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高昌:白洋淀二十行

火烧 2009-04-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高昌的《白洋淀二十行》展开,结合胡乔木的旧体诗与奇花意象,赏析其诗词艺术与思想内涵,体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白洋淀二十行

高昌

     我的心,是你风波中的芦苇
  它有时翠绿,却也时常枯黄
  我的灵魂,划着金黄的小浆
  走出多远,也系在你的岸上

  我爱你的那些荷花和荷叶
  像爱淀上这些结实的姑娘
  她们穿红着绿,双颊流溢芬芳
  干净的衣裳和方巾,新鲜又漂亮

  午夜你洗星星的银纽扣
  早晨你洗太阳的金翅膀
  你洗得我的岁月闪闪发光
  洗得我的心中……亮堂堂

  我经历过你的干旱和渴望
  眼角至今还有那些泪珠珍藏
  我愿是你的一个翠绿的标点
  写在你的苇眉子的弯弯的诗章

  我说爱你,语调颤栗又紧张
  我的眉不敢再皱,泪不敢再淌
  诗中更不敢再说那些污染和遗憾
  担心给你的沉重的心,再加上了风霜

一树奇花
作者:高昌

  “唤鹰腾万仞,鹏征八表,看云天壮……”近日在《中华诗词》读到胡乔木的十八首词,只觉满纸风雷,云蒸霞蔚,耳目为之一新。这十八首词大多在几十年前发表过,年代已久,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时代局限和思想局限。而且作者也逝去多年,身后世事沧桑,浮云变幻。但那字里行间奔涌的澎湃激情和豪情,还是弥漫着浓郁的艺术魅力,带给我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与情感共鸣。
  记得胡乔木曾将聂绀弩的旧体诗称作“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奇花”。而胡乔木自己留下来的这些遗作,其实也可以比作一株奇异的大树上凌寒怒放的朵朵奇花。这些奇花不是细碎的小瓣小朵,而是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那种鲜艳夺目的火焰之花。其中不仅有热血和微笑。而且还有睿智和沉思。面对这样一树燃烧着的奇花,令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岩浆一样激情喷涌的年代。
  胡乔木的这些词“多关时事”,发表的时候也自言是为了“略表欢喜之情,并鼓同志之劲”。也就是说,它们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迹,跟附庸风雅、吟风弄月或逞才傲气、心灵逼仄之辈们是有着天然的区别的。因为作者的特殊生活经历和审美情趣,他的这些词并不纯属个人抒怀遣兴之作,而是跟时代风云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新年”、“家书”这样的传统题材,还是“杭州感事”或“国庆”这样的时事话题,作者都能力扫陈言,写出一种新的内容、新的情愫、新的感觉和意境。用语奇崛,寄意深远,雄健清新,出尘脱俗,别是一番风姿。
  《中华诗词》这次重新发表的词作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那组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菩萨蛮·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那一组词写的是“主旋律题材”,同时却又力避直白,并没有那个年代常见的政治诗、口号诗的弊病。分寸拿捏得十分老到。在这组词中,我又最喜欢其中第一、二首的两个上片:“神仙万世人间锁,英雄毕竟能偷火。霹雳一声春,风流天下闻。”“昂昂七亿移山志,忍能久久为奴隶!双手扭乾坤,教天认主人。”尤其是“霹雳一声春。风流天下闻”和“双手扭乾坤,教天认主人”,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大有匪夷所思之叹。这组词中的“魔倒凯歌高,长天风也号”之类词句,也是淋漓酣畅,过目难忘,为旧诗词反映新的时代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诗人喜欢以词寄慨,一吐为快,同时却也没有忽略在炼字炼句上狠下功夫。惯用的句子和词藻,往往只是经作者之手稍加提炼。便能大放异彩。如:“玉绽棉铃,金翻稻浪,秋意偏于陇亩长。最堪喜,有射潮人健,不怕澜狂。”其中很多词汇都很眼熟,古典诗词中的“熟词”很多,但由作者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崭新的典型情景,就把丰收的喜悦、战士的豪情等等复杂意绪,以近乎白描般的笔法精致细腻地表现了出来。特别是“玉绽”和“金翻”这样的很“老”的词汇,与“棉铃”和“稻浪”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鲜明新颖的画面,却又全无俗、媚、生涩之感。
  有的人写了一本又一本诗词,也全都平仄和谐,像模像样,读后却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因为总感觉其中缺少了最像诗的那个“核”,不能真正打动人心。我喜欢读胡乔木的这些作品,也是因为里边有个神秘的无法言说的“诗核”,真正打动了我的心。他的笔下闪耀着奇异的思想光芒,字里行间自有一种雷霆万钧的浩然之气。读这些词,能体会到他的心境,感悟到他的胸襟,能使自己的心灵受到启发和激励。前人说有第一等襟抱,斯有第一等诗词。胡乔木的创作实践。尤其这些风格独步的词作,就是最具体、最形象的印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