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草根文化和全民监督

火烧 2009-03-06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探讨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强调草根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法律和规范维护公众权益,倡导全民参与和社会透明。

什么是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草根思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理解草根文化概念时首先要注意“体现草根思想”。草根文化并不是仅由草根创造,社会精英阶层也在创造,由于精英在学识等等方面的广博,他们可能还建立、填补了草根文化的绝大部分。草根文化不关心这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谁创造,他看重的是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否体现了草根思想。

其次要理解这个词:草根。这里草根不是单指一群人,一个本属于草根阶层人哪天被全社会接受,这不是“体现草根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里的草根指的一种从这群人中抽象出的要反映的思想,像在处理社会事务中,草根思想是尽可能多的人参与,人和人无特权,处理透明,无论何时采取实事求是原则。

说到草根文化则必然要提和它对立的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精英决策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精英文化也不关心财富由谁创造,他关心财富能更好地维护精英决策制,通俗说就是精英投票制,像在社会事务中,认为精英具有更好的学识和经验,实行精英赞成和否决,至于民意对决策结果不满要求更多澄清,澄清多寡则依旧是由精英作为另一项事务进行赞成和否决。

可以看出两者实行上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对某一社会事务中参与决策的力量对比上。

再来说说草根文化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财富主要表现在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了草根思想,草根在社会生活中要是遇到问题了,则依靠构成这些制度的法律和规范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和规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要经历社会无数事件的总结、反思、探讨。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草根文化体现草根思想,当我们在说要建立草根文化,其实质是要建立体现草根思想的法律和规范。

精英文化的死穴

历史各个时期,精英文化一直占据社会统治地位,可以预计的,接下很长一段时间仍会如此。

精英文化采取精英决策制。当一个人到达金字塔更高处时,他在处理社会事务上有着更广泛决策权。由于人都是自私的,生活中这原因那原因影响,他会意识到很难下来,他需要在往后日子至少保持在这个高度。而他为了这个高度,会采取有利用自己的手段,像对下级培植亲信,对上级迎合。事态继续发展时,这个刚从草根阶层出来时代表了广大民意的精英,慢慢被这个染缸给换色了。致使:

(一)、这个要维护自身利益的团体失去了民意的广泛性。

(二)、他们对权力渴求使不希望决策权力让更多人分享。

(三)、为使决策某一事务拥有权力,要在经手事务上实行精英文化,使得社会事件越发不透明。

(四)、“御用”阶层的形成。

精英文化问题出在那些精英们,而问题死穴出在精英也是人,他们改变不了自私这个本性。

为消除精英文化烂殇,监督,监督,还是监督!

最终决策社会事务做不到人人参与,必然要存在精英决策制,但由于精英们自私本性,会使这个本应代表广泛民意的团体沦为小团体性质。草根阶层希望决策更透明,精英阶层希望留有更多黑盒子,在历史发展过程两方相互斗争,有的通过暴力革命,有的通过内部改良,历史给形成了一套套体制,相应地形成了这种文化的财富。

一、分散权力。无论是早期的皇帝、宰相和六部,还是现在总理、各部委,权力分散一方面是客观需要,一方面也在分散具体到个人的权力。自然,如果更多消除精英文化烂殇,权利是越细分越好,但谁知道这就是不可能的,分权太多引起的部门臃肿、人浮于事造出问题更是一大堆。

二、限定任期。像取消世袭制,改为选举制,像四年为一届,一届后必须重新选举,而且最多任期两届。它可说是精英文化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为达到这个目标,各个国家差不多都进行过多次流了血的革命。它无疑也是人类发展史的革命,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像前任为给自己留后路,任期上尽量培植亲信,形成了在野和执政的台前幕后,暗地里始终还维护着小团体性质。

三、制衡权力。举两个例子,一:让两个差不多势力团体争夺同一个权力,典型的就是两党制;二:把顶层决策权由一个变成多个,典型的就是政府和议会,政府可以否决议会,议会可以否决政府,让各方在不断否决中妥协中拿出一个可以更代表民意的方案。由于存在差不多势力的对立团体,一方在决策时是受到制肘,但到底有多少,世界历史已经给样板让我们看了。

