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儒(三)
如何看待儒(三)
如何看待儒(二)中说到了批儒的几个误区,第一个是“中庸之道”,第二个是“儒家虚伪”,这是第三个容易被误的地方,经常有人说儒家的等级和等级制度如何如何,我觉得有必要说一说。
3、等级和等级制度
等级和等级制度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中的动物比如狼,比如猴子,它们中间都是有等级的,只是它们没有我们人类那种广泛而深刻的等级也没有人类的那种等级制度。等级和等级制度的产生是社会化(对动物来说是群体化)的结果,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及个体与群体间的各种博弈造成的,因此,等级和等级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有不公平性,狼性,嗜血性,想那些猴子要当首领,不就是要杀死前首领后自己当上首领的吗?但是,等级和等级制度又有其合理性。我们看等级和等级制度,要看到其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其不公平性。不看到它的合理性,不看到它的不公平性,一味的取消或维护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人类社会中的等级到处都是,工资分三六九等,职业级别也是非常之多,各种各样的职称职务,都是有等级的。县团级的用什么车,什么待遇,省军级的用什么车,什么待遇,中央的部级的等等,还有什么样的人可以配秘书,可以配几个秘书不一而足。可以这么说,小到一个家庭内部,大到整个地球,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等级,就有等级制度。那种否定等级否定等级制度本身,是一种不看现实的空想。美国总统有“空军1号”,普通美国人有吗?我们的官员可以“小车随意跑,吃喝一张票”,我们普通老百姓有吗?有的人并不是不知道等级和等级制度,他们批判等级和相关制度本身是一种阴谋,但我们不能不明白这些道理。因此,等级和等级制度不是什么罪恶,也不是什么错,问题的实质在于,具体的等级和等级制度是不是合理?下位和上位的流动,等级间的流动以及等级间的差别是不是“公开、公平、公正”?封建社会“皇帝生皇帝”是不公平的,那么现在“官员生官员,不足的官员花钱买”公平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封建社会的官员选取比我们现在还公平些。封建社会一个人要官是要考的,那种考法也不是我们现在的考官,就那种考官的公平性而言,远超我们现在考官的公平性,我们是怎么来的?近几年也要考了,又是怎么考的?我并不是说封建社会选取官员没有问题,就公平性而言,我们已经倒退了。
儒家是讲等级和等级制度的。但儒家讲等级,更讲正名,是把等级和职责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些人批判儒家讲等级和等级制度,但他们就是避而不谈和等级相关的职责、责任。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他们批孔批儒是一种阴谋的原因。因为抹杀了等级区别,就抹杀了责任。如果他们是真的是反对等级,不要等级的话,那为什么不取消自己的等级?他们批判等级是假,逃避责任是真。“这是集体决定的”“大家负责”,实际上是没有人负责。这样的事我们见得少了?
实际上,对等级和等级制度的批判,应该是批判具体的等级和具体的等级制度的是不是公正,是不是合理,是批判具体的等级责任和等级特权是不是公正,是不是合理。老百姓不是被等级和等级制度压迫,而是被不合理不公正的等级和等级制度压迫。“你可以不认同,但要参加,参加了才可以从可以从政,才可以升官”,人的信仰固然重要,但把这个上升到和做官(做官才会发财,才有特权),而且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不是一种新的不合理的等级和等级制度?我们不相信只有基督徒才可以做数学家,做数学教研室主任?也不相信只有道教徒才可以做物理学家?同样的,我们也不相信只有有那种信仰的人才可以为民做事,才可以做官。那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的,那个说自己“永不翻案”的,可以说是杰出代表了吧,一个是曾经的二号,一个是后二十几年里事实上的一号,想想就知道,人要做到诚实有多难。中国的老百姓也太善良了,也太容易被欺骗了,有时候善良得的让人心痛,特别是征地拆迁的时候,地方官员和开发商实际上是抢夺他们的财产,他们还天真认为,是为了什么经济发展,是为了他的子孙后代可以过上好日子,还宁受委屈支持“国家建设”呢。他们天真的认为会有人让他们自己当家作主的,作主也不过是被别人代表了。那一层层的等级,那个形同摆设的“会”,不就是学习塔尖上的几个人讲话的场所吗?有几个时候是自己做主的?当主人的财产被卖光的时候,当主人的生存资料被剥夺的时候,他们则是在学习如何“保驾护航”;当下岗工人想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他们制定了不受理的法律。当老百姓对腐败深恶痛绝的时候,他们出台了“非暴力犯罪不判死刑”的法律。老百姓忘记了?我们忘记了?如果说封建社会的等级是“吃人”的礼教,那现在的等级何曾不是?百姓苦,百姓苦,百姓真正苦!
与其反对什么等级,反对什么等级制度这些虚的,还不如负起责任,什么等级的人做好什么等级的事,实实在在的,老百姓花几个钱养几个大爷也认了,不要欺骗我们吧,糊弄我们吧!一年九千亿的“三公”花费,差不多老百姓每个家庭二千多元,心有比这更黑的吗?
我们讲等级,一方面要讲等级的公平合理性,另一方面更要讲责任,不讲责任只讲特权的等级是无耻的。作为父母,就是要挣钱养家糊口,就是要养育子女。否则就不配为人父,为人母。儿女叫你一声“爸爸”,叫你一声“妈妈”不是随便叫的,这里面包含着你的地位,你的责任。
中国古代通常老百姓为“子民”,称官员为“父母”,这种说法比号称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儿子”实在,哪有仆人卖掉主人的东西还说主人愚昧的,又哪有主人在仆人在面前哭爹娘,而仆人只要说自己代表主人就行了的?而那号称“人民儿子”的勾结外敌强暴自己祖国母亲,他们自称是公仆,实际上是恶仆,自称是人民的儿子,实际上是不孝子。
好多老百姓听到官员们自称自己是“公仆”,是“儿子”,心里着实高兴,其实是上当了,父母保护子女是一种天性,是一种责任,反过来要子女这样,难啊。特别是“公仆”们批判孝文化的今天,父母们会是怎样的结局,不用想都知道。所以就有了,外国人在中国坐火车,“儿子”们会临时停车,并派也专车接送,而“父母”在车上病了多停一分钟也不行的怪事。所以也就会有宁愿拿钱去美国“赌博”输掉,也不愿多给一点父母的怪事,而这种事现在是见怪不怪了。新“三座大山”怎么形成的?不就是输掉的钱太多吗?不就是儿子们不愿意负担父母吗,逃避责任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思想告诉我们,当政者就是要负起当政的责任,而当政的责任就是保护和保障子民的生活,保护子民不被外人欺负。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君不君”,“君不君”的结果就是“臣不臣”,就该革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下课”,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