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总会枯竭,中国应该及早制定应对之策
石油资源总会枯竭,中国应该及早制定应对之策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美国帝国主义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悍然攻打伊拉克。美国侵略伊拉克的理由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连美国人格林斯潘都予以了断然否定,指出“美国攻打伊拉克就是为石油”。正是美国的倒行逆施,使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到今年7月中旬,美国西得克萨斯中油WTI已经达到了每桶138.74美元的高价。如果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在今年内攻打伊朗,国际油价还将攀高,据国内外人士分析,到时,国际油价还有可能翻番甚至更高。
石油高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能源危机的思考。而早在30年前,一批西方学者就预言了这个已经来临的事实。他们曾聚集在意大利罗马讨论地球上的资源是否还够使用,人类会不会陷入能源危机?后来,他们发表了一个题为《增长的极限》的宣言,指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索取。
就是在国际石油价格越来越高的时候,国际石油消费旺盛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止,而中国的石油消费也和国际上石油消费一样依然旺盛,并没有出现遏止的势头。这几年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越来越高,中国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大国之一。
现在人类的发展,似乎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石油,飞机轮船汽车家用燃气等等都需要石油,可是,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又能够供人类使用多少年呢,正如西方学者指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索取。人们难以想象,如果有朝一日,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消耗殆尽,人类拿什么作为飞机的燃料,飞机还能不能够依然在天空翱翔,这样想一想,人类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在今天毫无节制地消耗有限的石油资源的时候,为将来的发展考虑一下,为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出世预留下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把过高的石油消费降下来?
要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费,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该控制公车泛滥和私人汽车的数量。不管怎么说,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公车泛滥和私人汽车消费并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而是一个奢侈的消费模式。事实上,大力发展使用小轿车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一种错误的发展观。真正要解决大众交通,主要还是应该依靠公共交通,依靠公车泛滥和发展私人小汽车,除了满足少数人的奢侈(全中国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数,尽管绝对数量也大,但在整个社会中总是少数),就该是能源消耗和浪费,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交通拥堵了。如果中国能够采取措施,把公车消耗和大多数的私人汽车消耗降下来,一定能够为全世界节能作出自己的重大贡献。如果全世界能够把大多数的私人汽车消耗降下来,它所节约的能源,一定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
人类一方面应该大力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人类还应该大力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开发利用核能和热核能。这些可再生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人类应该有这样的节约意识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年,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一直占据着世界的大头,但它们只是从外国购买,对于它们自己国内的能源资源,它们是一概不勘探不开发不使用的,它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着呢。
而中国则不同,中国这些年一直在下大力气开发自己国内的能源资源,不仅海洋开发,而且还大搞陆地开发,不仅自己开发,而且还和外资大搞共同开发。据有关资料,我国现在每年出口的煤炭资源高达8000万吨之多,仅出口到日本每年就高达2000万吨之多。可是日本买去以后干什么呢,填海-为它们的子孙后代储备能源。
其实在中国早些年,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国家应该大量储备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建议,但我们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储备,还向外国出口石油,而且,中国还大量地出口可宝贵的煤炭资源。如果我们的主流,当年能够有一点远见的眼光,尽可能多地把外汇储备用来购买石油等储备起来,今天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中国的美元资产还会遭遇大量地被贬值和大量地面临贬值危险的局面吗。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应该购买储备能源,而不是出口能源。是的,主流们也许会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际上这个词语是非常不准确的。原因很简单,没人能够否认美国也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这个词语是非常不准确的,远不如第三世界国家准确),中国需要发展,中国需要外汇等等。
是的,中国是需要外汇,如果中国出口换汇,是为了换回我所需要的技术设备,那么,它是可以理解的,无可指责的,合理的。可是中国这些年来缺钱吗,不缺,相反还很富裕。这不,中国不是用大把大把的美元,去购买了美国大量不值钱还大量贬值的什么垃圾债券了吗。我们用自己希缺的宝贵的,费老大的劲还死了大量的工人从地下挖出来的资源,去换来美元,换来美元却又没用,去购买美国的垃圾债券让它贬值,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我们的思维是不是混乱了?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哪根弦搭错了?
煤炭资源仅仅就是煤炭吗,不是。即便在今天,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煤炭了,据报道,中国已经有企业利用煤炭炼制出了燃油。日本买煤填海,中国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能源出口政策了?为了今后的发展,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中国拿自己的希缺资源能源出口换汇的政策该寿终正寝了。
能源危机已经向世界来袭,国际社会应该改变思维,解放思想,共同努力,采取断然措施,控制不可再生的石油等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尽可能地把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而国际社会首先,也是最应该做的,就是改变思维,就是把全世界的私人小汽车消耗降下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其使用量。号称汽车上的国家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应该带头行动,控制能源消费,节约能源,如果它们能做到这一点,无疑将会对国际能源资源的消耗作出重大的贡献。为了世界的未来,节约能源,世界该有所行动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