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读书是否真的无用?

火烧 2009-04-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读书是否真的无用,分析高考放弃现象背后的原因,强调学习目的和知识运用的重要性,呼吁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与未来规划。

丢掉幻想  准备奋斗  

         ------读〈重庆市上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有感

今天上网一看,一篇〈重庆市上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的博文跃入视野。在〈时政茶座〉的主持下,众多网友对此展开了热议,出于对下一代的关心,我认真看了不少网友们的议论,深有感触,在此,也想发表一些个人观点与看法。

不少热心的网友再次将当下的高中生放弃高考与“读书无用论”挂起钩来。不少人对于“读书无用论”很敏感,似乎一看到学子们不参加高考了,就认为是“读书无用论”回潮的表现,中华民族就面临着危亡了,因此大呼小叫。对于大家的爱子爱国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对于高中生放弃高考是不是就是“读书无用论”回潮的表现,则有待与各位商讨。

我们要理解这个话题,首先要搞清“读书是否有用”?对于这个问题,应当说没有争论,读书当然有用。但是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则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读书是否有用?”“有什么用?”“用到什么地方?”“怎样去运用”?这四个问题,我估计到现在的学校老师们都没有告诉学生们。他们千篇一律追求升学率,学校今年能考上几个清华,几个北大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为了考上清华,北大,考试成绩与分数才是他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可以说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学子们,读书的出路就是考清华,考北大。如果考不上清华,北大,几个好的一本、二本也考不上,读书自然就没用。至于考上清华,北大,出来干什么?老师们没有说,但是家长们会告诉孩子,当官做老爷,次之考公务员,再不行应聘村官,或者进国营企业。这就是家长们为学子们安排好的道路。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得这样走下去。这也是不少学子们苦读苦熬,孜孜追求的奋斗目标。我们看了多少报道,都说明这一点。这也是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大城市混也不到急需用人的乡下工作的重要原因。

那么读书到底有用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读书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每个人参加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劳动技能与知识水平,把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改造得更好,创建更加丰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信不少人都这样认为。而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一点,就必须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的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为什么?学哪些知识有用,用到什么地方有效?必须告诉孩子们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教会他们运用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开展知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进而学会独立工作与自主创业的本领。就象动物界的母亲需要教会孩子行走、飞翔与生活一样。这是老师与学校的责任。

在孩子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有两项东西是最重要的:第一是社会实践,没有实践,孩子们就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知识,为何而读书,学习动力在什么地方?第二是学会运用知识的技巧,没有这一点,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知识与实践的切入点在什么地方。而这两点,恰是现代升学教育的盲点。因为以分数为目标,以考试为手段拉动的应试教育是不考虑这些的。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习知识失去了乐趣,纯粹变成了获取分数的手段。换言之,在升学的目的达到后,知识也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不会再在学习者头脑中留下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读书自然无用”。与此同时,由于学习者运用知识的技巧与水平都很低,出去之后也不主动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与服务所在的工作单位,用以提高工作单位与生产线所包含的技术含量,自然也会影响后来者的就业,形成恶性循环。也不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所在。

这样看来,“重庆上万名高中生选择放弃高考”,不仅不是读书无用论回潮的表现,而是对升学教育的无声否定。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鞭挞与讽刺。相反地,那些义无返顾地走上打工之路的学子们在他们的打工实践中,如果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主动运用于他们的服务企业,找到用武之地,也许真能对当地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实践中学会更多的知识,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件好事

 从读书的另一个层面讲,“重庆上万名高中生选择放弃高考”,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学而优则仕”的否定。“读书为当官”和追求“人上人”的梦想,影响着上千年来中国读书人的思想,也成为中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首选目标,并成为他们持之以恒地支持孩子们上学的动力。在他们看来,避免“人下人”与“出苦力”的命运就成为他们强迫孩子们学习的武器。在大人们的影响下,“劳动”成为孩子们印象中一件可怕的事情,只在“五一”节时才“光荣”一次。而事实上学习知识的目的恰恰在于更好地从事劳动。只有在学子们“放弃”高考,走向劳动实践时才能真正更好地找到读书的归宿,不妨为一件好事。

也有不少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过快。事实上,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对于普遍提高整个社会劳动人员知识素质不妨是件好事。坏就坏在于扩招过快,使得传统的轻闲的、稳定的、收入高、地位高的岗位很快被占满,不少大学生面临着从事苦、脏、累的劳动岗位,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事实,也与他们的理想岗位相距甚远。在没有“学而优则仕”的欧美各国,在日本,则没有这种难甚的情绪。因为他们的学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一件自然而平常的事。这就是当今大学生们思想观念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

丢掉幻想,是当前首要的任务。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家长、社会一再给我们的孩子编织了一幕幕美丽的梦幻,这种梦幻一直蒙蔽着不懂世事的孩子们孜孜不地为之追求,为之疯狂,并源源不断地将家中的积蓄捣空,流向各种学校。尽管事实证明我们的社会不需要这种教育,这种准备做老爷的人才,但人们仍趋之如骛。现在,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社会就业的艰难,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明白无误地摆在人们时,几十年升学教育积累下的矛盾终于爆发,终于捣破了大家编织了几十年的当官美梦。

六十年前,毛泽东写过一篇《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文章,讲的是在中国人民将要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夜,国内仍有不少人对美国抱有幻想,生怕离开美国,中国就活不下去,恰在这时,美国的一篇《白皮书》捣碎了他们的依赖美梦,毛泽东说,美国老爷不要你们了,是靠不住的,放弃幻想吧,我们还得靠自已,中国人一奋斗就是几十年,换来了一个自强自立的新中国。现在,我们也要写一篇《丢掉幻想准备奋斗》的新文章,也要敦促我们的学子们丢掉当官做老爷的幻想,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吧。象我们的毛泽东老人家一样,不信邪,不怕苦,以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开展自力更生的创业历程,找到知识的用武之地,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活出一个绚丽多彩的美丽人生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