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很多国家你也许不知道——社会主义阵营一览表

火烧 2009-06-08 00:00:00 历史视野 1043
本文以时间轴形式展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涵盖欧洲、亚洲、美洲及非洲,列出宪法上仍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包含苏联、中国、朝鲜、古巴等,结合官方定义与历史背景,提供清晰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览表。

这是用时间坐标轴画出来的社会主义阵营图【红色部分】 

要谈到社会主义阵营,首先要分清楚哪些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哪些又不是。
以下这些国家基本上是公认的判断标准:
【1】、国名中带“社会主义”,但其实与社会主义没有一点关系的,如如今的利比亚、斯里兰卡。
【2】、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实行的是特殊色彩的“社会主义”或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如“国大党社会主义”、“复兴党社会主义”、“佛教社会主义”。
【3】、虽然是共产党(或马列主义政党)在执政,但宪法上实行多党制选举与自由主义的,如现在的尼泊尔、摩尔多瓦。
【4】、西欧的社民党长期执政的国家不在此列。由于国际共运的历史很复杂,造成一些社民党国家或左派政党认为他们才是在搞社会主义,而苏联之类的国家是“共产国家”。这种说法不予采用。
【5】、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与社会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
【6】、一些曾经短暂执行过社会主义思路的国家,最后没有成功的,也不在此列,如阿根廷。
【7】、像土库曼斯坦、马达加斯加等,在苏东剧变后改换执政党名称,继续坚持一党执政或者是原共产党成员基本不变都在新党内、继续长期一党执政的,也不在此列。
【8】、坚持第四国际领导的(托派)执政党,所执政的国家也不在此列。

下面开始细属社会主义阵营,分大洲来讲。标明红色的是指现在宪法上仍然规定是社会主义的国家。

第一部分:欧洲

1、苏联【号称社会主义阵营大哥,二战后它的领土扩大不少】
2、波兰
3、东德【由于底子好,事实上它是最“富”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4、匈牙利
5、捷克
6、罗马尼亚
7、保加利亚
8、南斯拉夫【第一个被苏联赶出社会主义阵营】
9、阿尔巴尼亚【一度自称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部分:亚洲

1、中华人民共和国
2、朝鲜【自称是纯洁的社会主义国家】
3、蒙古【虽然是苏联扶持的,但事实上它是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
4、越南【一度想建立印度支那社会主义联邦】
5、柬埔寨【红色高棉,自称世界上最纯洁的社会主义国家】
6、老挝【如今自称正从人民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南也门【唯一正宗的阿拉伯式社会主义国家】
8、阿富汗【苏联扶持】
 
第三部分:美洲【有一些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不列入】

1、古巴
2、尼加拉瓜
3、格林纳达
 
第四部分:非洲【只采用公认的社会主义阵营说法】

1、贝宁
2、埃塞俄比亚
3、厄立特里亚(独立初期)
4、安哥拉
5、索马里
6、莫桑比克
7、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8、刚果(布)
 
下面是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旗,仅列举一些大家可能不大熟悉的


贝宁旧国旗.jpg (4.52 KB) 2008-11-9 16:39

刚果旧国旗.jpg (4.25 KB) 2008-11-9 16:39

红色高棉.jpg (7.19 KB) 2008-11-9 16:39

蒙古1921.gif (8.46 KB) 2008-11-9 16:39

社会主义阿富汗.gif (7.93 KB) 2008-11-9 16:39

南也门.jpg (18.8 KB) 2008-11-9 19:41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安哥拉.jpg (12.46 KB) 2008-11-9 19:41

莫桑比克.jpg (26.24 KB) 2008-11-9 19:41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国际共产运动历史是非常复杂的,造成几次大的分裂,不仅仅是“社民党国际”与“共产国际”两大执政党团体的分裂,而且在要不要遵循列宁主义、如何看待修正主义、如何看待无政府主义、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要不要坚持武装斗争暴力夺权等等问题上,就有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的一个国家内有好几个共产党,像是印度、尼泊尔。


后来又出现了“第四国际”与“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争夺正统的事情,而“第四国际”的命比“共产国际”长得多,它的继承组织一直活到了现在。
 
 
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国际性政党联盟——社民党国际
社会党国际(Socialist International -- SI)起源于1864年,1951年7月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上重新成立。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社会党国际是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和组织的联合体,截至2004年2月,有各类成员党和组织168个,其中有50多个成员党在约50个国家执政或参政,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国际性政党联盟。

