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茅于轼炮打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

火烧 2009-02-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评析茅于轼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的质疑,探讨土地红线政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取消耕地控制可能带来的粮食危机及经济影响。

评茅于轼炮打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

探险勇者

  茅先生的文章,题目是粮食安全问题,全文应该是围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提出对策,他的对策是什么呢,“不用划红线,用钱买”。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吗?。所谓粮食安全,即是粮食生产和供应的保证。用什么来保证?党中央的对策是保留18亿亩耕地。其他的对策,如何进一步提高抗灾害能力,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等等。这样的思路,可以写出一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茅先生如果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知识和责任为党中央献计献策,提供行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或者以科学理论来进行争鸣,来纠正党中央的错误决策,当然是可以!让我们分析一下,茅文所表述的主张科学吗?对党中央的炮打对吗?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世界当代的科学发展理论。1987年开始,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摆到国际社会的日程上来。从内容上讲,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发展与资源、发展与人口、发展与生态以及人类的永久生存与发展;从原则上讲,是公平、自由、人权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不仅满足于当代,还要满足于下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土地、水、农业资料、生态与环境等。没有土地,农业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土地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物质要素。国家对土地的严格控制,保证18亿亩土地规模,以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中国人民的需要,还要考虑将来我国人口高峰的需要。18亿亩是不够的。第一,按照国际标准,人均400公斤粮食是必须的(包括粮食转化的肉,水产品,牛奶等),预计我国人口发展峰值为18亿,粮食总需要量为7.2亿吨。我国2008年18.6亿亩的耕地生产的粮食总量是5.285亿吨,按14亿人口计,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供应水平。18亿人口的粮食缺口是近1.92亿吨。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粮食更多。第三,自然灾害要按照百年一遇计,粮食产量减半。产生巨大的粮食缺口只能依靠国家储备。由此可见,18亿亩耕地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再减少耕地。

  世界粮食产量并不丰富,很多人民在挨饿。世界无法供养我国14亿人口,我们只能靠自力更生。那么按照茅先生的意见,实施土地规模不控制政策即取消控制红线,将会发生怎样的的情况?由于土地的工业,商业用途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农业的经济效益,比如,上海南汇的一亩土地可卖一百万元以上,而种粮食的年收入不到一千元,(还要投入一年的劳动)按照比较利益原理,农民很快把土地卖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终止。假使少卖点土地,随着耕地的减少,中国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要量上升,引起中国和世界粮食供不应求,必然拉动中国和世界粮食价格,从而引发世界性通货膨胀,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后果。08年下半年,世界稻米价格达到2美圆/公斤,我国政府紧急关闭稻米出口,才避免国内稻米价格飙升而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茅先生的“用钱买粮食的安全理论”实质上一点不安全,不科学。党中央对土地规模的控制是有坚实的科学依据。茅先生兜售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反对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否定党中央作出的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正确决策,从而否定党中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动摇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已经吃了新自由主义的很多亏,不能再上当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