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周总理 学习雷锋
周恩来题词为:
“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三月五日是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的纪念日。同一天也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生日。
其含义不言而喻:普通群众学习雷锋,党和国家领导干部 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 —— 学习周恩来。
周恩来最后岁月:我体重有61斤 请主席放心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了减轻毛泽东的精神负担,周恩来还不时亲自写信,向毛泽东详细汇报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毛泽东放心。例如(1975年)3月20日凌晨,周恩来支撑病体写了一份700多字的报告,向在南方的毛泽东详细说明几年来自己病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对新出现的肿瘤,周恩来写道:“不管它良性或者恶性,除了开刀取出外,别无其他治疗办法。”“我因主席对我病状关怀备至,今又突然以新的病变报告主席,心实不安,故将病情经过及历史造因说清楚,务请主席放心。”几天后,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张玉凤从杭州毛泽东住地打电话向周恩来报告:医疗组关于总理的病情报告都给主席念过了,主席很惦记总理,有几天睡不好觉。知道两位伟人重病中如此推心置腹的思念交往,有关人员都禁不住痛楚连心,潸然泪下。又如6月16日,就3月26日做第三次大手术后的情况,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告知这一段时间“恢复好,消化正常,无潜血”,但“膀胱出血仍未断”,癌细胞屡有发现。经与中央常委四人研究后,决定提前进行膀胱镜电烧治疗。信中提出:“我现在身体还禁得起,体重还有六十一斤,一切正常,可保无虞,务请主席放心。”信中还请毛泽东早治眼病,以利健康和工作。
雷锋的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得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每年3月5日,都是“学雷锋”的日子。在渝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选择了在3月4日提交提案,建议申报“雷锋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年轻人不知雷锋是谁
刘江龙介绍,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雷锋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大力宣传和发扬。历史进程中,也涌现了很多“雷锋式”的英雄人物。
“但是,在社会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雷锋却被人们日渐忽略。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雷锋是谁。”
刘江龙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雷锋已经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自觉自愿行为,退化成充满形式的纪念行为。”刘江龙说。
有个例子让刘江龙啼笑皆非:某年3月5日,某地多个团体为“学习雷锋”,将当地一位高龄老人5次送进澡堂洗澡。
出于对“雷锋精神”可能消亡的隐忧,促使刘江龙提出申报“雷锋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
泰国政府号召学雷锋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雷锋在中国是‘3月来了4月走’。但是,‘雷锋精神’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发挥影响。”刘江龙说。
他讲了几个小故事:
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大厅中悬挂着5幅人物肖像,雷锋肖像也在其中。西点军校的学生守则上,印有雷锋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在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所以,我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雷锋精神’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刘江龙委员说。(杨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