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是什么,辩证法系统思维模型2.0
辩证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哲学系的读了四年也搞不懂什么是辩证法,最多搞了一点逻辑学。真是天大的笑话,搞了四年,辩证法也搞不清楚,那这四年还读它做什么。这也不奇怪,毛主席也说过,中国懂辩证法的本来就不多。从毛主席晚年谈到辩证法的话来看,毛主席是孤独的,他的远见,他的全局性,他对当时中国及世界本质的矛盾的把握,在当时没有几个人能理解。什么是辩证法,毛主席早就说的清清楚楚了,但又有几个人听毛主席的话呢?又有几个人能把毛主席的话当回事呢?请看:“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要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矛盾论》第一段)唯物辩证法就是这些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看问题,才算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了吧,辩证法就是那么的简单,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毛主席早就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辩证法,但真正开悟的人没有几个。
为了使辩证法更清楚明了,为了辩证法的更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了辩证法的普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辩证法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如果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将能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弄清楚,并能把握辩证法的本质。这几个问题是:辩证法与思维的关系;辩证法与物质矛盾属性的关系;矛盾与物质的关系;中国古代辩证法与现代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法与系统思维的关系;辩证法思维系统模型的意义。
1.辩证法与思维的关系。
还是从列宁这句话开始,“就本来意义来讲,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研究,表明就要用脑子,用思维去研究。这个意义上来讲,辩证法就是一种思维工具。“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表明对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变化中的物质世界的研究方法。抓住对象的本质的矛盾,而不是表面的片面的现象。“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要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矛盾论》第一段)唯物辩证法就是这些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看问题,才算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做到这样看问题,是一个好大的系统思维过程,“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也是有一定的固定的且系统性的思维模型。因此,辩证法可以理解为一个系统思维模型,通俗地讲,辩证法就是比逻辑思维更高一级的系统思维——这就是对辩证法通俗的解释。
再看列宁的话:“就本来意义来讲,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不一定要用到辩证法,逻辑思维也可以的,能不能研究到,研究的正确与否是另一回事。如果这样,用普通思维来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那么辩证法独立提出来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列宁的这句话只提出了辩证法的一个普遍属性,而不是本质属性。能将辩证法与普通思维区分的,只有辩证法的系统思维模型的这个属性。
2.辩证法与物质矛盾属性的关系。
对于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物质是什么,社会是什么,生产是什么,自然规律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人类是要弄清楚的,是要回答的。回答这些问题就是用到思维这个工具去研究,思考,探索。辩证法的存在意义就在此。人类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更全面系统地认识这些东西而拿起了辩证法这个工具,并从普遍存在的,绝对的运动变化对立对抗的且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变的物质状态中抽象出“矛盾”这一概念来,并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世界。
所以,“矛盾”是物质普遍存在的状态,辩证法是以物质的这一最普遍的最根本的属性入手,来解释世界,并指导实践。
3.矛盾与物质的关系。
要彻底地,清楚明了地解释辩证法是什么,就必需解释“矛盾”是什么。因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整个物质界是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对立对抗且相依存,相转化的。比如,人,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等,将任何现象或物质抽离出来解释,都是有片面性,局限性,偏离性的。但人类的存在,与人类的实践必需要求人类认识,并解释这些东西。认识并解释这些东西,不可能从全面整体开始,只能在实践中,从局部的,表面的现象开始。最好从最普遍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所以“矛盾”被人类抽象出来了,“矛盾”就是用来解释世界的,为认识服务的,为实践服务的。中国古代的“阴阳”本质上也是一样的,只是相同的物质世界,相同的解释,不同的表达而已。“阴阳”的意义绝不亚于“矛盾”的意义。
4.中国古代辩证法与现代辩证法关系。
对于世界是什么,古代的中国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用“阴阳”来解释世界。将整个物质界是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对立对抗且相依存,相转化的状态抽象出了“阴阳”。“矛盾”可以解释世界,同样“阴阳”也可以。比如,质子与中子是对立,对抗,相依存,相作用的关系可以解释为“矛盾”,也可以解释为“阴阳”。再如,男人与女人,正与负,成与败,地主与农奴等等。
