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就是力量3--毛泽东在人口控制问题上有错吗?
真实就是力量3--毛泽东在人口控制问题上有错吗?
按:那些反毛者,他们千方百计,那样四面八方勤劳辛苦,找出那些漆黑一团的材料,真是好宝贝!…然而一展览,尽是假的。
《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假材料,是反对毛泽东者的使出的一支毒箭。[那么曾为总书记的胡xx1979年夏天胡说什么:“当年毛主席要是肯听马寅初一句话,中国今天的人口何至于会突破十亿大关啊!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ibrary/mayinchu.htm]
然而,节制生育在全国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马寅初不过是毛泽东的一个同志。
以下事实足以证明毛泽东的发挥人的作用和人口控制的观点是何等正确啊!
1. “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毛泽东对艾奇逊没有一个政府使中国解决吃饭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回答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 )
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国民党在法典里写上了许多土地改革法令,想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法令有的失败了,有的被忽视。国民政府之所以有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中共宣传的内容,一大部分是他们决心解决土地问题的诺言。”
在不明事理的中国人看来,很有点像。人口太多了,饭少了,发生革命。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缘故吗?古今中外有过很多的革命,都是由于人口太多吗?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很多次的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吗?美国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⑴,也是由于人口太多吗?艾奇逊的历史知识等于零,他连美国独立宣言也没有读过。华盛顿杰斐逊⑵们之所以举行反英革命,是因为英国人压迫和剥削美国人,而不是什么美国人口过剩。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为这些封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俄国人所以举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因为俄皇和俄国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俄国至今还是土地多过人口很远的。蒙古土地那么广大,人口那么稀少,照艾奇逊的道理是不能设想会发生革命的,但是却早已发生了⑶。
按照艾奇逊的说法,中国是毫无出路的,人口有了四亿七千五百万,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压力”,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总之是不得了。艾奇逊在这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这个希望他没有说出来,却被许多美国新闻记者经常地透露了出来,这就是所谓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即是说变为美国的殖民地,才有出路。
辛亥革命⑷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呢?是因为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北伐战争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呢?是因为蒋介石背叛革命,投降帝国主义,成了压迫和剥削中国人的反革命首领。
“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吗?西北、华北、东北、华东各个解决了土地问题的老解放区,难道还有如同艾奇逊所说的那种“吃饭问题”存在吗?美国在中国的侦探或所谓观察家是不少的,为什么连这件事也没有探出来呢?上海等处的失业问题即吃饭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酷无情的压迫和剥削的结果。在人民政府下,只消几年工夫,就可以和华北、东北等处一样完全地解决失业即吃饭的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像马尔萨斯⑸者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已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根据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真理,中共中央已命令全国各地的共产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十分困难时,饭匀着吃,房子挤着住。已被裁减而生活无着者,收回成命,给以饭吃。国民党军起义的或被俘的,按此原则,一律收留。凡非首要的反动分子,只要悔罪,亦须给以生活出路。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2. 在1957年3月马寅初发言之前,毛泽东明确指出:“人口非控制不可。” ,“提倡节育,少生一点就好了,要有计划生产。”
在1956年公布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除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注:彭佩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这意味着当时就已经把计划生育的政策扩展到了广大农村地区。
毛泽东在这一段时间(1957年),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1957年1月25日 ,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批示:“人口非控制不可。”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是一条战略方针。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六亿人口。同志们都是负责同志,替国家负责任的。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总要从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我们这个国家这么多人,这一点是世界各国都没有的。它就有这么多人,六亿人口。这里头要提倡节育,少生一点就好了,要有计划生产。我看人类他对自己最不会管理自己,对于工厂的生产,生产布匹,生产桌椅板凳,生产钢铁,他有计划,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是没有计划,就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大笑)这样子搞下去,我看人类要提前火拚的,就是趋于灭亡。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要快接近灭亡了。没有东西吃,加以提倡卫生,卫生工作一做,防疫针一打,娃娃那么多,可不得了,大家都是年高德劭,(大笑)我今天不着重谈节育问题,因为我们邵力子先生他是专门名家!(大笑)他是大学专科毕业的,(笑)他比我高明。还有我们李德全部长,也很注意。这个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设一个生产计划部门好不好?(大笑)或者设个委员会吧,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组织人民团体来提倡,因为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要拨一笔经费,要想办法,要做宣传,这一点现在不多讲,
3. 人口控制,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计划的生产,这一条马寅老讲得很好,今天讲的好哇!我跟他是同志
毛泽东:在1957年3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上的结束语
人口控制在六亿,一个也不多啦?(笑)这是一种假设,就是讲有一个时期,比如讲条件没有具备,无非是粮食、衣服、房子、教育等等,现在每一年生一千多万,你要他不增,很难讲,因为现在是无政府主义嘛,必然王国还没有变自由王国咯!在这方面这个人类完全不自觉,没有想出办法来,我们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应该研究。政府应该设一个部门,那天我讲了,政府应该设一个部门或一个委员会,人民团体可以广泛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想出办法来,人类总而言之要自己控制自己就是了,有的时候使它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停顿一下子,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计划的生产,(笑)这是一种设想。这一条马寅老讲得很好,今天讲的好哇!我跟他是同志,以前他的意见百花齐放没有放出来,准备放就是人家反对,说是不要他讲,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但这个问题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有一些办法。人民会不会有这个要求,还是我们主观的,人民是要求这个东西的,不是每个人要求,而是很多人要求,比如农民要求这个,人口太多了家庭,他要求节育。城市里头农村里头都有这个要求,说没有要求是不适当的。邵先生咯:嘿,你们两个坐在一起了。(笑)
[注:在党的“八大”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提出“卫生部门应该协助有关方面对节育问题适当宣传,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和《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公布之后,马寅初认为党和国家开始重视人口问题,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57年3月1日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就“人口控制”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4. 马寅初受批后,毛泽东说:人口节约,要三年试点宣传,三年推广,四年普及推行,也是十年计划,不然人口达八亿再搞就晚了,初步达到计划生育。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总结时的讲话
( 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 )
人口节约,要三年试点宣传,三年推广,四年普及推行,也是十年计划,不然人口达八亿再搞就晚了,初步达到计划生育。在少数民族地区不要推广,山区人口过少的地方也不推广,也要大鸣大放大辩论一下。我主张中学也加一门节育课,人类在生育上完全无政府主义是不行的,也要有计划生育。
1957年10月13日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这件事也要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注:彭佩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
[有人造谣:毛主席说:可以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
1957年7月9日 ,毛泽东召见邵力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李济深、张治中等党外人士,听取他们对“大跃进”的意见。为遭到批判的马寅初而担忧的邵力子,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他抓住时间向毛泽东进言,希望毛泽东支持节育,毛泽东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以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但又应付了一句:“但对计划生育,仍应实施”。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6/0604_2663_579101.shtml ]
5. 重男轻女。这个风俗要改。
会见斯诺的谈话纪要
(一九七○年 十二月十八日 )
斯:但是现在没有人反对节育了。
毛主席:你这个人受人欺骗哟!农村里的女人,头一个生了是个女孩,就想个男孩子。第二个生了,又是女孩,又想要男孩子。第三个生了,还是女孩,还想要男孩子。
一共生了九个,都是女孩子,年龄也四十五岁了,只好算了。
斯:是啊,但是现在反对节育的人不多了,年轻人不反对了。
毛主席:重男轻女。这个风俗要改。我看你们美国可能也是重男轻女,要有一个时间才能改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