四、专门设立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责任很明确:监督。监督对准的对像就是精英们,像对中央、地方各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署,像对中央、地方各部门公务员实施监察的监察部,像具体到一项工程的监理单位。成立一个专门监督部门,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否真能凑效,那要看事实。如果监督部门和被监督部门具有共同利益,今天我请你吃饭明天我请你喝酒,用个不恰当比喻,要儿子监督老子,这样部门迟早会成为一只低糊的老虎,而它宣称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无情现实面前弯腰了,变色了。

要靠分减权力来消除精英文化烂殇,依现在情况看已没什么余地,而开在院内的监督部门,靠精英监督精英,往往被沦为纸糊的老虎。决策要体现更广泛民意,这信念是草根一直追求的,也是人类一直追求的,这种追求从没停止过,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不会停止。当社会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呼声远远高过“无法可依”时,社会对不透明已是忍无可忍,要找到一种更彻底清除精英文化烂殇方法,而科学发展,即将再一次证明“科学发现和发明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而且包括政治、宗教、艺术、哲学,还有体制。”

社会将进入全民监督的时代。

互联网,人人都是英雄

1983年,理查·马修·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GNU计划,这个计划有一个目标是为了发展一个完全免费自由的Unix-like操作系统。1991年,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发布了第一版Linux内核,基于Linux开放源码特性,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程序员加入进来,他们在一个共同理想下不断设计和完善这个免费操作系统。到2007年11月,全球超级计算机TOP 500排名中Linux高占85.20%(426部)。

论坛、邮件等等,互联网用事实证明它不仅是一种宣传工具,也是一种集结力量的手段,靠着有效方法把本来互不相识的人捏合在一起,为着同一个理想尽自己一份力。如果说靠互联网发展起来的Linux局限于技术领域,那么以下这则就涉及到了普通人方方面面。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互联网百科全书计划。英文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协作的网站类型)和“encyclopedia”结合而成的混成词。中文名称“维基百科”是经过投票讨论后所决定的,“维基”两字除了音译之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绳,也做网解释,可以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在维基百科的条目内有许多链接,可引导使用者前往有关的页面,并获得更进一步的信息。

2008年维基百科吸引了超过六亿八千四百万的访客。目前在两百五十种以上的语言版本中,共有超过六万名的使用者贡献了超过一千万则条目。截至2009年3月,共有237,446则条目以中文撰写;每天有数十万的访客做出数十万次的编辑。对很多人来说,维基百科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料来源,百科中条目不仅仅是科技领域,它涉及社会各个方面,2008年发生中国的5.12大地震,刘翔退赛,三鹿奶粉,周正龙拍虎,百科上都能找到相关内容。

他们不需要具有特殊的资格就能做出贡献,他们只需要书写关于既有知识的那一方面;这表示无论是任何年龄、来自何种文化或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参与这件事。任何人只要能连上互联网,都可按公告上写着的程序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添加信息,只需要符合这件事的方针,并且达到一定的标准。不符标准或引发争议的信息可能会被移除。使用者不需要担心在添加信息时会不小心破坏已有内容,因为其他的参与人员会适时的提出建议或修复错误,而这个系驻所使用的软件也经过精心设计,修复突发错误是十分容易的工作。

是的,他们在集体创造,这是共同理想指引下自下而上产生的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股分散的力量正在自主形成社会性大脑。互联网正在疾风一样席卷这个社会,不论城市,不论乡村,不论繁华的集市区,不论偏僻的荒凉地,人们发现自已也可以为那事尽一份力,在那里,他们人人都是草根,他们又人人都是英雄。

草根文化的财富

精英文化死穴是精英们改变不了自私本性,但作为草根,他一样改变不了自私本性。精英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扬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尽力让发挥精英们学识广博、认识深刻长处,和它一样,草根文化的发展也遵循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有人说一个草根或写了篇文章,或演了段小品,达到社会广泛讨论并接受,更多这种就是草根文化,——可精英在成为“精英”前差不多都有这么个过程,这种认识是狭隘的,而要更清晰理解草根文化,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清晰属于它的财富,以下列举几种。

