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这个女人不寻常

火烧 2009-06-09 00:00:00 时代观察 1037
王维工受贿案牵出情妇康燕,涉及上海腐败网络。康燕凭借与黄*秘书关系,操控政商资源,涉嫌经济问题,案件揭示权力与金钱交织的腐败链条。


    今年4月17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王维工受贿一案,审理后当庭宣判王维工因受贿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决说,1995年至2006年间,王维工利用其先后担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办公厅秘书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或个人谋取利益。王维工并为此多次索取、收受请托单位和个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93万元。其中仅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张荣坤,即向王维工行贿933万元,占到其全部贿款的七成。法院宣布判决后,王维工当庭未提起上诉。
    在王维工受贿一案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女人,她就是上海文化广 播影视集团(SEMG)副总裁、王维工的情妇之一——康燕。
    今年45岁的康燕,曾被圈内某些人评价为“蛮漂亮的”、“颇有姿色”,也有人看其照片后说“并没有多少风韵”。但是大家公认她“能干泼辣”。“一个能干的女人身后站着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她身后这个“有权势的男人”,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黄*的大秘书王维工。上海官场人士说:王维工看上去老实本分,然而“ 人不可貌相”,他在上海就有“8+1”:8个情人和一个老婆。情人当然主要是看中他是“黄*的大秘书”这一身份。王维工的“8+1”中,只有康燕被拘押,因为大家公认她“太能干”,钱上的事她卷入的最多。
    康燕发迹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她担任人民日报旗下《国际金融报》的社长 。该报规定人人都要拉广告,而她自己的绝招是可以安排广告客户见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这当然主要就是因为她与王维工的特殊关系了,见一次黄*,企业必须出200万。2001年,她出版了一本30万字的《 解读上海》,在书中大捧黄*和时任上海市长陈良宇,这下她更是名声大噪。
    康燕的丈夫是从军队转业到上海《新民晚报》做编辑、记者,他们有一个女儿。丈夫听说康燕和王维工的事情之后,自己也去找外遇,被康燕发现后,二人大闹一场后离婚。
   了解康燕的上海人士说,康燕个性要强、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很强,善于经营人脉关系,与上海诸多政商要人关系甚佳,像社保案关键人物张荣坤、太平洋保险集团前董事长王国良等人,对康燕颇为赏识,而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银行主管,都是康燕人脉关系网的重要部份。康燕本人对与王维工的交往故作“透明”,甚至引为资本。康燕被查出在王维工与富商之间“牵线搭桥”,从中牟利,她被“双规”是“涉嫌经济问题”:通过她与王维工的亲密关系,协助富商批地贷款。
    康燕,1963年出生辽宁锦州,祖籍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先后在沈阳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解放军报社等从事新闻宣传,军旅生涯15年。1995年,她转业到了人民日报社,先后担任华东分社主笔、主编及该报旗下的国际金融报社社长等职,在报业界工作11年。
    实事求是地讲,康燕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的。在近20年新闻宣传工作中,康燕以擅长理性思考、文风犀利、文笔优美而活跃于新闻界。2001年,她出版了30万字政论专著——《解读上海》。该书出版后,曾连续八周名列“上海书城排行榜”之首,并荣获当年上海市“读者最喜爱的书”。随后,该书影响波及海内外,其繁体中文版及英文版发行至23个国家和地区,当年世界GDP排名前20位的国家图书馆及世界500强企业均藏有该书。另外,颇有文采的康燕还出版了散文诗选——《被凿穿的意志》及其配乐朗诵CD。
    应该一提的是,《解读上海》连续八周名列“上海书城排行榜”之首,销量可能不假,但是这本对黄*、陈良宇充满了阿谀之词的书,之所以销量冲天,是因为它出版后一段时间内,受到“超强度”吹捧,一些机关、单位受命摊派购买。
