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权证疯狂末日 7亿权证沦为废纸
武钢残局:都是权证惹的祸?
2009年04月11日 02:30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周斌
落子之初太轻狂,棋近终盘局已残!
如果不是有人明搭鹊桥,也就不会有人暗送秋波,更不会有人心领神会,当然,如果不是最后有人出手,可能也不至于落得一地鸡毛,满盘皆输。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故事,如果一切顺利,武钢的股价今天会站在9.58元的行权价之上,72750万份的武钢权证很可能大部分行权,武钢股份(600005行情,爱股)也将获得梦寐以求的近70亿元资金。
这本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惜,人们往往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猜不到故事的结局。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3月10日,由广发证券牵头,26家机构齐聚武钢股份,进行了一整天的座谈和调研。除华夏和博时基金外,造访的几乎囊括了易方达、海富通等23家国内顶级的基金公司;此外,还有人保、平安等3家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
这对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都堪称是顶级豪华的“考察团”。
据称,当时武钢股份高层对这些来访的客人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受正在北京开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兼武钢股份董事长邓崎琳委托,武钢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兼武钢股份董事率集团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此次调研,武钢股份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赵小明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均亲自上阵。
当天,武钢股份的股价仅为5.83元,如果要达到行权价9.58元,武钢股份需要上涨64%,而当时离武钢权证停止交易日仅有一个月的时间。这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事实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机构调研之后的一个月期间,武钢股份的股价从5.83元上涨到了最高8.76元,涨幅高达50.25%。
事情的变化发生在愚人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4月7日,至少四家机构共计抛售了5.69亿元以上的筹码,武钢股份的股价当日重挫8.23%,次日再度暴跌8.59%。
这本来是一场欢天喜地的恋爱,相爱的恋人们马上就要结婚进洞房了,可是在那一刻,新郎落跑了!
基金的临阵倒戈似乎有充足的理由,武钢的现金牛产品取向硅钢价格暴跌,业绩下滑。
这当然是很好的借口,可是,取向硅钢的价格暴跌,不是早就众人皆知了吗?自2004年起至2008年10月,武钢股份取向硅钢价格都处于上涨阶段,从2万多元/吨涨到2008年9月最高时4.2万元/吨,毛利率最高时达70%。而到了2008年11月,武钢取向硅钢价格开始高台跳水,3月初不到3万元/吨,且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同样的一个事实,当初不妨碍机构买入,现在却成为抛售的理由了,这真是很傻很天真。真正让基金和机构们倒戈的,恐怕另有原因吧!
这还得回到事情的源头说起,一切因为权证,所以最后也是因为权证。
4月3日,当武钢股份收在8.63元时,离行权价9.58元仅需要11%的涨幅,而那时离武钢行权期结束还有8个交易日,一切似乎已成定局。
当时,对于武钢来说,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2008年9月,武钢集团宣布将增持上市公司不超过至多2%的股份(折合约1.568亿股),而截至当时武钢集团增持的股份也不过164.7万股,剩下的1.5亿股增持若能实施,当可以让武钢权证的行权“高枕无忧”!
然而,一旦行权预期明确,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一场疯狂的“末日轮”炒作。殷鉴不远,马钢权证的末日疯狂犹在耳边,难道可以容忍同样的故事在武钢权证身上重演一次?
而市场上的鲨鱼们已经闻到了血腥味,开始蠢蠢欲动,媒体的报道更是加剧了这个预期,4月3日,武钢权证当天的成交量高达72亿元。
所以,如果说,真正让事情起变化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末日轮疯狂的重演,而让武钢集团不在行权期间回购,同时警告那些合谋者,或许更有说服力。而那些在这个故事的开头就已经把酒言欢、推波助澜、心领神会的合谋者们,显然已经提前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因此,他们在盛宴结束之前,成功地抽身离去,留下一地鸡毛!
