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成果——成本支付的转移
真实成果——成本支付的转移
一台新的“九阳”牌豆浆机用了二十几次坏了(由于是别人赠送没给保修卡),这台机器据说卖268元,这就是说我每次要喝至少十元一大杯的豆浆(太贵了)。
买了一瓶迪瑞制药生产的氯霉素滴眼液8ml(20mg),零售价5元,换算后得知纯氯霉素差不多250元/克(比黄金都贵)。
单位里的一部国产电梯,用了十三年拆了。而它几年前就令人深恶痛决之了。可它的设计寿命是三十年啊!(成本太高)
在国内我的感觉是:用全寿命成本来核算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奇贵!但表面成本却伪装成很低的样子。
而出口商品就幸运得多,出口商品那么便宜,极具竞争力!但出口商品的强大的生命从来不是科技含量,从来不是过硬的质量,从来也不是稀缺性。只是稀滥贱的价格——即极低的成本。
那么中国在压榨生产成本上有诀窍吗?当然有,那就是“成本支付转移”,它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发明!
事实上中国人的经济活动的成本奇高,毫无国际竞争力。成本高的真实原因:一方面归咎于落后的科学技术,一方面归咎于行政权力的空前挤占。试想一下:顶多3个亿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城市劳动力却要养活着七千万吃财政饭的人(其中至少有二千万人过着比美国人还美国人的可耻生活!)全社会经济成本能不高吗?但中国的聪明的改革开放者们巧妙地把“成本”撕碎,冷酷地塞进如下四个领域:
1.在自然资源领域。中国几乎疯狂地卖掉了一切。一时卖不掉的干脆就把开采权卖掉。不说森林、煤炭、稀土……就说一下城市建设用地吧,七十年的使用权一股脑卖掉了,甚至卖得一干二净(瞧一瞧我们城市哪还有空地——土地储备)。下一届政府卖什么?贪婪的地方政府官员们把“连任”的欲望都卖了,仅仅为了独吞那点可悲的利润,极端地将大部分成本转移给子孙后代!
2.在劳动力领域。即被主流专家称为“人口红利”的领域,改革开放最“光辉”的领域:中国成功地把零散的农村劳动力“集约打包”成批次地出售到沿海、大中城市及国外。赚取了肮脏的利润,却把教育、医疗、住房包括道德成本都抛给了这些可怜人自己!还经常把他们逼得走投无路,甚至通过卖身来实现悲壮的“成本支付转移”!
3.在环境领域。我悲愤地不想一一罗列了,只有内心深处清醒地告诫:未来生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子孙后代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咒骂前人——实际上应该是“将环境成本”转移给他们的发明人和受益人。
4.在出口贸易领域。中国进入WTO后,为了那可怜的“国家外汇储备”,用尽了一切合法的非法的手段,比如“出口退税”,将本应由享受了中国出口商品或服务的外国人承担的成本转移给国内的消费者。于是我就被迫喝着十倍于牛奶价格的豆浆!滴着比黄金还贵的普通眼药水!提心吊胆地做着那该死的电梯,享受着每天死里逃生的恐怖快感!这些“伟大的生活细节”都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发明——成本支付转移创造的。
这部捆绑着全中国人的“成本支付转移”战车轰然地行驶着,它不仅碾碎了我的豆浆机和“眼药水”,它更碾碎了全中国人的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心。它的刺耳的噪音甚至惊醒了莱斯特·布朗先生(《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作者)和保罗·克 鲁格曼 先生(《中国:碳排放帝国》的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克鲁格鲁最近的文章中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口吻更像一场“碳”战争的宣言。我预感奥巴马总统年底就要来中国演奏这场“碳”战争的序曲。中国“傻子们”昏然不知,“肉食者鄙”嘛!
“成本支付转移”在国内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那四项资源已快耗尽;对国外也马上就要被“叫停”,甚至是被暴力打断,因为地球承受不了。
草于 2009年6月3日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