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巴俊宇/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居所最早是父亲享受的干部待遇——解放初在抚顺市九町目九番地九保町(日本老地名)日本人留下来的洋灰二层小楼,一直住了几十年,房子空间有限但其乐融融。后来孩子们都大了,结婚了却没住处住房问题突出出来,那时分房子可是件大事了。直到80年代动迁,那时我正在上大学,父母为了哥哥和弟弟也能有住房,才把很大的面积分成三个单元,这样父母只剩下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这房子坐落在抚顺是普通的工人居住区,是过去的老旧小区,现在这些老旧小区都住着普通的工人,虽然也是两水两气(上水下水,煤气暖气)但和现在的花园小区一比是两重天,现在政府把大量的心思都放在楼盘开发,使得仅占总数不足20%的人群住在占总数不足20%的花园现代小区,政府的配套设施,大量的公共资源都用在这少数人的身上,交通、照明、绿化、供电、煤气、供暖都是确保的,反过来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却享受不到公共财政应该给与的公平的资源,更谈不上“把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了。
抚顺——我的家乡,我的血地……
我摸了摸暖气,凉凉的,我的心也是凉凉的,为什么同样缴纳采暖费,花园小区热量过剩,甚至大量浪费,而普通老旧小区政府规定的起码的供热标准都达不到?同样缴纳的采暖费,这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我父母和我那些兄弟姐妹虽不富裕,还算小康生活,起码生活有保障。而想到那些至今还住在棚户区里的下岗工人们,有的连暖气都用不起,有的衣食都无法保障,我的心里就更是拔凉拔凉的。




在抚顺有个奇怪的现象:一些“两水两气”居然在阳台上伸出来的烟囱——这在50——80年代期间常见的原始采暖方式。原来一些人交不起采暖费被断了暖气,无奈回到了原始的采暖方式。

可现在的她血已经流尽了……重化工业衰退了,资源枯竭了——由于长期过度采掘,抚顺的煤资源已经枯竭,而开发后留下的却是到处的沉陷区,被称为沉落的城市。而更重要的是在机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变迁中,由于国家区域性政策倾斜战略的政策失衡,导致这个饱经风雨,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城市,一个满清王朝发祥地的多民族城市,一个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能源,立下汗马功劳的城市,在转型和结构调整中逐渐衰落,大批的产业工人沦落为下岗工人衣食无着,更加可怕的、带有几分恐怖的沉落气息正在笼罩着这个2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的上空……
饭后空闲时间我向弟弟们仔细了解了原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广大产业工人的现状,绝大多数的产业工人都被推到了生活贫困的边缘,产业工人成建制的下岗,其中40-50人员最可怜,再就业很难,原来的单位又不给开工资,又不到退休年龄无法享受社保,可谓进退两难。还有一些是所谓“内退”,只给少量的生活补助,也无法享受社保。更惨的是国有大企业卖给了个人,每个职工给了万八千元“买断工龄”,说白了就推到社会上不管了。就这点保命钱有的黑心小老板还千方百计的克扣、甚至借故不给。无法就业,没有生活来源,为了将来养老每年还得上交养老保险数千元,有的再就业后企业还不给上保险,害的这些人中有的干脆就放弃了养老保险,年龄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没保障,子女教育也处在劣势状态,整个一家人渐渐进入两代人的恶性循环中,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正在悄悄的积累、酝酿……
在路口我看见了一个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一般的人,他的形象和他背后那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标语形成巨大反差,像一个讽刺漫画一样在嘲弄我的视觉,我就拍下来他。可仔细一看竟有些眼熟,好像竟然是我小时候的童伴!原来当年桀骜不驯的小愣头青,不知什么时候成了无数下岗工人队伍中的一个,再后来靠摆小摊维持生计,后来一场病彻底把他搞垮了,崩溃了!老婆跑了,孩子也到外面成了漂族,再后来精神分裂了。他现在满脸沧桑、困惑、无奈,头发花白了,艰难的岁月彻底改变了他的肉体和精神…..但改变不了他内心里的疑虑和不平!他一路走着只顾自己默默的嘟囔着:“后悔了,老了,没机会了,只好憋着了,再有机会我一定冲上去,不能这样下去了……”“他妈的,你混蛋,丧尽天良啊……”天知道他自言自语中 “有机会” “冲上去”究竟什么含义?天知道他在宣泄对谁人得愤恨,是在骂他那个跟人跑了的的老婆?我试着和他说话,可他只顾自己述说自己的不解和忧思,意识中丝毫没有我的存在。即使在那已经坍塌的精神世界里他也还是陷入疑虑的、百思不得其解的忧虑和痛苦中,有人说人世间最快乐的正是那些精神病患者,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是无忧无虑。可今天看到他以后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有什么样的痛苦能比即使在精神分裂状态还承受不平、忧思的苦痛更痛苦呢?