    康燕与王维工的“亲密接触”,也正是始于2000年康燕写作《解读上海》一书过程之中。时任《人民日报》记者的康燕,与时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黄* 秘书王维工,边写书边接触擦出感情的“火花”。王维工亲自操刀为该书作序:《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记住》,同时还运用各种关系、资源卖力地推销此书。康燕并不忌讳同王维工交往过密,曾在公开发表文章中坦言“说王维工同志是我的良师益友恐不为过,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无论是对我的新闻采访还是对我个人专著写作,他都倾力协助有求必应。”
    为一个记者的一本书如此兴师动众,引起当时业内人士广泛质疑。康燕过去与上海并无渊源,从《解放军报》转业到《人民日报》华东分社,进入上海不过短短几年,对上海能有多少了解呢,居然能写出洋洋30万言的《解读上海 》,还能大红大紫,后面没有“有权有势的男人”做得到吗?
    《解读上海》的合作让康燕成了王维工的“红颜知己”,康燕也欣然接受王赠送的房屋和钱财。在王维工的“关照”下,康燕扶摇直上,很快担任了《人民日报》旗下的国际金融报社社长。据悉,康燕到《国际金融报》任社长后,该报控股股东香港第一东方集团提出要开给她100万元年薪。这一动议交到《国际金融报》的主管部门《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时,立即被否定了:康燕拿100万年薪,《人民日报》其它领导怎么办?据说第一大股东香港第一东方集团和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就此埋下矛盾。
    当然,第一东方为何对康燕如此慷慨,说穿了还是看中了她与王维工的关系,希望藉助她与上海乃至北京的高层建立上关系,为此第一东方当然要对康燕百般支持。100万年薪在《人民日报》华东分社那里受阻,但第一东方既然向康作出许诺,他们想必会用其它方式践诺,究竟真相如何,要看对康燕的调查结果。
    康燕在《国际金融报》任职期间,据说是这张报纸“最牛”时期,采访了许多高层官员,好多采访,康燕这位社长都亲自参与。有王维工这位黄*办公室主任给她开道,凭藉着黄*如雷贯耳的大名,哪一个高官敢谢绝王维工为康燕穿针引线。采访由康燕执笔,采访内容多仰仗王维工。在这些采访的基础上,2006年,康燕与王维工合作出版《见证中国金融》,该书由康燕执笔,王维工利用自身便利积极为康穿针引线。来自中国各大银行、银监会、保监会、中国邮政集团等多位中央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及专家都接受了康的访问。该书的首发式于2006年7月在北京举行,多位副部级官员出席。
    在康燕任职期间《国际金融报》发行和广告都很有起色,其实也很简单,那些部长、省长、行长耳闻她与“黄*首秘”的“亲密关系”,从银行堆成山的钱中拨出点零头,订购报纸、登些广告,又有何难不过,康燕虽然凭藉这张报成了推动新闻事业的先锋,该报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最困窘的时候连职工工资都无法按时发出。消息人士透露,报社租了一家保险公司一个楼面办公,租金也一直不能如约付出。尽管职工怨声载道,康燕凭着与王维工的关系,凭着经营起来的人脉,摇身一变当上上海文广集团副总裁。但她再聪明,却没有算计到,她与处在顶点的“上海帮”搭上关系时,“上海帮”虽然如日中天,也就是夕阳西下的转折点了,不到两年,她也就随王维工落网而垮台,并且,2008年7月18日王维工被中纪委“双规”后,立即交代了他的“红颜知己”康燕,随后,康燕被中纪委专案组“双规”,罪名是“涉嫌重大违纪”。
    在王维工受贿一案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时任上海福禧投资董事长的张荣坤,他曾向上海官员行贿近三千万元,其中对王维工行贿就有900余万元。
    据《财经》报道,王维工接受张荣坤贿赂自2001年9月始。期间,2002年1月,张荣坤曾为福禧投资收购上海路桥事项请王维工帮助。王维工为此邀请上 海市原市长陈良宇与张一起用餐,张荣坤请陈良宇关照,陈良宇当即表示支持。之后,陈良宇违反决策程序,在没有充分论证和评估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将上海路桥转让给福禧投资,这笔交易使上海福禧投资以实际支付10.15亿元获得了最低价值13.36亿元的上海路桥股权。至2006年6月,张荣坤分14次给王维工财物933万2545元。
    一个发散的多重利益交会的腐败联盟至此浮出水面,张荣坤作为腐败发源中枢,以近3000万元 贿款维系着这张上达官场显贵、下联市场作手的庞大网络。自1998年至2006年间,各方上下其手,连番运作了操纵海欣股票、买卖上海路桥、入股华安基金、上海电气上市等。
    在黄*去世前而陈良宇已被双规时,黄*得知张荣坤是王维工介绍与陈良宇认识的,气得抓起桌上茶杯,把一杯水泼到王维工脸上。在黄*病入膏肓时,王维工已被发落回上海,临时安排到上海市政府所属的申能电力集团担任副总经理,2008年3月,中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王维工“双开”的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随后对其“双规”。
    另有消息称,王维工在被“双规”期间,其妻子和儿子却在上海有关人士的“关照”下,携大量赃款顺利移民澳洲。 

老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562204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