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联谊活动曝露出了持久战的信心问题

火烧 2009-03-06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联谊活动揭示三农问题信心不足,讨论农业现状、农民生活及农村发展,强调组织起来的重要性,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实践方案。

联谊活动曝露出了持久战的信心问题  

   

昨天晚上,就“三农”问题,众多强坛的网友在联谊会馆进行了讨论。是务虚会,但还是取得了许多共识,也曝露出了一些问题。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文件,一个活动,一项技术或一次工程建设,因为事情是普遍联系的,处在不停的发展当中。之所以把“三农”问题集合起来突出单列,在于能够具体地分析事情的某一方面,具体地对待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  

   

谈“三农”问题,就是要谈具体。  

   

谈农业,主要谈生产现状和生产条件。全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农产品供应是否稳定,生产能力达到什么水平要谈;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表条件、气候特征、主要作物、水利条件、耕作技术、工具分类、劳动强度等要谈。《制度性干旱》就谈的很好,让许多人知道了全国几个主要农耕区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问题。说实在的,我的家乡虽未出现明显的地下水位下降,但由于机井浇灌、地表径流污染和化肥农业,浅层地下水已经严重变质,这也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谈农业时,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在制定农业“八字宪法”时所采用的方法。  

   

谈农民,就要和农民接触,或者请其现身说法。要谈农民的劳动能力,分析农民群体的现实构成和变化趋势,说明他们的技术特点,尊重他们的劳动者地位,保护现有的农业劳动资源,引导农民群体的革命化发展。要谈农民当前的思想状况,生活态度,期望和追求。总结农民的普遍认识水平,体会多数人的一般情绪,摸清思想根源的来龙去脉。要谈农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客观地位,论证农民的最终归宿和实现途径,褒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巨大贡献,指出固有的不足和克服办法。  

   

谈农村,就会想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和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稳定和光鲜靓丽,更不是为城市人谋划一个休闲渡假新选择。农村社会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人类个体自由生活有张有弛的空间变换,是孕育更高认识的另一个支撑点。几年前,我与党校的一名专讲农村问题的老师交流,班门弄斧,大谈个人心中的农村社区化发展规划。想来自己当时太单纯,人家总是笑而点头,附合说我想的对。只是在最后告诉我:“你应该多看一点南街村、华西村和新乡大刘庄的资料。”现在,我再想起农村问题,觉得这意味深长。  

   

联谊的交流当中,最后普遍的共识是“组织起来”。这样的认识是不是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性问题呢?长远来看,这是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三农”问题在政治上的最终解决。和平的革命运动中,如何组织?一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需要宣传和发动;二有稳定的中坚力量,需要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三有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条件,需要有进一步改造人的劳动内涵;四有集体化的劳动实践活动,需要与现实结合的实践方案。回过头来看看,这仿佛是“三农”问题,又不仅仅是“三农”问题。  

   

究竟谁来为“三农”代言?我想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来源于资本主义民主法权的思想,对“三农”问题彻底解决当然于事无补。真正的共产党人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融入其中,而不是参与议会斗争式的代言。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民主集中的过程,而左派在政治斗争中又是天生的少数派,永远追求进步,企图改变保守。当一个进步完成,就会分裂出新的左派,重新批判新的保守。所以,左派在政治主流的社会主义因素上是共振,在其他方面是现实批判。  

   

靠一个办法去解决“三农”问题容易犯机会主义,在遇到困难时要产生悲观情绪。毛泽东主席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同样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强坛上有一个网名,叫“当前工农的持久战”,签名档也很好,我们不妨借签,“三农”问题就是持久战的一部分。  

   

一句年轻化的歌词作为结尾比较准确:“阳光总在风雨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