一、客观承认草根不足。

精英会维护自身利益,草根同样也会维护自身利益,而且由于视野的局限性,草根更容易只注意身边的利益。精英的全局性思维能力在总体上更强一些,倒不是因为他们人品更高尚,而是他们的行为涉及到更多的利益攸关方,他们不得不从更广阔的角度进行思考。精英对权力渴求使不希望决策权力让更多人分享,但一旦到那个位置任何人都是如此。

二、继承并扩大草根优点。

精英文化一个烂殇是神化,即社会一旦出现公众人物,那人要是可以被吸收或已是团体内的,他们就会把那人往上抬,缺点能掩的就要掩,严重的就倒致个人崇拜。

一个栏跨运动员破了世界纪录,被誉为飞人,英雄,可运动员破世界记录他最大目的不是爱国,是爱国的同路而不是同志,其实更多是我们在赋与他“爱国”。但精英文化一旦泛滥,会把这飞人捧上神坛,而且即使社会有反对,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顶在那里。对草根来说,人人是英雄,各人承担社会不同责任而已,那就要打破这种神化,给他合乎事实的身份,并要把这种泛平民思想在社会传播开来。

一个人在文艺界有很大成就,他是精英文化的代表,精英圈子就会把那人往上抬,缺点则大的化小,小的化了。但一点很清楚,一旦那人存在私生活问题,社会有一点终究是变不了的,真相比维护光环更重要,要留给历史的是真相,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须要把真相告诉给各个成员。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不论你以前有过多么大的贡献,你有过瑕疵那就是有瑕疵,至于这瑕疵和贡献之间权衡,社会成员不是不讲理的,他们会根据知道事实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当社会没看到真相时,就要想法集草根合力要求揭掉掩盖的外衣。

三、健全可以依赖并借它维护自身利益的社会体制。

草根想让社会事件更透明,精英想让社会事件留有更多黑盒子,两个阶层在很多事上是对立的,对于草根希望得到的,精英则想法设法找出办法来推托。一个要揭,一个要盖,双方相互斗争,当然说是斗争,其实是双方相互沟通,妥协,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而这个斗争过程,作为弱势一方的草根须要有借它斗争的法律条文,依条文或举报或投诉。

草根之所以称为草根,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事务最终决策上相比于精英阶层无足轻重,加上平时都有自个要忙事,看去一盘散沙。但是当社会事件出现“黑幕”,社会利益受损,有草根要站出来,这时草根应该能快速找到能借它维护自身权力的法律条文,用法律来要求社会“有法必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

草根有着各自为政特点,一旦遇到自认为丑陋社会现象,要是没有相应约束,可能就冲口辱骂,甚至去侵犯那人的正当隐私权。社会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规劝、引导,必要时惩罚,这就要立下法律。立下这种法律,是规范化草根需要,同时也是为抵抗精英烂殇,在没法可依情况下,免得有精英拿“正常”的辱骂来攻击草根。

道德约束力是有限的,没有法律就形不成制度,没有法律你即使有理也可以让你没理,对以上几种属于草根文化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出,建全法律中属于草根部分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草根,它体现单个人时顽强不息,聚集一块时形成强大合力,草根文化不等同平民文化,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草根思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这种财富的主要就是要建立体现草根思想的法律和规范。

草根文化和全民监督

对事务最终决策时,要让决策精英们代表更广泛民意,这一直是草根追求的,也是人类追求的,这种追求从没停止过,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不会停止。人类历史数千年,社会采取各式各样办法来完善以精英决策为主的这种社会体制,像分散权力,像限定任期,像制衡权力,像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但发展到现在,进步是进步了,始终还是离要求有很长一段距离,虽然谁也相信现实和理想是该有距离,但这距离似乎太大了。

这是一个飞速创造的时代,这是一个飞速破坏的时代。互联网出现终于让一种吐露浓浓原始人类气息的文化赋了新的活力,给了他现实可行性。这种文化就是草根文化,利用好互联网这工具去实现草根文化意志,即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建立体现草根思想的法律和规范。

