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邓小平打牌和毛主席视察

火烧 2009-04-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邓小平打牌与毛主席视察的对比,分析两者不同的工作习惯与领导作风,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的生活状态与工作态度,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今天,在新华网看到一篇关于邓小平的文章,大意是有人说邓小平打牌输了钻桌子,小平的秘书认为说的很过分,然后小平的牌友就口述了一大段回忆怀念小平打牌的文章。本来不想做评论的,但是越想越气,越想越闷。一个打牌有什么好纪念的。于是写了以下文字,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这事让我想到了领袖毛泽东满屋的书籍,想到了毛泽东乘坐专列视察调查的情景,那孜孜不倦,忧国忧民的神情,真是百感交集,让人潸然泪下。尤其是看到了一篇关于毛主席的纪录片,更加是百感交集。

怀念邓小平的文章说:“1961年小平同志到北京顺义农村调查,休息的时候想玩一玩,就让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找人和他打桥牌”。又说“打牌的时间大体上是星期三和星期六的晚上,星期天的下午和晚上。星期三和星期六晚上一般是7点开始打到夜里3点。星期天一般是从下午3点打到夜里3点。那个时候小平同志身体特别好,精力一直很充沛,打得很用心。 ”

而毛泽东主席,有他的作息习惯,就是晚上办公,白天休息,他白天还不一定就只是睡觉,有时是召集各省一把手来开会,调查研究,有时是召集普通老百姓来座谈,了解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有时是到田间地头,到工厂矿区实地考察。当然,毛泽东主席也会去游泳,也会去打乒乓球,也会去跳舞,但是每周这样固定的模式,毛泽东主席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怀念打牌的文章还说:“ 我们通常要在那里吃一顿晚饭,吃完饭就又坐下来接着打。当时打牌这事是保密的,我不能跟其他人说,到了早上还要按时上班。幸亏那时候年轻力壮还能扛得住,但也挺辛苦的。”

大家看那文章说的多好,第二天还要上班,也挺幸苦的,道出了打牌是很累的。我现在就有这个体会,工作一天,本来累的要死,但是如果还打了一下牌的话,第二天肯定精神不好,是一定要休息的,对第二天工作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怀念文章还说:“1964年,有一次小平同志到东北视察,吴晗、张明义和我陪同。白天小平同志参观,我们跟着他参观,晚上陪他打牌。杨尚昆对小平同志开玩笑说,别人打牌都是三缺一,你是一缺三,我把你这三个都带来了。”虽然杨尚昆说的是一句玩笑话,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实情,为了打牌拖上三个与视察无关的人去作陪,目的还是为了打牌,而不是去视察。

文章还说:“还有一次,我们正打着呢,周恩来总理来了,找小平同志商量事。周总理就站在我后头,还给我支招,他说的都是内行话,说明他也是会打桥牌的。 ”当然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大家都很和谐,但是,周总理商量事情还要到娱乐场所来找人,可见这批打牌的人是多么的不务正业,本来一个红色电话就能找到的,却还要周总理亲自找来。别的就不说了,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就是这幅德性,看来是师出有名啊。

哎,大家还是看看一下原文和视频吧。只有比较才会有认识。

《邓小平生前秘书张宝忠:老爷子打牌哪钻过桌子啊!》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4/28/content_11272963.htm

另外是毛主席的纪录片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0804/37261.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