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天价收费艺术家良心何在?

火烧 2009-03-29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天价收费背后的艺术家良心问题,反映艺术教育中的社会潜规则与现实困境,揭示艺术生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挣扎与迷茫,引发对艺术教育体制与社会公平的思考。

天价收费艺术家良心何在?

胡宗翰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成都

 

自称“追梦的女孩”(为保护这位女孩姑且隐藏她)

2009-03-28 19:43

老师,我最近很迷茫,不知该咋办
 
 
宗翰回复:2009-03-28 23:40
  
  孩子,你的问题既容易回答又难以回答。容易回答是因为我已经不迷茫,难以回答是我把我不迷茫的原因告诉你,你却不能接受,或者你妈妈不能接受。
  你和你妈妈的心思我已经了如指掌,你们是一心想赢得社会承认,并且让你进入艺术院校学习。这种心思和目标本来是完全正常和合理的。问题在于这个社会生了病,社会不正常不合理。在不正常的社会怎么实现正常的目标呢?在不合理的社会怎么实现合理的愿望呢?那就是人们都知道的所谓潜规则,说一套做一套,明的一套暗的一套。明说的那些并不真正实行,是装门面的。真正实行的不说出来。这样的社会,是真正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能生存的社会,何况想当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孩子们呢。
  而且在这样的病态社会中,潜规则是要陪伴你的终生的,是没有一个完的。你以为你只要进了艺术院校就只等着光辉灿烂的人生道路一路鲜花?看看自杀的大学生和博士生吧。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一个归国的博士,仅仅因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拿出论文,就被解聘,限期交出住房走人,他以自杀了结。这种事情还不算最坏的,因为尚未涉及见不得人的潜规则。
  孩子,我实在不知道还能对你和你的妈妈说点什么。我只能说我自己是彻底退出任何竞争的,是不需要社会承认的。至于你们能不能理解,就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了。
  下面是我在《论舞》中写的,那个山里的爱舞女孩就是我的人生的老师。
  《舞蹈》杂志今年(2003)某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云南的大山里面住着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她的茅草房子在高高的山上,那里没有天然气,没有电,也没有煤。她每天要翻山越岭去打柴,然后把柴背回来。可是她生活得很高兴,她的歌舞远近闻名。舞蹈学院的教授千里迢迢去找她,要向她学舞。教授上年纪了,爬不了那样高的山,邀请她下山来跳舞。她跳完舞又回到山上去了。她的舞蹈很复杂,而且变化莫测,教授居然没有学会。后来外面的歌舞团决定聘用她。歌舞团的领导带上一些钱和为她制做的衣服,上山去找到了她,请她下山到城里去当演员。她还是有一点动心的,正在想究竟去呢,还是不去呢。当她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她熟悉的山歌,她心里马上就想明白了,说声:“我不去了!”就跑出去对歌了。

 

 

 

自称“追梦的女孩”(为保护这位女孩姑且隐藏她)

2009-03-29 11:12

迷茫的原因是不想放弃文化课也不想放弃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没个头绪
 
 
宗翰回复:2009-03-29 13:13
  
  两年来,你们母女都使用你的名字来和我交谈,而你的妈妈来得更多些,特别是在QQ上差不多都是你妈妈来和我交谈。以至于我主要是以她说的情况和想法为主。她在两年来经常告诉我关于你的一切情况,我归结起来就是两件事:参赛和上艺术院校。你妈妈的苦恼是参赛拿了很多好名次,很多桂冠,却对艺术院校并无决定性作用。对于上艺术院校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金钱。而金钱的标价,已经让你们这样还算富裕的家庭都只能望洋兴叹。这种苦恼,这种迷茫,已经成了你的爸爸妈妈的心病,我甚至觉得继续发展下去难免成为你的爸爸妈妈的一个恶梦。每当你的妈妈到QQ告诉我你又参加了什么比赛或者演出,获得了怎样优秀的成绩,我就会等待着下一次她来诉说艺术院校仍然进不去的苦恼。
  你们已经去北京多次,总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你们家庭的经济能力在目前中国社会应该算富裕的,你们尚且不能承受天价的入门费用和继后的学费,那么,中国的艺术院校究竟要面向什么人?
  根据你的妈妈多次所说具体情况得知,为了进入和念完中国最高级别的表演艺术类院校,一个学生累计需要付出将近百万元的金钱。那么我想说两句话:
  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就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而言,没有一所表演艺术院校的任何一个教授可以和胡宗翰先生抗衡,他们那样的天价收费,良心何在?
  如此可怕的金钱代价,去学那么一点根本不配的可怜巴巴的知识,而毕业出来,猴年马月才能挣回那天文数字般的金钱,难道不值得想想?
   至于你的问题,我也说过应该以文化课程的学习为主。现在我仍然是这句话。

 

胡宗翰学派摩登舞胡宗翰学派摩登舞

2009-03-29 13:46
  
   艺术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艺术家是天生的。这种天生到什么程度呢?请看:
  一、聂耳是谁培养的?
  二、云南那个山上的爱舞女孩是谁培养的?
  三、徐悲鸿说:“艺术家是天生不可移作他用之材。”
  四、吴冠中说:“艺术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是自己长出来的。不但不培养,还拿开水淋,开水淋也淋不死,还要长出来,这才是艺术家。没有这种精神,不是这种人,不要想当什么艺术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