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以周易为集大成,我们常说周易是中国的文化源头是有道理的。我们的先人古代辩证法指导下创造了伟大的中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都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中医最讲究辩证治疗了,中医能将一人,甚至人与自然界,与地球(天人合一)当一个整体,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地看待,抓住病源的材质,辩证治疗,而不是局部地,片面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是符合辩证法的,辩证治疗才是中医的与西医的本质区别,而不是所谓的高科技。辩证治疗是中医的本质属性。中医的辩证治疗方法是在中国古代辩证法指导下开始成形并确立的,《周易》问世,标志中医指导思想的问世,《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的问世,标志用于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建立。至今几千年,中医也绝不逊色于西医,好多西医不能医治的病,或西医治不好的病丢给中医,都能发生奇迹般的效果,至今没有听说过中医治不好的病,只听说过水平不好的中医。可见,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的中医的伟大,也可见辩证法的伟大。
辩证法虽然如此的伟大,但是也经历了一段漫漫长久的淹没时期。辩证法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息息相关,辩证法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人类社会是从非阶级社会——再到阶级社会以——非阶级社会的(目前还不是注流)。辩证法发展也是和人类社会相一至的,从诞生——淹没——重新发现。这是因为阶级社会的统治内在要求实行愚民政策,容不得人民会思考,怕人民会思考,所以,在阶级社会辩证法是受到打压,淹没的,最多只能用来医下病,算算命。
现代社会的辩证法,重新发展于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交叉的变革的前夜。变革的前夜的封建社末期,社会矛盾剧烈,并且人类社会的实践大为丰富。许多思想家,大学者涌现出来,思考世界,并提出见解主张。于黑格尔时成皱形,并在资本主义开始稳定,表现出血一般与残酷无情的剥削与掠夺的唯利是图的资本本性的原始资本主义时期由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并完善。现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经过俄国传播到中国,影响并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现代的辩证法虽然在认识论的工具上优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实践与认识方面大大丰富了,但是在系统性方面,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不逊色于现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国古代的《周易》集理(理论或逻辑),象(图像或状态),数(数学或自然数)三维一身,用任一维都能解释世界。同时《周易》蕴涵的规律是吻合二进制的。这是我们的先人的伟大之处,这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
5.辩证法与系统思维的关系。
前面说过,普通思维也可以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研究的全不全面,正不正确是另一回事。如果只停留在普通思维,那么,辩证法独立提出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系统性思维才是辩证法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只有统思维系性才能区分辩证法与普通思维。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要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要做到这些是一个好大的系统思维,弄清楚毛主席所说的这些问题,有必定有一定固定的思维模型的,这个模型将能帮助我们快速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思维是辩证法的普遍属性,辩证法就是思维的一种;系统思维是辩证法的特殊属性,是辩证法能区分于普通思维的根本属性。
6.辩证法思维模型提出的意义。
以我个人悟辩证法的前后对比,用普通思维分析问题,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现象。比如婚姻地本质是什么,性与爱的关系?婚姻是男女关系?有家庭子女?先恋爱再结婚?再到父母与子女关系?再到老伴关系?等等。用普通的逻辑思维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本质的问题往往抓不到。在私有制以前,男女的关系不是以婚姻的形式存在的。到了母氏社会时,女人都还占主导地位。直到私有制出现以后才有婚姻的,而女人从属于男人,是男人是有绝对的主动权的。男人可以后宫三千,三妻四妾,女人可以买卖。女人相对男人,毫无地位可言。现代社会是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而且男人和女人的地位相对平等。由此可知,经济基础决定婚姻形式,经济基础改变,婚姻形式也相对改变。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后男人要占物质为已所有,也在占女人为已所有,所以私有制是婚姻的起源。从普遍性到特殊性,再反复,从与婚姻相相联的矛盾,从性与受,到恋爱,结婚,家庭,子女,老伴等等,婚姻的男女的矛盾的不同转变阶段等等分析得出:婚姻是一种确认并固定异性的长久关系的一种形式;古代社会的婚姻本质是一种女人处从属男人的不平等的男女关系;现代社会的婚姻是一种基本平等的男女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婚姻形式,经济基础改变,婚姻形式也相对改变。这是一个简单的辩证法应用案例。
要做到毛主度所说那样:“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要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有且必定有一定固定的思维模型的,这个模型将能帮助我们快速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再如好像列宁一样,“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这也是一个系统的,大体相同的,能使我们快速抓住“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的思维方法。这也是有且必定有一定固定的思维模型的,这个模型将能帮助我们快速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所以将这个思维模型进一步完善,系统化,精简化是完全必要的,是辩证法发展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现在可以为辩证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辩证法就是以一定的系统思维模型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参照了列宁,加上了“以一定的系统思维模型”)这就是站在巨人头上的好处。再有就是可以为辩证法作一个通俗的定义,辩证法就是比普通思维更高一级的系统思维。
此思维模型如下:
1.列出矛盾. (此非常重要,如果所有将矛盾都列出来之后,我就更清楚矛盾的阶段,所处的位置,成分,联系,转变规律,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等,是这个思维运转的基础,没有矛盾着的事物,辩证法也就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