,但绝不会多,并且即使超生也赶不上少数民族的生育的数量。         

    我们来看看新增加人口数量(这些是未来中国生育的主力军——这一点大家应该明白把),汉族2355万人,少数民族1690万人,也就是说占全国人口90%多的汉人他的子女数量仅占新增人口的58%左右,我们就取一个整数60%(实际上没有这么多),也就是说十个新生儿中最多只有六个是汉族,其余的四个是少数民族。似乎看起来也还不错是不是,我们继续来分析         

     1)如果计划生育继续以这种方式(这种民族生育政策)进行,那么这意味着什么,按照六个汉人只能生育六个子女,四个少数民族至少可以生育8个子女,只用一代人的时间我们的人口就会只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不到,有人会说,那不是还有90%的汉人哪去了,我请问一句,这些人已经不能再生育了(政策规定,超生的不计,有也相对全国过增加人口也是很少的),并且这些人都会死的,那样随着占绝对优势的人口大量死去,少数民族老一代也死掉,剩下的就是汉人六个,少数民族四个,经过一代人,汉人变为6+6(一人只能生育一个)=12个,少数民族变为4+8(每个至少能够生育两个)=12个,那样50年后,我们汉人的人口最多只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这是实行现行的计划生育的结果!         

     2)假设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就改,少数民族和汉人一样都只能生育一胎,或者全各国各民族都只能生育两胎。如果现在都只知恩能够生育一胎了,也就是说,生活小孩的汉人和少数民族都不能再生了(超生忽略),这种比例也就想延续下来,即6:4,将来的中国的人口格局,少数民族也将史无前例的达到40%,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将不可避免的动摇,民族问题将不可逆转的更加尖锐。如果现在开始都可以生两胎,汉人至少还要增加6个人,而少数民族不能再增加了(少数民族至少可以生两胎,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生育过两胎了),那样新生人口将是汉族6+6=12,少数民族仍然是4个,也就是说汉族新生人口占全国总新生人口的75%左右,少数民族25%左右,此时尚且还有可为,但相比以前汉人90%人口已经大大减少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计划生育其实减少的是我们汉族人的人口,少数民族反而再增加,也就是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汉族人在“为国贡献”,而少数民族则享受这种贡献,这就是马寅初(回族——一生共生育六个子女)的计化生育政策。至于全国各民族都可生育三胎我没有假设,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结论是要么现在就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使全各国各族都最多生育两胎,汉人还将占全国大约75%的人口(汉人主体地位也已经不可避免的动摇了),要么继续实行,不然即使是20年后实行各民族允许生2胎,由于生育上一代的汉人已经平均年龄超过了40无法生育,或生育率极低,只能靠新生的汉人生育,那么汉人是6+12=18,少数民族4+8=12,汉人将占人口60%(那些没有生育能力,会生育能力极低的人死去之后),少数民族占人口的40%,民族危机将不可挽回,如果这种政策还维持50年,生育这一代的人差不多都死去了,就是这些人一直在为汉人总体人口撑门面,按照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那么汉族人的人口将不到全国总人口50%或者大约50%,汉族同胞们,我们离灭亡还远吗?我相信少数民族对收复台湾维护什么国家领土完整是没有多大兴趣的,我们以后的国家会怎么样,大家可以自由想象,文化上我们已经开始丧失我们的传统了,数量上我们也将处于劣势,我们那什么去面对我们祖先,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你到底要把中国怎么样!      