在1989年召开的第18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斯德哥尔摩宣言》,是该组织最新的原则纲领,主张实行民主社会主义,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层次上实行民主,认为多元化与人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反对权力集中和阶级专政,宣称在宏观调节下通过市场才能使社会创新,要求对国有制进行限制并实行民主控制。社会党国际对和平与发展问题极为关注,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当前时代的最高任务”,积极主张裁军,赞成南北对话,倡议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社会党国际是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国际联合组织。
   前身是1923年在汉堡成立的社会主义工人国际。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则是原先的第二国际,社会党国际自称起源于1864年则是追溯到第一国际的建立时期。

   一战期间,“第二国际”分裂。

   之后苏联又建立了第三国际(即著名的共产国际),与此同时第二国际只是在1923年更名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并未宣布解散。因此,“社民党国际”自称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衣钵继承者。


社民党国际的统一标识

共产国际的统一标识
 
 
社民党国际的统一标识的含义

拳头象征人民的权利,红玫瑰是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徽记(红玫瑰也象征和平过渡,如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示威者手举红玫瑰),代表人民的幸福。红色则是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的颜色。

像是英国工党过去的党徽是红旗,至1986 年才改党徽为红玫瑰。那时工党党歌也就叫《红旗》,凡是集会都要唱道:“人民的旗帜最鲜红……高举那猩红的旗帜……”


欧盟十五国中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芬兰、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意大利、丹麦、希腊、比利时、卢森堡等十三个国家是社会民主党或工党执政。
 
 
第四国际(托派)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第四国际全称为第四共产国际,由流亡海外的苏联领袖托洛茨基创建,与斯大林所控制的第三国际相抗衡,在托洛茨基遇刺身亡后,第四国际不断分裂,今日的世界上有诸多国际托派组织继续沿用这个称号,主要分布于西欧、北美和拉丁美洲。
  
  1938年9月由托洛茨基分子组成的国际性联合组织,其前身是1929年托洛茨基等人开创的国际左翼反对派运动,在政治上宣称继承第三共产国际前四次大会的政纲和决议(共产国际前三次大会的宣言乃至共产国际前身即齐美尔瓦尔德国际的宣言的主要执笔人正是托洛茨基)。全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

  托洛茨基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的延续,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托洛茨基称自己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托洛茨基主义,是以主张工人阶级先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斯大林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在反对斯大林主义上,托洛茨基主义者强调废除斯大林主义的官僚统治;在反对社会民主主义上,托洛茨基者倡导战斗性的工人革命。

  20世纪的托洛茨基主义理论,有着三个独特的成分,将之区别于其它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
  
  不断革命:主张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必须投入社会主义革命,以反对主张首先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的“阶段论”。
  
  政治革命: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恢复苏联的工人民主。

  过渡纲领:在工人斗争中倡议“过渡诉求” ,以获得广泛支持的可能,来跟资本主义对抗,甚至是在非革命的时候。过渡纲领是作为革命的“最高纲领” ,与资本主义下较小改革的“最低纲领” 之间的“桥梁” 。

  James P. Cannon在《美国托洛茨基主义史》写道:“托洛茨基主义并不是新的运动、教条,而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恢复和再生,这种恢复和再生在俄国革命和早期的共产国际得到了详细的解释和演绎。”

  托洛茨基后来发展出一套理论,形容苏联工人国家已经沦为“官僚化的堕落工人国家” 。在堕落工人国家内,资本主义并未复辟,国有化工业和计划经济仍然存在;但是国家却被少数的官僚阶层所控制,而跟工人阶级的利益起冲突。托洛茨基捍卫苏联,免受来自帝国主义势力和国内反革命力量的攻击,不过也号召在苏联内进行政治革命,以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托洛茨基认为,如果工人阶级不从斯大林主义官僚中夺权,官僚阶层为了肥己,将会让资本主义复辟。在托洛茨基逝世40年后,苏联的官僚终于亲手用资本主义复辟把工人国家埋葬。而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 ,实行“市场社会主义” ,也是官僚阶层让资本主义复辟的反革命努力。

  然而,第四国际并非是唯一的托派组织。实际上自称托派的党派组织可能无法统计(也许全世界有几百个呢)。光是打着“第四国际”招牌的托派组织就不止一个,仅仅在70年代世界上就有7个“第四国际”,这还只是较大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组织。托派如此四分五裂的原因至少有:缺乏强大的运动物质力量作为后盾(例如第三国际围绕着苏联这个中心、而第二国际有扎实的工运基础,它们的分裂程度都不大);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严重迟延所产生的普遍焦虑和困惑;世界各地不断新生的年轻力量对国际托派传统领导者的质疑。