旁边的人对我说:“他听不懂的,他疯了”!望着他蹒跚的背影,我心里却在不断地问自己:是他疯了,还是我疯了?!或者是这个世界疯了?!
虚夸、浮躁、虚荣、伪善小资文化几何时充斥全社会?京城里几何时开始努力营造一种“中产阶级”的俗媚文化,殊不知那些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恰恰是无数无数下岗职工、农民工的血汗凝成;如就有很多小老板们连中国字都写不了几百个,居然信誓旦旦的要培养自己的“贵族意识”叫人啼笑皆非?娱乐圈几何时开始嗲声嗲气的扭曲成为变态者的乐园?殊不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故剧正在重演;传媒又如何蜕变成“精神更年期”富婆们的“女权主义”的的论坛,殊不知所有所有的煞有介事的“理论”都是心理和生理的扭曲和偏态的拙劣托词,而根源于社会进步的局限和畸形;实业界所谓新生代民营经济几何时取代了当年的靠胆子致富个体户,可换来换去真正的民族资本并没有产生,却生产了一群更加胆大妄为的暴发户,殊不知过去靠胆子致富的是敢于运用权力恩赐“政策”,而现在的暴发户则是直接和权力滥用者勾结大肆掠夺和侵吞……
还有许多深层社会问题值得深思,在未来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须解决这些社会矛盾问题,否则......
也别和我谈什么巨变啦什么的,变是一定变了,有变好的,变得真好!如果看不到这些变化那可真是昧着良心说话。也有变坏的,变得真坏!!如果不承认这一切那也不是实事求是!比如,环境破坏、能源高耗、吸毒走私,贩毒贩人、贪污腐败、行业黑幕、娱乐低俗、医德沦丧、教师腐化、强制动迁、暴力执法、商业贿赂、黑社会、潜规则…….这难道不是事实么?说这些我就忿然。我心里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我是沿着抚顺—沈阳—北京—香港—美国—深圳—沈阳—抚顺这“抛物线”一路走来,一路看来,一路学来,一路感受来的。不要和我说冠冕堂皇的漂亮话,也不要和我卖弄教科书上的概念,我也是念过书的搞理论的教书匠!可我每天就在富丽堂皇的天堂到清贫、苦寒的民间来回穿梭,我就生活在这个矛盾、怪异的区域间里,我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全是这些,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屁股决定脑袋,我最明白的是我的感受,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真实状况,不是自欺欺人的数字!
前不久卫生部某副部长来辽宁就医改方案调研,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座谈、征求意见。我第一句话就说:“不论什么方案不能一刀切啊,老工业基地和全国情况不一样啊,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过去国家的许多政策都因失衡造成巨大矛盾和差距!” 部长笑着同时也深深理解的说:“老巴在刮东北风啊,老工业地区情况不一样啊,国家一直很关注……”
其实这样的“东北风”十几年了我一直在“刮”着,不论学术界、政界,只要有我说话的地方,我都会替老工业基地,为家乡鸣不平!有人概括为我的三个情结:穷人情结、民族情结、家乡情结,而我却多么希望有更高首长能够看到这些情结背后的理性和理智呼吁,关注一下老工业基地那些可怜的下岗职工们。
我常常说我的逻辑是冲动的,我的浪漫是思索的,似乎有些离经叛道,其实没什么奇怪的,面对这一切逻辑又怎不会冲动,浪漫又怎不会思索?终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冲动的逻辑绝对是混蛋逻辑!我鄙视那些拿着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当圣经,沦落为既得利益集团枪手的书院派的无良学者们!不思索的浪漫纯粹是喊春叫床!我更蔑视那些嗲声嗲气的娱乐圈和文人圈中的那些戏子、小文痞们的无病呻吟!列宁说:“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是常青的”。我知道我生活在怎样的色泽中,我生活的色泽自然决定了我的“理论”的“色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