 

 

前车之鉴:南斯拉夫分裂对中国的警示    

 红木棉

    南斯拉夫曾经是巴尔干最牛的小国。铁托领导的新南斯拉夫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度,在国际上奉行不结盟政策。70和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经济上曾获得很大成就,其国民生活水平在东欧一度居于领先水平,由于铁托本人在二战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南斯拉夫既不跟从苏联集团、也不依附西方集团的不结盟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较高的地位。

    彼时南斯拉夫最落后的加盟共和国黑山和科索沃,人均GDP也达到了5000美元,是巴尔干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唯一通往西欧各国无需签证的东欧国家。每一个居民平均每两年就要出国旅游一次。在当时东西方集团严重对峙的冷战时期,这里居民的生活令东欧各国羡慕不已。《解体前的南斯拉夫人民军,是巴尔干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当时南斯拉夫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8平米,平均每8人就有一辆轿车,市场看上去很繁荣。1986年7月张维为陪同总理访问南斯拉夫时看到的是:下面是是宽敞的高速公路和无数飞速驶行的轿车,还有点缀在青山绿野中的一栋栋橘红色房顶的小别墅。         

    分裂后的“南斯拉夫”           

    前南联邦的解体和国际社会长达10年的制裁,加上1999年北约对原南联盟73天的轰炸,使其经济急剧倒退,工业生产基本停滞,进出口总量减至最小,黑市经济猖獗,通货膨胀吓人,1999年人均GDP仅在1100美元左右。据官方统计,塞尔维亚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生活费起码也要200欧元,加上孩子的教育及其他费用,一对夫妻的工资基本可维持家用,但前提是不能有人失业。这里的一件中国产衬衣不过两三美元,当地产的一件却要贵上五六倍,鞋子和其他日用品价格也大致如此。因此,在经济窘迫情况下,中国货在这里就比较受欢迎。

    导致南斯拉夫分裂有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 错误的中央政府政策       

    第二、 欧美国家的颠覆       

    第三、 整个知识界推波助澜要实行西方民主化         

    导致南斯拉夫分裂关键在于错误的中央政策           

    1、没有中央集权制, 政治权力过分下放 南斯拉夫中央政府几乎只剩下了外交和国防的权利。铁托总统1980年5月4日去世后,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实行了国家元首集体轮流的做法,结果无法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六个共和国都各自为政。       

    2、把市场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没有进行更为彻底的市场改革。

    3、整个南斯拉夫的经济变成了“契约”经济,不是那种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形成的“契约”,而是根据一些政治原则,通过行政手段达成“自治协议”。工人和管理阶层之间、共和国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企业之间的都有各种协议。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一大片,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这种联系不是有机的、市场的,而是人为的、行政的,其离心力甚至大于向心力。

    4、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国内市场。

    美国、欧洲蓄意点燃了南斯拉夫的火药桶           

    南斯拉夫的分裂源于经济危机然后造成了政治的变革。

    1988年,华盛顿已向南斯拉夫派遣了一个顾问团,这个顾问团来自于一个古怪的、私人的非营利机构,其冠冕堂皇的名称是国家民主捐赠基金,或是华盛顿圈子内熟知的NED。这个“私营”组织开始在南斯拉夫的各个角落慷慨地派发美元,资助反对派、收买年轻记者,资助工会反对派、反对派经济学家组织,以及人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           

    西方使用以下手段来促使经济危机产生: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对国有企业全盘私有化,结果到1990年造成了超过1100家公司破产和20%以上的失业率。遍布全国的经济问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被引爆的炸弹。           

    2、为了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工资水平维持在**年的标准不变,但通货膨胀却剧烈上升,导致了1990年头六个月居民实际收入下降41%。到1991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40%。           

    3、在这种形势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命令,将南斯拉夫第纳尔变成全面可兑换货币,并要求利率自由浮动。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限制南斯拉夫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额度,这使得中央政府对社会和其他项目进行资助的能力被破坏。这些政策措施事实上造成了经济的分裂。           

    达到了让南斯拉夫发生经济危机的目的后,1990年11月,布什政府施加压力,美国国会通过了《外事行动拨款法》。该法案通过后的六个月内,任何南联盟成员国如果不宣布从南联盟独立,那么,根据此项新的美国法律,她们将失去美国的所有经济支持。该法案要求,每一个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都要分别进行选举,这些选举由美国国务院监督。该法还规定,所有的援助都直接提供给每一个加盟共和国,而不是提供给贝尔格莱德的南斯拉夫中央政府。简短地说,布什政府要求的是南联盟的自我解体。他们蓄意点燃了引爆新的一系列巴尔干战争的导火索。         