  国际托派时值今日,仍不过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小派别。据专攻国际共运课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先生的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几万托派组织成员,而且分裂得异常细碎,各执一词,互相攻讦。但是国际托派运动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理论和政治原则是最执著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革命学说的,而它又以革命无产阶级立场和政治诉求为传统的最高原则,因此它在传统左翼(斯大林修正主义和社民修正主义)普遍走下坡路的今天,却反而赢得了上百倍于自己人数的群众同情、支持。仅举一例,三个托派政党在2002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得票率超过了法国共产党,达到10%,也就是说有300万法国选民投了托派的票。在英国、德国,托派的选举业绩也十分惹人注目。美国托派也提出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而美国共产党在选举中却选择做资产阶级政客的附庸。在巴西,卢拉总统为了讨好工人阶级,甚至把两个部长职位给托派,足见托派的势力。甚至在非洲的尼日利亚,托派也成为该国工人运动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托派人数虽少,却聚集了智力很高的头脑和广阔视野,他们深度讨论广泛的世界议题,在国际思想知识界论坛上常常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国际标识
托洛茨基
 
 
 
第五国际

  全称第五共产国际联盟,是继第四国际后又一个无产阶级联盟,据称“第五国际联盟”英国支部的《工人力量》报2004年10月第290期上刊登了题为《谁是第五国际主义者?》的文章,提出针对帝国主义在全球统治造成的种种灾难,革命力量要成立激进的旨在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性政党——第五国际联盟,同全球资本主义作毫不妥协的斗争。现根据此篇文章和 www.fifthinternational.org网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奔向第五国际》,将“第五国际”联盟倡导者的主要政治主张介绍如下。

  “第五国际”倡导者列举了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的统治对全人类造成的种种灾难,认为苏东剧变之后,帝国主义以为共产主义彻底垮台,自己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不会再出现任何其他替代性的社会制度,因而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帝国主义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任意聚敛财富,随意占有人类劳动成果;如果谁违背了它的意愿,就会遭到打击、轰炸和封锁;尽管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资本主义国家和公司依旧我行我素地大量排放污染及有毒物质;不仅如此,资本主义还以自己为中心,肆意贬低、排斥、践踏其他文化,煽动种族和宗教仇恨,分裂世界。

  “第五国际”的倡导者认为,面对帝国主义造成的种种灾难,工人阶级的反抗和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文章列举说,在北美和西欧,年轻一代和工人武装力量正在出现,西雅图、布拉格、魁北克、哥德堡和热那亚等地,不断引爆一场场针对自由贸易协定、破坏生态环境、唯利是图剥削劳工的反抗运动。其中,在1999年的西雅图斗争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非政府组织和数万名抗议者不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活动,还占据了交通要道、砸毁了麦当劳店的玻璃并与警察发生冲突,成为反抗资本主义全球剥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南半球,从恰帕斯到索韦托,从雅加达到加沙,也有成百万的人奋起反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缩计划”、践踏人权及破坏生态环境。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还建立了一个联合体,取名为“受够了的 50年”(50YearsisEnough),以反抗美国和欧洲大公司接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和农业,反抗8国集团首脑主导的“路线图”计划。即使 “9-11”之后反恐行动活跃全球,也没能使这些运动偃旗息鼓。

  “第五国际”的倡导者认为,迄今为止,工人运动斗争分散、庞杂,受改良主义的误导,战斗无力。文章指出,各种自愿自助的战斗群体成分多样(包括工联主义者、生态保护主义者、人权行动主义者、无地农民、无政府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等等),运动松散,这束缚和分化了运动的能量和潜力,使它无法形成一种全球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如何加强种种革命力量之间的团结以建立一种更好的社会制度,大家还存在很大分歧,有的主张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有的主张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如左翼社会主义者或无政府主义者等激进派别,其中有的甚至主张采取暴力手段,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第五国际”的倡导者支持后者。他们认为全球资本主义在把世界推向毁灭的同时,再一次培养了自己的历史掘墓人:正在以更多的数量、更大的潜力、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进行战斗的全球工人阶级。目前人们虽然采取了协调行动,却没能取得应有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彻底革命的世界性政党,带领工人阶级摆脱联盟协会领导及改良主义者的控制。因而极力倡导成立与以前的四次国际不同的彻底革命的全球性政党组织——“第五国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