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能解决现在问题,社会主义可以解决交叉问题
——社会主义可以解决“交叉问题”
2009-7-11
先前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总表现为出商品短缺?资本主义又为什么总是具有个人主义行为“自由”的泛滥?这需要人们加以研究。
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是刚刚通过民族独立革命建立的发展中国家,属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地区,这些政权大多数选择“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以便追赶西方发达社会。作为制度选择,这是无可指摘的。但是,到现今却没有超过资本主义霸权国家积累的能量。其一是掠夺形成的资本主义霸权的秩序与实力;其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域性资源的相对欠缺;其三是体制内官僚对于资源控制的意志,干扰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权力总是表现为一种控制欲,将人们降低为“缺陷”型存在,不让人们愿望充分满足:你充分满足,就是他权力的“失效”。物质匮乏,是作为权力控制的一种表达。在财富缺乏的条件下,等级是通过享受财富的不同来表现的。这就要形成一种“制度性短缺”。
资产阶级要通过满足个人欲望,形成消费过程,从中获得利润。这就表现出跟“先在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自由”,更表现为一种放纵。满足物欲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必然。
对于极权主义国家的研究,确实是哈耶克的一大贡献。他以资产阶级的自由为根本立场认为:在计划经济下,也不可能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思想的国有化正是工业国有化的伴随物。哈耶克指出,极权国家集中控制宣传,一切宣传工具都被用来朝一个方向影响所有的人,隔绝外界,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天长日久,任何人都难免盲从。民主国家虽也有众多宣传机构,但它们相互独立互相竞争目标各异声音多元。极权政府宣传的主要技巧之一,就是仍然使用旧字眼,但换上新的意义,如自由、民主、真理等。其次,则是控制一切信息来源,实施资讯垄断。决定一则新闻是否发布的唯一标准,是其是否会影响国民对政权的忠诚。第三,是严厉压制任何怀疑和不同见解。如此,在没有任何不同声音的环境下,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萎缩,在长期单一的垄断的声音的灌输下,统治者的思想就成了全体国民的思想,统治者的目标也就成了全体国民的目标,这一现象扩展至一切精神领域:科学、法律、历史、文学、……。政治权力与真理划上等号,真理也就死亡了。
这些情况确实在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斯大林极权形态表现出严重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斯大林与希特勒的不同:一个是向左转的;另一个是向右走的。尽管两个人都制造了社会问题、甚至灾难。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斯大林的苏联是超过美国发展速度、质量的。
科学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文明之后的文明。因此,必然要具有先前文明作为她的基础,那就是资产阶级少数人的民主、自由。但是,无产阶级民主、自由是具有更高尚的精神力量和文明境界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这就是马克思对于人类劳动异化的拨乱反正过程。
无产阶级必须首先组织起来、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一个成长、健康、有力的领导阶级。这就是民主的政治,在民主之上建立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对资产阶级私有制度加以批判、专政,前提是人民民主。这确实是斯大林没有解决好的俄罗斯历史问题:民主欠发达。
毛泽东深刻把握实际,为了战胜敌人,强调人民军队的集中统一,但前提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毛泽东始终强调人民民主的重要:井冈山时期强调三大民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无产阶级革命要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认为必须进行思想斗争,在无产阶级政权在握的情形下,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逐步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发动群众,教育干部,通过公开的思想斗争,让无产阶级思想战胜资产阶级影响,把社会主义变成一场自觉的革命,不断推向共产主义目标。毛泽东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主张培养无产阶级红色接班人。社会主义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改造人,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这也是毛泽东对现代化的独特理解,与西方物质主义设想的本质不同。
社会主义所谓的制度性短缺,只能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民主得到解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