我们说草根文化吐露浓浓原始人类气息,是指人类社会只要出现政府起,草根就用最原始的诉求在表达他对精英决策结果的不满。拦路告状,击鼓鸣冤,他们拦路,他们击鼓,也是监督中一种,这种监督来自最直接也是最顽强的当事人。但很不幸,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民间信息不通畅,相比民间官场上快速反扑,这种监督往往注定要太多失败。

但不能否认,民间人站出来监督,这种监督有很强对抗性,彻底性,要是能让这种监督制度化,制定保障这种监督行为的法律,精英做决策时必然感到有无数双眼睛看着自己,这无愧是种极好消除精英文化烂殇的方法。而人类技术发展,当人类进入21世纪,疾风一样扫过社会的一种新型联络工具,互联网,这种工具使一些概念被产生,被颠覆,被强化。过去民间信息不通畅被解决了,草根能第一时间很快发布相当信息量内容信息,并能很快被全社会看到。

他不需要具有特殊资格和能力就能出信息,他只需要举报发生他身边的丑陋;无论是任何年龄、来自何种文化或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参与社会监督。任何人只要能连上互联网。

如果硬要给他的披露按上一个动机,那就是他觉要是这件事还是以现在方法下去,他的个人利益会因此事而受损。这种受损是无形的,是因为他处于的社会受损了,致使他个人的利益受损。

有了互联网,他们人人是草根,他们又人人都是英雄。

事实也证明了互联网正依它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给精英阶层造成了一次次冲击。

2008年12月,有网友称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周久耕作为一个正处级干部,自己掏腰包肯定抽不起“九五至尊”。一开始江宁区政府不作回应,南京市纪检委一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将不会对周进行调查,因为“网络消息不可靠!”但在互联网舆论不断高涨下,政府终于对周久耕进行调查,到28日,政府称,周久耕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调查表明他还存在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江宁区委经研究决定免去其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

2008年8月29日,因有人举报,江苏省徐州市纪委证实,该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涉嫌“严重犯罪”,这个“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被正式逮捕。2009年2月21日,因网上一段视频,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区长等13人“出国考察”事件有了结果,肇庆市纪委昨日向媒体通报称,初步认定此行为公款出国旅游,决定免去涉案的谭日贵端州区委副书记职务,并责令其辞去端州区区长职务。

一系列事件在事实上冲精英阶层,一系列事件和强大精英阶层比是微不足道,但它确实开始初显它的力量。但是,精英是不会轻易败阵的,他们害怕透明,害怕事事要真相,必然要抵制,要维护他们来之不易建立的精英决策。就拿徐州市来说,董锋案处理不久的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9年6月1日起生效。对近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人肉搜索”,该条例明确“说不”。“人肉搜索”是一种形式和技术,其本身并不违法,徐州市却开了对技术的妖魔化先河,脱掉了用以粉饰的外套,赤裸裸绑架民意,露出对互联网这个舆论的杀机。

精英为自身利益要反扑,但对社会事务处理又不得不实行精英决策制,草根文化的制度化发展必须依靠精英。像为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可以采取各村要有一个网站,网站至少要公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每月至少更新一次,对这网站,中央出钱编写后台软件,统一前台界面,统一管理后台,各个村以用户方式申请出一个二级域名。像国家统一建设一个论坛,论坛民众自由发帖,尤其受理举报。在每个举报帖后,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之后必须给予回帖。——以上种种必须经过精英最终决策,虽然相信肯定有精英一直代表着他初时的民意,但肯定还有一部分害怕看到这种公开和透明。

无奈的话不是理由,挡路的需要把它除去。为了自己,从没见过面的你、我、他携起双手,共同开始一个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个要集合热情、低落、沉闷、欣喜的过程,一个个可能有起点但看不到终点的过程。要透明,要真相,精英肯定要阻挠,这是可以预料的,因而草根不断揭露社会丑陋同时,更要督促社会建立体现草根思想的法律和规范,在法律上确定草根意志。

社会将进入全民监督的时代,民众将以互联网这个新生工具督促社会建立体现草根思想的法律和规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