每一个故事都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好的结局,一种是坏的结局。这个故事好的结局是:认为行权有望而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赚钱、上市公司融资成功、捧场的机构全身而退,甚至于权证持有人也能赚上一笔;而坏的结局则是:认为行权有望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亏钱,上市公司没有融资成功也落个坏名声,而权证持有人更是血本无归,只有那些提前开溜的人们拎着红包在远处掩嘴偷笑。
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武钢权证上演疯狂末日 7亿权证沦为废纸
2009年4月10日 南方都市报
武钢CWB1继前日暴跌70.56%之后,昨日再现自由落体,暴跌98.35%之后以0.004元收盘。分析人士认为,除非奇迹出现,基本上可以认定七亿股武钢权证已经变成废纸,能够行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武钢希望融资70亿也几成泡影。
末日疯狂加速归零
上周,随着权证行权期的临近,武钢股份在整个钢铁板块中上演独立行情,大涨12.9%.对此,市场盛传武钢股份股价将会被拉到权证行权价9.58元以上,使将要到期的7亿多份权证顺利行权,获得高达70亿行权资金。不过,百亿资金的对赌搏杀,最终在本周停下了脚步。
本周二、周三两日,武钢股份连续大跌8.23%、8.59%,正股的大踏步远离行权价让抱有极大期望的投资者极度郁闷。
前日,武钢权证换手率超过1600%,盘中价格最低跌至0.232元,收盘稍微挣扎了一下,报收0.242元。昨日,武钢权证换手率1887%,盘中价格最低跌至0.002元,报收0.004元,基本上已经完成疯狂。十几倍的换手率足见投机者在最后的侥幸心理和疯狂举动。
收盘之后,武钢第三次发布了提示公告称,“武钢CWB1”认股权证的存续期为2007年4月17日至2009年4月16日;行权期为2009年4月10日至16日期间的五个交易日,行权期间认股权证将停止交易;最后交易日为2009年4月9日,从2009年4月10日开始停止交易。投资者每持有一份“武钢CWB1”认股权证,即有权在行权期内以9.58元/股的价格(经分红除息调整后)认购一股公司股票,成功行权获得的股份可以在次一交易日上市交易。截至“武钢CWB1”认股权证行权终止日,尚未行权的“武钢CWB1”认股权证将注销。
在昨日行情结束之后,从技术分析图上看,在前期盘整近一个月之后,从3月30日开始一路下泻,完全呈现跳水趋势,直到昨日终于接近0.
废纸一张多输局面
在结束了连续两天的暴跌之后,武钢股份昨日在大盘带动之下止住跌势,微涨2.07,收于7.39元,离行权价格9.58元依然存在2.19元的距离。
在长江证券熊平泉看来,在接下来的5个交易日里,正股价格要达到行权价意味着正股至少要涨30%以上。“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小,只是存在于理论上了。”熊平泉说,在价值归零之后,无法行权,将会全部注销。
据了解,武钢股份在2007年融资时,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75亿元,并附送武钢CWB1.根据条款,持有一份武钢CWB1的投资者,可以在权证到期行权时,以9.58元/股认购一份武钢股份的新股。假设72750万份武钢CWB1全部实现行权,那么武钢股份将获得约70亿元的资金。
如此看来,如果正股价格无法在五个交易日后达到此次权证行权价9.58元之上(未含权证本身成本),权证持有人肯定不会行权,武钢70亿融资计划也将化为泡影。
业内推测不排除武钢股份可能抛出利好消息以稳定并推动股价,倒逼权证持有人行权。而目前有一个利好消息是,去年九月,武钢集团可增持大约1.6亿股的股份,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从二级市场增持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数2%的公司股份,而且还承诺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不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按照武钢股份的股本计算,武钢集团可增持大约1.6亿股的股份。如果这个消息公布,能否产生奇迹尚未可知。
“正股目前并没有基本面的支撑,风险还是很大的。其股价在之前就被推高,还是有一定的泡沫。”渤海证券权证研究员何翔亦认为行权可能性只是存在于理论上,投资者手中的权证已经成为废纸。
本报记者 刘杨 实习生 许云晖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