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段义和”隐藏在高官中?
还有多少“段义和”隐藏在高官中?
据权威媒体报导,8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段义和(副省级)因“导演”了震惊全国的济南“7·9”爆炸案,炸死情妇柳海平,经山东省淄博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以爆炸罪判处段义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以爆炸罪判处该爆炸案的直接制造者陈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爆炸罪判处同案犯陈常兵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该报导中说,“济南爆炸案是一个负面典型,有剖析的价值,有警示的意义。这起爆炸案在48小时内侦破,创造了爆炸案件破案奇迹。”
的确,虽然党员领导干部包养情妇,做到在“花外有花、家外有家”,这在如今的中国大陆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以一个副省部级的高官,却花半年的时间精心地策划了一桩爆炸案,以炸死比自己小30岁、供自己玩弄了13年,且为自己生下一个孩子的情妇,这样的事不仅在中共执政史上,就是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都还的确是很少见的,就是在全体地球人的记忆中,这样的事恐怕也是十分地罕见的吧。因而,说它是“一个典型”,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正是据此,上述报导说,这个案件“有剖析的价值,有警示的意义”。那么,它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以下几点:
第一,爆炸案的发生是因为柳海平“贪得无厌,忘恩负义”。
报导说,有据可查的是,自从13年前段认识柳并很快就一同上了床以后,段义和经过不懈的努力,不仅将其情妇柳海平从远离济南某农村的户口转为济南市城市户口,还使她先后成为了济南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的一名公务员。不仅如此,段义和还把柳海平的父母由农民“照顾”为济南市的国家干部,使他们在济南市委政府机关工作多年,后又双双办理了退休手续,过上了国家干部的退休生活;柳海平的妹妹也从原籍农村成为了济南市政府某机关的公务员。段还先后在济南为柳购买了4套商品房,2辆小汽车,另外还有100万元的“零花钱”供她使用。这其中最后的一处房子是2006年4月份段在济南如意苑小区给柳购买的,面积有130多平方米;后一辆车是刚刚上市的浅蓝色广州本田思迪轿车,仅为购买这辆车段义和就花了80余万元。
一位知情人说,柳海平在“独身”多年后,于两年前与一位医生匆忙地结了婚。而这次结婚完全是因为段义和。因为当时段与柳的关系在当地被闹得沸沸扬扬,为了维护段义和的形象,柳海平就匆忙地将自己嫁掉了。结婚后柳海平同往常一样与段义和保持着性关系,其丈夫发现后就断然地与她离了婚。至于柳海平在婚姻期间生的孩子,柳海平肯定地说是段义和的,而段义和却认为是柳海平丈夫的,两人还为此多次争吵。
离婚后的柳海平独居在段义和给她购买的那套 130平方米 的房子里。一般是晚上10点以后,段义和才来这里和她幽会,第二天早上再匆匆离去。柳海平厌倦了这种偷偷摸摸的生活,她要正大光明地嫁给段义和,“而从一开始,段义和就没有和她结婚的打算。” 因为段有结发妻子在家。当段义和明确告诉柳海平不能和她结婚后,“柳海平向段义和索要100万元补偿费,并到有关部门告了段义和一状,有关领导为此找段义和谈了一次话,让他处理好与柳海平的关系,不要因此影响工作和家庭。
这次事件后,段义和提出要与柳分手,而柳海平却认为段义和是要抛弃她,为此两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从这时候开始,段义和萌生了致残或杀死柳海平的犯罪动机。他曾对一位好友流露出要摆平那个“忘恩负义”的女人的想法,因为“那个女人知道得太多了,又不识好歹”。于是,段义和就策划了这次“典型”的爆炸谋杀案。
第二,案件的迅速侦破是由于有一位老太太目睹了爆炸案的现场并及时地向公安人员提供了线索。
据报导,段义和爆炸杀人案发生在济南市的建设路中段,离柳海平现住地如意苑小区不远。在这里的街道两旁,密布有卖水果的小商贩,有修鞋的、配钥匙的、卖报纸的,还有在大树底下打扑克、下象棋的。当日,陈常兵(爆炸主犯之一,遥控器的主要制造者,济南市“利达”汽车厂的老板)下车后看见一位老太太坐在树下乘凉,曾向她打听“前面是不是如意苑小区?”当时,陈常兵十分慌张的神情,加上他外地口音,引起了老太太的注意,给她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过了不到5分钟,老太太只见这位问路的外地人打了一个电话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把 那位老 太太惊呆了。
