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重解毛泽东词《重上井冈山》

火烧 2009-03-2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7
文章重解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词,探讨其中‘五洋捉鳖’的象征意义,结合庄子寓言与革命浪漫主义,分析诗词语言与思想内容的结合,强调其文学与历史价值。

重解毛泽东词《重上井冈山》  

   

宋公明  

   

对毛泽东词《重上井冈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这也没办法。可是有人硬要从鸡蛋里挑骨头,那就不是读文学作品,而是在胡搅蛮缠了。比如有人说“「五洋捉鳖」是不通的事,鳖生在淡水五洋是咸水没有鳖,这是强造的一句空话”这不仅是无理,而且无知。诗词中的物,打比方而已,常非现实中之物,这是常识。  

   

其实中国古代人认为大海中是有鳖的,读过《庄子》的人都知道,庄子写过一篇《井蛙与海鳖》的寓言,收在小学或中学课本中,现将该文摘录如下:  

井蛙和海鳖(庄子)  

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吾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盘踞。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自失也。  

注:本文选自《庄子·秋水》  

照某些人“咸水中无鳖”之说,老师如何对学生解释这篇课文呢?这语文老师可就难当了。  

如果不是脑子进水,谁会提“咸水中是否有鳖”的问题呢?现实中没有龙凤,月中也没有嫦娥玉免,这诗词就不能写了?  

“可下五洋捉鳖”,此鳖为何不能是“东海之鳖”?要捉这样的巨鳖,当非等闲之辈吧?作者未必是特意用庄子的典故,但其中涵义,正常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吧?  

   

让我们重读一下该词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大家知道,毛主席对文学艺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在《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些著作中。他主张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主张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主张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主张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而他本人,正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这和那些说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的政客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力求把古典诗词的形式、通俗易的语言和现代的、革命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并且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光辉成就。他的诗词语言已经化为中国人民的常用词语,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现能力。   



这首词也同样体现了作者实践自己文艺理论的风格,用词十分通俗,明白如话,但又清雅流畅,含意深远,充满哲理和诗意,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这首词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全篇是说故地重游,感叹旧貌换新颜之余,舒发了要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本词开头是“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结尾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头一尾遥相乎应,可谓雄心壮志跃然纸上。这正是这首词耐人寻味之处。   



“久有凌云志”,是说怀志已久矣。难道说这个久藏于心的“志”,仅仅是想“重上井冈山”来看一看,玩一玩,怀一怀旧吗? 作者不是什么文人雅士,他不可能有这样的雅兴。  



时在1965年,毛泽东此时早已功成名就,誉满天下了,何况一生艰险备尝,已步入人生的晚年,在职务上也已退居二线,本应养老安渡晚年了,他还有什么雄心壮志没有实现,还要抖擞精神去“登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一种目的未达到不甘心不服气的情绪,但是也包含着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和人生苦短的伤感。而毛泽东在这首词里,不仅豪迈地回顾了“谈笑凯歌还”的胜利经历,而且分明要打算再“登攀”一回,去实现“久有”的“凌云志”,丝毫看不出“老之将至”的影子。   



毛泽东去世前曾过说过,他“一生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已经完成了,这久怀于心的“凌云志”,也许就是他要干的第二件事吧?   



毛泽东对他要干的第二件事,显然是思虑权衡已久,他多次说过“大不了重上井冈山”的话,此时大约决心已下。词中也用了“重上”二字,为何不是“又上”、“重来”“再访”之类?他要做的这第二件事前无古人,其中艰险,尤如“重上井冈山”。作者故地重游时,想到过去的征战岁月,展望未来充满凶险的搏战,虽然知道结果很可能是“摔得粉碎”,但他没有半点胆寒,而是豪气冲天,一举写下了这首激昂奋发、一往无前、充满胜利信心的诗词,准备义无返顾地投入一场前所未有大搏斗。  



把这首词和不久后暴发文革联系起来,方能更加深入理解作者的心情和词中“久有凌云志”的深刻涵义。文革的暴发,毛泽东就如重上了井冈山,再次向旧世界发起了冲击,进行殊死的搏斗,直到生命的终结。  



毛泽东走了,但是他留下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语。三十年过去,步毛泽东后尘的登攀者,似乎仍然不在少数,而且还有增加之势吧?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