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中国货”从民间开始
“购买中国货”从民间开始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己的救市计划中加入了“购买美国货”条款,招致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的批评,但是美国国会最终通过的方案中还是保留了了这一条款。中国政府对此的批判是比较卖力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而出口又严重依赖美国,本来金融危机已经使美国的需求大大减少,如果美国政府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那对中国的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和其他国家提醒美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中,美国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法案,结果导致其它国家的报复,反而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其实今日的美国和当年的美国是不同的,那时的美国是贸易顺差国,也是对出口有较大依赖的,当时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就像今日的贸易顺差大国中国首先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那是比较蠢的。今日的美国是严重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对中国,它的贸易保护对自己的好处可能要大于上个世纪的大萧条期。其实美国即使是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中国也不必过分惊慌,它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方面的东西,中国进入美国是很难的,看看华为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跌跌撞撞就知道了。鉴于美国本身基本上不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这些产品无论多少“购买美国货”条款,它还是要从中国进口。因此,中国不必太害怕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金融危机使美欧这些国家的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这大大影响了中国的出口,由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在欧美发生的金融危机传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实业危机,中国主要生产出口产品的南方,工厂大量的倒闭,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使得这次危机对中国南方的影响远大于对中国北方的影响。
据经济学家们说,出口、投资和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现在出口瘸腿了,政府就用扩大内需的办法来应对,投资和消费都属于内需,看来政府这一次还是主要通过投资来扩大内需,而消费显然不是马上能起来的,当下甚至可能萎缩。
我们大家知道,中国经济要真的想长久的健康发展,其实应该大幅度提高消费需求,使消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更高的比例,同时这样也能改善中国对出口的严重依赖。要提高消费,首先要有消费能力,其次要敢于消费。可喜的是这两点政府目前都在做,如温总理报告提出想方设法提高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敢于消费就要求国家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点政府也在加大投入。可是这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恐怕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这对今日的危机似乎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今日的消费是否就对中国走出危机没什么帮助吗?难道当下我们只能依赖投资吗?我以为并非如此,“购买中国货”就是我们在当下有限的消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我们走出危机的效率。
在现在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对外只能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谴责世界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因此政府不会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但民间可以。想想如果“购买美国货”是美国民间的行为,那其它国家就不好说什么了。民间“购买中国货”可以减少西方人的指责,同时我们也不必太狭隘,我觉得只要是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都应该算是中国货,不用只把中国品牌当成中国货。
以前我看中国人,觉得确实是一盘散沙,可是2008年中国的表现,显现出这个国家在民族危难之时,还是很有凝聚力的,很有战斗力的。当外部压迫消失时,就又成了散沙。很对人都惊讶中国人的变化,其实根本就没有变,我们还是那个我们。现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危机到底何时结束,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事,也许今明两年就过去了,也许像日本那样整个十年八年的,这都说不准。因此,我们民间应该为自己考虑,来一场“购买中国货”的运动,这也是一场中国人的自救行为。想一想,如果一部分人或企业放弃购买进口货,而买了中国产品,也许有些中国工厂就能生存下去,有一些人就不会失业,不失业的人,总比失业的人要敢于消费,这就又促进了消费,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既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国家走出危机。如果国家走出危机,“购买中国货”也就自然结束了。
“购买中国货”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这样的行为,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我们的国家认同,爱国热情。中国人帮助中国人,中国人依靠中国人,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没有外部危机的情况下,我们会对自己的同胞挺失望的,道德崩溃,冷漠,损人不利己,内斗不止等等。但是当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我们心里清楚,我们只能依赖同胞,而且同胞也是靠得住的。多灾多难的2008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增强我们的自信。眼下这场危机也许真的“危”中蕴含着“机”会,它可能使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完备;它可能改变我们对出口的过分依赖;它可能减少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使中国更加的公正平等;它可能促进我们的产业进一步的升级等等。也许多难真的能兴邦,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