    南斯拉夫整个知识界完全接受了西方的政治话语           

    在西方推动的“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南斯拉夫整个知识界完全接受了西方的政治话语,而这种话语的核心是一个天真的梦:只要采用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南斯拉夫面临的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种激进的革命气氛迅速形成,南共联盟的地方党部也先后接受了西方的政治话语,纷纷推出了一个比一个更为激进的政治改革方案,斯洛文尼亚共盟于**年3月首先提出了“结束一党制,实行多党制”,之后整个政治局势的演变得一发而不可收,联邦政府和南共联盟的中央机构被完全架空。实际上,这不是一党制与多党制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在南斯拉夫在特定的国情下,推动西方希望的政治变革一定会导致国家的解体和战争,但一般民众和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当时都没有看到这一点。

    1990年7月,南联邦通过了《政治结社法》,正式实行多党制,一个人口只比上海多一些的南斯拉夫一下子出现了2百多个政党,而赢得最多选票的都是高举民粹主义大旗的政党,他们的口号就是“斯洛文尼亚属于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属于克罗地亚人”、“科索沃属于科索沃人”,口号越激烈、越极端,越能赢得选票。1991年,从斯洛文尼亚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共和国宣布独立,脱离联邦,南斯拉夫“内战”随即全面爆发。         

    从欧洲推波助澜支持南斯拉夫分裂看他们的真实面目           

    第一个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独立的是德国。尽管多数欧共体成员还有疑虑,他们的疑虑不是因为他们赞成维持南斯拉夫的统一,而是认为从欧盟有关法律文件来看,宣布独立的克罗地亚在人权问题上,还没有能力保障当地少数民族(塞族)的权利,造成了20多万塞族人迁徙塞尔维亚的难民潮。但德国以欧盟应统一对外为由,游说欧共体成员承认这两个国家的独立。怎么解释德国如此热衷于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独立?当时刚刚实现了统一的德国要重建其势力范围,斯洛文尼亚是其近邻,而克罗地亚在二次大战期间是德国的傀儡国。欧洲大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原则、牺牲别国的利益,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南斯拉夫解体这个问题上德国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即使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应该解体,也不应该用这种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方式来解体。但德国也好,整个西方也好,很少顾及别人利益。当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在德国和西方的支持下获得独立后,南斯拉夫境内的战争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场接一场发生,最终导致了20多万人丧生,无数致残,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创下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间悲剧。         

    中国应当警惕西方对中国的分裂           

    当2007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夫人,在总理府会晤达赖喇嘛的时候,当2008年西方媒体几近疯狂地为藏独叫好的时候,当今天法国总统萨科奇又会见达赖喇嘛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中国某一天自己内乱了,最终导致台独、藏独、疆独势力泛滥的话,美国、德国、法国,乃至整个西方都会出来承认,他们一定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人权啊、民族自决权啊。           

    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是这样,关键的几步不能走错。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情况太多了,南斯拉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方有不少人盼望中国也会出现类似南斯拉夫这样的解体,但他们这种愿望是不会实现的,因为维护国家统一是13亿中国人的一个坚定信念。另外,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数百年积弱积贫的局面,只要我们自己不打败自己,没有任何一种外部力量可以搞垮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和最大的经济体,这种大势对于确保中国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将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不过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我们还是需要深入思考南斯拉夫解体的前车之鉴,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从而使我们的崛起过程更加地清醒和精彩。    

    换个角度思考 南斯拉夫分裂主要是因为民族问题,ZF如果不吸取教训,继续现有的弱化汉族的民族政策,中国将来一样会分裂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