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系统重回靠收费罚款发工资的老路
在中国各级政府为克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全力促国民经济发展、保人民生活稳定的大环境下,山东省财政厅出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政策——刚刚停收市场管理费和工商户管理费的山东省工商系统,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的80%由省财政支出,其余部分由各级工商机关自行解决,解决的途径是收取各项规费和罚款。山东省财政厅对此给出的理由是:1、受金融危机影响。2、支援四川地震灾区。3、举行11届全运会。由于受到上述3个方面的影响,山东省财政压力过大,无力全部负担山东省工商系统的经费和工资。也许是对这项政策的出台颇为心虚,山东省财政厅没有下发相关文件,山东省工商系统各级领导机构也没有了往常例行的文山会海,只是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口头传达。
由此我们不禁产生了几个疑问:
1、各级政府再三强调要求各行各业不要减员减薪,号称刚刚吃上皇粮的山东省工商系统难道不在此列?
2、如果说山东省财政收入减少,需要全省人民节衣缩食共度时艰,为什么单单只冲着工商系统一家动手,工商系统是能印钞票还是能生金蛋?其他部门例如国税地税系统反而在涨工资?
3、工商系统重回依靠收费罚款发工资的老路,势必要向各类工商企业、个体户下手,这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向经济发展使横劲?
前些年工商系统的经费工资采取的是所谓“收支两条线”,即以收费罚款的大部分解决经费和工资,少部分上交财政,山东省财政厅不仅不必负担全省工商系统的经费和工资,反而还能因此有所进项。去年9月1日停收两费,山东省财政厅不仅没有了这些收入,反而要负担几万人的工资和办公经费,不由得有点心疼,这也许就是出台这项政策的最基本原因。
此外,选中工商系统来实行这项政策也是有他们的考虑,工商系统有十几年“收支两条线”的历史,现在不远而复,回过身来重回老路,称得上是驾轻就熟,熟门熟路,其他部门好像不太方便。
可是,我们要问的是:国家公务员应该是由政府养,还是由社会养,说得确切些是由企业和个体户养?如果政府养不起这些公务员,尽可以将机构裁撤,将人员遣散,为什么要让企业和个体户当养母呢?
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个所谓的政策和当前的形势,和党和国家的政策是一致的吗?这样的政策难道不是制造乱收费乱罚款的温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