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兽首“流拍”与赵本山反被范伟忽悠

火烧 2009-03-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兽首流拍事件与赵本山小品《功夫》进行对比,探讨蔡铭超行为背后的意义,强调民族情感与理性思考的平衡。

  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和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对,佳士得以法国人特有的傲慢坚持拍卖圆明园鼠兔首。  

  出人意料的是,最后拍得兽首的是中国收藏家蔡铭超。  

  更令国内外人士吃惊的是,蔡铭超声明,“我不会付款。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面对兽首事实上 “流拍”的结果,佳士得的应对之策是“缄默”,而中国国内舆论却为此炸开了锅。有人认为蔡铭超堪称“民族英雄”,体现了中国人的高超智慧,长了中国人的场所;也有人认为蔡铭超“骗拍”是“流氓”行为,公然违背国际法则,是丢了华人的脸;还有人认为,中国在兽首拍卖事件上的反应和作为,宣泄的是一种“过度热烈”民族主义情绪,缺乏必要的理性和克制。  

  我不想对这三种观点表示任何看法,我只想说一段历史和一个小品。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经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毁于大火。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被国外所欺凌。  

  再健忘、再麻木的人,也不会把兽首拍卖与这一段民族的耻辱史割裂开来,说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与中国人百多年后“洗刷”耻辱行为没有关系。  

  再说一个小品。大家一定还记得2005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功夫》,这个小品是对《卖拐》、《卖车》的“交待”。受尽赵本山愚弄欺骗的范伟“倾家荡产”买下赵本山的拐和车后,大彻大悟地“不当厨师,改防忽悠热线了”。《功夫》中的大部分进程,是赵本山在尽情忽悠范伟,正当观众都以为是《卖拐》、《卖车》的老套结局时,结尾异军突起、峰回路转,是范伟用假红包成功反忽悠了赵本山。  

  在这里说《功夫》这个小品,并非是想把赵本山比作侵略者、比作佳士得的,也不是想把范伟比作蔡铭超。但是,如果你能理解范伟,也就应该能理解蔡铭超。  

  蔡铭超是收藏家,也是拍卖行家高手,深知拍卖行的规则,不会不知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  

  我相信,蔡铭超现在最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声援,就像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更多的有能力、有勇气到国外去“折腾”的人,而不是只会在国内说风凉话的人,更不是热衷窝里斗的“专家”、“精英”。 

  2009年3月4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