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由称谓的尴尬想到的

火烧 2009-03-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称谓变味的社会现象,如‘小姐’‘同志’被曲解,引发尴尬人际关系。分析媒体在传播中的责任,呼吁重视与引导,避免称谓被滥用。

由称谓的尴尬想到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之间的称谓一夜之间变味了不少。

  一天,在办公室和同事闲聊,一个女同事说:现在做人真难啊,尤其在单位,你要是和一个男同事关系好吧,人家会说你们俩有什么什么的。你要是和女同事好吧,人家说你同性恋。你说这做人多尴尬!

  想想也是,这年头,不注意,就可能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不信,就有几个例子:

  一日,某男外出迷路,遇一对情侣,问之,女士告之。某男甚为感谢:多谢小姐。女士男友上去一巴掌:你妈才是小姐。

  又一日,某男上街又迷路,问街头一小青年:同志,请问……小青年一回头:你有病啊,谁和你是同志,看你年纪倒是挺大的,人怎么这么下流!

  其实,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已经很普遍了。小姐一词本是古时人们称呼一些大家闺秀一类的青年未婚女子。而现在却转为一种带有特定含义的词语,甚至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词语。同志,本来是古人用来称呼志同道合之密友,后来称谓现代政党中互相称呼,表达一种最为深切感情的称呼。然而最近两年却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转化为了一个特指“同性恋”者的词语。

  有人说,中国人最擅长糟蹋东西,我看这两个词大概就是一个典证。

  其实,要我看来,这些责任倒是应该由媒体承担相当大的责任,没有媒体的炒作与煽风点火,这些东西即使有人去“发明”,恐怕也不会速度传播的那么快,范围传播的那么广。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新闻宣传部门,如果自身都不对这些事情加以重视和引导,我想,还有什么资格去批评指责这些现象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