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古圣贤的旗号 为软骨外交找托词
90年代初的外交掌门人离职不久写了外交纪实文献《外交十记》,在该文献的附录三《当前国际形势的若干问题》中有这样一段原话:
孔子曾经说过:“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为人处世要考虑到他人正当的利益,要与他人利益共享。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方面的理性和豁达。——《外交十记》393页
孔子祖先作为古圣贤难道这样教育自己的后代子孙来处理“国家间关系”,还理性啊豁达啊什么的,令人疑惑。随手查一下孔夫子的原话,原来在孔子《论语·雍也》中这样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用今天的话说,大意就是“所谓仁,应该是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就要让别人也这样做;自己要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以身作则,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对照一下啊,本来孔子教人要推广自己的东西,今天反而成了“要与他人利益共享”了,真是不肖子孙啊!
打开大门后,一些人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方面”,被中国人民斥为奴性外交,斥为买办、卖国,斥为汉奸,原来人家是遵循了古圣贤的遗训,“要与他人利益共享”,真是欲要卖国,何患无辞啊。
对照利用古人“韬光养晦”的智慧,来指导今天的外交,也同样是在打着古人的旗号找托词,是歪斜篡改,愚弄人民。韬光养晦,最本质的含义是“偷偷摸摸,养精蓄锐,待机反扑”,而我们的韬光养晦则是大肆张扬,唯恐不能家喻户晓。正像有网友说,当年如果 刘备 先生满街大喊“我现在种菜园,是韬光养晦啊!”恐怕早就被曹操一命呜呼了!还让你养晦啊,养猪也不行了。
正是利用了孔夫子的“己欲利而利人”,才有了本属于固有领土、无可争议主权的国土,实行了不要争议的共同开发;还有贱卖银行、出让国企……等等一系列“利人”的“理性和豁达”!
相关文章
- 春秋晋国在现在的哪里 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赵景子”简介,赵景子的儿子是谁?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郤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
- 晋国封地 晋国之所以能力压齐楚秦三大强国长期称霸,离不开这七个关键因素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上有几次“晋楚”争雄?为什么晋国和楚国总能在一起?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后晋灭亡时画面有多荒诞?十万大军不战而降,皇帝率家人当农民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桓叔的生平事迹简介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上的晋国有多强大?它不垮秦国都没有机会
- 春秋晋国在现在的哪里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屠岸贾简介,屠岸贾不杀程婴的原因是什么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第三十任国君:晋厉公简介,晋厉公是怎么死的?
- 谁是我们中国最大敌人?“韬光养晦100年”的汉奸吴建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