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我们要不要一个“对立统一”的人类世界?
我们要不要一个“对立统一”的人类世界?
读毛主席建国后发表的言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总之,要照辩证法办事。”“列宁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的核心简要地确立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就是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东西的统一。比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结合的。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够搞成水。”……
在这里,氢和氧是如何成了一对性质不同的对立的东西主席没有说,暂撇开不谈,我们先来谈一谈主席说的“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等等观点,究竟对不对?因为我对这种观点感到很苦闷。实际上,对这种观点感到苦闷的绝非我一人,马社香写的《前奏》里就有一段这样的内容:
“这天,周谷老(周谷城——笔者注)又对主席讲他的“无差别境界”。他说:“我讲‘无差别境界’原来还以为是照主席的话说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否则我们还革命干什么?”主席当时就指出说:“当然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
毛泽东说,做学问一定要找对立面。唯心主义的东西不要怕碰,不研究唯心主义的东西,唯物主义怎么能发展啊!研究过去的唯心主义著作,把它当做对立面,才有助于今天的学术研究,古今中外都应该研究,都要找对立面,有对立有斗争才有发展。
(上海档案馆提供的刘大杰生前回忆文章《一次不平常的会见》)”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说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那么我也不知道革命的意义何在?难道西施是与嫫母、无盐、东施相比较而美丽?而不是因为西施本身符合某种视觉和健康的标准而美丽?比较的结果,无非是促使人们明白了美丑的标准或原因何在而已。试想:如果世界最后通过基因技术杜绝了嫫母的产生,那是不是美丽也将不复存在了呢?诚然,如果把“美丽”当成比较级用词或概念,那么,没有乙的丑,自然就没有甲的美。高与矮这对“辩证”关系也是如此:没有甲的高,便没有乙的矮,可这仅仅是高矮的概念游戏而已,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甲乙二人而言,高甲死了,矮乙并不跟着消失。可见,这些所谓的对立统一,用文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纯属反义词的概念游戏,而不是真实的事物本体之间的所谓对立统一,高甲并不因矮乙的有无而有无,更不会莫明其妙地因高矮问题而成为对立面,互相斗争和互相转化。还有香与臭、苦与甜……都是如此,客观世界的香甜味道并不因臭苦味道的存在而存在,没有后者作比较,人们也能感受到甜蜜和芬芳,只因人对二者的感觉迥异,才把前者名之为香、甜,后者名之为臭、苦,结果才有了概念上的互为依存。对于人类来讲,一种东西是香甜还是臭苦取决于人的嗅觉和味觉,它们都是真实的客观独立存在,并不必然互为依赖、斗争、转化,更谈不上什么对立统一。所以,在这方面,玩玩概念游戏娱乐心智并不要紧,可怕的是将概念游戏当成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本身。比如为了反面教材的需要,故意去姑息养奸,不力求除恶务净,那就会贻害无穷!比如当初没有彻底打倒xx之流,结果给他们留下了反扑的机会。今天的“精英”们也是辩证法的高手,故意制造黑社会和各种危机,否则他们就没法浑水摸鱼,就要失业。还有那些所谓的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兵法,如果只是用来勾心斗角、侵略战争,那要这样的兵法何用?那绝世的武功,那百发百中的枪法,那杀人不眨眼的胆量,……如果一定要用对手的生命做靶子,那要这种罪恶的特长干什么?如果某种正义力量一定要用邪恶来反衬和锻炼,那么这种正义力量决非人们正常的需要。今日呼唤孙大圣,只因妖雾又重来;如果妖雾绝迹,那么愿主席的神武在地下安息!我们不需要一个正义与邪恶共存的所谓对立统一的世界,只要一个和睦相处、“秋熟靡王税”,因为人人都好所以无所谓好人也无所谓坏人的人间天堂。
从上面的推理可以看出“对立统一”说在客观物质世界和在无阶级社会现实中的荒谬。说社会摩擦和人与人之间的偶尔纠纷——哪怕牙齿偶尔也会咬着舌头,那又有什么要紧?——在客观上一万年一百万年直至到人类终结为止都会存在是对的,但决不能说这种摩擦和“对立”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些“矛盾”,人类社会就要灭亡。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能说明两种事实:第一,对个体生命来讲,不可放纵本能的欲望,要懂得科学养生。由于古人不懂生命科学,只能被动地靠外界压力来节制自己。所以,在这种时候,适度的客观限制(困难)反而让他获得了生机。而衣食无忧者,由于缺乏外界的强制力和愚昧,很快便因沉溺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而夭亡。个体生命如此,一族一国亦然。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无度,无法自拔,导致身死国灭,毫不可惜。这说明从古至今的剥削压迫者都是一些极其愚昧残忍的异类。第二,它无意中印证了一种教育方法,那就是,适当的挫折教育。这种挫折教育包括对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合理磨炼。这种磨炼或锻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并不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或对立来进行。在未来,社会丑恶现象理应不留余地地彻底消除,只是在客观现实中只能像微分一样趋于无限小,永远不可能绝对消除。人类社会虽不可能绝对地尽善尽美,但并不妨碍我们去尽可能地追求相对的完美。社会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绝不是社会政治领域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所致,而是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满足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不断探索、耕耘、互助友爱的结果。注意:是实践出真知,而不是与谬论斗争出真知,与谬论作斗争充其量只是实践之一种而已。没有地心说,日心说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完全是大胆设想和实践的结果。如果一定要把这些设想和实践当成斗争的对立面,那也没关系,这种对立面的斗争与痛苦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或对抗斗争完全无关。如果生命中的某些活力一定要通过PK来获取,那么完全可以而且只能用竞赛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只应有竞赛绝不该有你死我活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政治斗争,只会严重破坏和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美好生命生活的追求!
当然,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有阶级社会,为最终消灭阶级而产生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人类政治文明(最高目标是无政治)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再补充一点:在无阶级的社会里,不应再有“好人”或坏人的政治对抗斗争,只有对具体事物作出的正确或错误的观点之争,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和正常的、有益无害的。
既然“对立统一”在客观上并不存在,只存在于我们用以分析事物属性的概念中,那么请问:我们要不要一个“对立统一”的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