她突然间听到“轰隆”的一声巨响,接着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受伤的小商贩们一片哭喊声,乱作一团。爆炸不仅将那辆出事车炸得粉身碎骨,同时有另一辆车也被炸毁。经历过不少世面的 那位老 太太发现这个外地人没有像当地人一样看热闹,而是钻进不远处一辆警车内快速地离开了。这使老太太很纳闷:“警车不救人,怎么却开走了?”不过,细心的老太太记下了那辆车的车牌号码。这为破案埋下了伏笔。
原来,躲在警车里的陈志(段义和的侄女婿,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副队长)接到陈常兵发现目标(即柳海平下班的车子已经开来)的电话后,就拿出手机形状的遥控器,装作打电话的模样,引爆了他们预先安装在柳海平车里的 2KG 炸药,从而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济南“7·9”爆炸案。
从以上两点人们不难看出,段义和爆炸杀人案的被暴露纯粹是出于偶然。试想,如果不是柳海平“忘恩负义、贪得无厌”,这案件会发生么?肯定不会发生。那样的话,他们就将会长期地在一起鬼混。而段义和就会依然如故地当他的副省级高官,享受着种种的优厚待遇而直到退出领导岗位,直到寿终正寝。再者,如果不是那位“该死”的老太太的“多事”,案件能够得以侦破么?同样断然不会。因为段义和是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为人老谋深算的高官,他的两个同谋也都不是等闲之辈。由他们经过半年精心策划的案件,侦破起来容易么?况且,还有下面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这就是:
第三,段义和不仅是权倾一方的省部级干部,而且是亟善于伪装的高官。
据报导,济南市不用说了,就是在段义和的家乡山东省齐河县,“他的威望很高……家乡人都以他为榜样。”济南与齐河县仅一(黄)河之隔,河的南边是济南,河的北边就是齐河县。由于长期手握大权,又得地缘的便利,“段义和为家乡办了一些好事,当地老百姓都很感激他。”段义和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说:“段义和每次回家,车过了村头的小桥就让司机开车走,他自己下车步行,碰见乡亲们就亲热地拉家常,没有一个小时,他到不了家。他每次回家,村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试想,这样一位红极一方且大权在握的高官,而且“威望很高”,如果没有如山如铁的确凿证据,谁能够,谁又敢把他与这样一起爆炸杀人案联系在一起呢?没有人有这样的胆子。不仅济南市的普通老百姓没有,段的下级或者同级干部没有,就是段的上级也没有。当时柳海平到段的上级机关告段的状时,事情已经闹到那个地步,可是段的上级(这个上级是谁?应该是山东省委的领导,至少也是山东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却是如何表现的呢?也只是找段轻描淡写地谈了一次话,要求段要处理好与柳海平的关系,不要因此而影响了工作和家庭和睦。这充分地说明,段的上级根本就没有把段义和长期包二奶、养情妇等等劣行当上一回事。既然如此,当爆炸杀人案件发生后,就算有人敢于通过匿名信等方式向上级告发段义和,段义和本人必然要百般阻碍自不必说,就是段的上级也一定要极力地保护他啊。毕竟,这样恶性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对于段的上级来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这也就是在如今的中国大陆,越是大官,做伤天害理的坏事就越保险;涉及大官的案件就越难查处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最后再说到“警示”,从这个案件中的确可以获得许多的警示。其中之一,就是,它警示一切单纯善良的人们:由于种种的偶然,“这一个”段义和总算是被暴露了。可是,由于没有这种种的偶然,就一定还会有许多的“段义和”,或者是张义和、王义和、李义和、赵义和,他们虽然作恶多端,却仍然安然无恙,仍然混迹于领导干部队伍中,仍然人模狗样地继续作他们的领导干部,作他们的高官。至于这样的人究竟有多少,关于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天知道了。由此可见,中国大陆上的反腐败的确是任重道远哪!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