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核电自主创新还是行不通!

火烧 2009-04-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中国核电自主创新受阻原因,提及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批示支持,但最终放弃自主路线,引进AP1000技术,引发对国家安全与技术依赖的质疑。

江泽民批示/胡锦涛指示/温家宝支持:核电自主创新还是行不通!  

一、江泽民批示:  

  1991年5月2日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其后任国际原子能副总干事长达10余年)钱积惠,从韩国考察核电回国后,为韩国自主发展核电进步之迅速而大受刺激的钱积惠上书江泽民。他在信中直言国家对核动力基础研究的忽视以及核动力研究基地所面临的困境,并呼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核大国,作为一个已经拥有核潜艇并还要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军用舰船核动力的国家,理应也有能力走自主发展核电的道路。他写到:“而核电追求国产化目标,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要靠一定的投入形成的,关键是要建设好研究开发基地。”  

 1991年6月15日 ,江泽民在钱积惠的信上批示:“今后我们还是要自己搞核电,设备不能老是买下去,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基础,所提意见是有道理的,望在可能的范围内支持一下核动力骨干实验装置的建设。”  

   

二、胡锦涛指示:  

 2002年6月23日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在参观完秦山二期核电站后说:  

“核电产业是高技术的战略产业,实践证明,高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拿钱是买不来的。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这是发展核电的必由之路。”  

   

三、温家宝支持:  

2003年春节前,温家宝在国务院听取国家计委汇报核电工作时说:  

“核电的技术路线要统一,不敢再走错一步,不能照顾各种关系。”  

但是,结局:  

   

谁的关系都照顾了,就是没有照顾中国的关系!  

在“统一技术路线”的口号下,自主路线被放弃,在法国法玛通和美日两国的西屋-东芝联合体的竞争中,我国的新一轮核电大规模引进以采纳西屋-东芝的所谓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收场。但是,“AP1000有些工程试验还没做,更至今没有一例实践。”  

   

就是说,AP1000型的核电站在世界上还没有一座。  

   

而且,“如果知道向中国出售核电站的西屋公司和阿海珐集团同时也分别是为美国和法国海军开发核潜艇动力系统的主承包商,那么作为中国公民和纳税人,我们怎么能不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要把自己的核电市场拱手相让给这些外国国防承包商,养肥它们后使其能够继续开发和建造核潜艇来压制中国?如果引进路线的倡导者矢口否认这个逻辑,那他们之中谁敢站出来向中国公众解释,为什么这个逻辑不成立?”  

   

现在,可以进一步观察和验证的有五个问题:  

一是2013年第一座AP1000核电站能否如期建成?(估计很悬,已经有田湾的教训在前)  

二是千瓦比投资是否为2300美元(实际上,早期西屋-东芝联合体为“钓鱼”,给我国的报价为1500美元,现在已升高到2300美元。至3000能打住就不错了!)  

三是是否能如设想的,中国自主的CAP1400机型2017年可建成示范机组,中国因而核电就不再需要引进?(目前,中国自有的已经有工程实践的CNP1000将被完全中止。)  

四是人民日报最新的“中国走向核电强国”是不是利益集团操纵而发表的文章,也可以一并难证。  

五是部门利益最大化并不等于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利益最大化。 目前国家利益最大化了吗?  

(摘自安徽省发改委网站:“破解中国核电谜局:被放逐的中国创造”一文)  

   

 四月二日   

   

附:人民日报 2009.3.31  

   

核电自主化能力正在形成 中国走向核电强国  

时间:2009-03-31 08: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3月,春风袭人。浙江三门核电工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这里已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安全检查,1号机组核岛即将浇注第一罐混凝土——这是机组主体工程开工的关键里程碑,4年后,实现并网发电。  

  这将是全球第一座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建造的核电站。  

  我国在建核电规模为世界最大  

  当前,世界核电正进入新一轮复苏期,其中,中国的核电建设速度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的核电建设不断提速。目前,全国已核准建设的反应堆数量已达24个,另有9个核电机组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内陆核电厂址选址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江西彭泽、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作为首批内陆核电厂址,环评和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已经通过核安全局的审查。  

  “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世界这场核电复苏大潮中的领军者。”美国西屋公司中国项目高级副总裁保瑞如是表示。   

  “我国在建和规划的核电规模,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分析,如果按照中长期能源需求和结构来预测,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是亿千瓦级的,需要建成上百个百万级的核电机组。届时,中国核电的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有望进入全球前2位。  

  有望进入核电设计能力最前沿  

  与速度和规模相比,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核电能力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创新的提升。  

  “中国成为世界核电大国,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大就意味着最强吗?”王炳华表示,“中国核电建设这么大的量,必须走世界核电强国的路,‘强’的含义,就是掌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并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不仅中国可以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还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核电站运行、管理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此基础上,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跃升期——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力求在高起点上实现核电自主化发展的目标。  

  “随着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自主创新、全面推广‘三步走’战略的稳步实施,中国核电水平和能力可望在十年内实现一次巨大跨越,真正进入世界核电自主设计能力的最前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说。  

  当前,这一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中。据介绍,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平均将达到60%,从第五台机组开始设备可基本实现国产化。  

  而作为真正消化吸收AP1000核电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内陆AP1000核电站设计也取得重要进展,据透露,到目前为止,内陆核电已完成总体设计工作。2011年可望浇注第一罐混凝土,2013年之后,中国的内陆核电将进入批量化生产和建设阶段。  

  “中国核电自主化能力正在逐渐形成。”王炳华说。  

  随着AP1000技术的“落地生根”,在此基础上将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核电技术,2017年可望建成示范机组。  

  孙勤表示,到四代核电技术,中国就有实力不再引进,而是采取合作方式。据透露,目前我国在四代核电先进技术,如高温气冷堆、快堆的研究试验方面,比世界水平并不落后。  

  中国核电不走“超常规”之路  

  新一轮核电建设热潮,也引发了是否会出现“核电大跃进”的担忧。  

  对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业界都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强调中国的核电建设要保持积极、稳妥、有序。“在核电建设和发展中,要坚决反对‘超常规’三个字。”王炳华表示,“核电站建设来不得半点闪失,一旦出问题,将影响全球核电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也表示,“在核电发展的规划、布局、项目审批上,将严格、科学把握。而把握进度的唯一依据就是,必须与我们的设计能力、建造能力、装备制造能力、运营管理、核安全监督保证能力及人才素质相适应。”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抓紧组织起草《核电管理条例》,初稿已基本完成,《条例》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厂址保护、科技研发、装备制造、业主资质、质量、核安全等方面,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中国核电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也已开始推进。   

  在资源储备方面,据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天然铀的勘探和储存,能够满足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  

  “随着相关工作逐步到位,中国核电发展将在管理、技术、安全监管三大方面形成明确具体的制度性规范,加上配套的资源储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核电发展一定会在科学可持续的轨道上实现健康发展。”孙勤对此充满信心。(本报记者 张意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