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听不得百姓哭声,现在官员就听得?

火烧 2009-02-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对百姓哭声的敏感,反思当代官员是否具备同理心。结合贫民窟与下岗职工困境,引述儒家思想,质疑部分官员缺乏恻隐之心,引发公众对社会公平与人性关怀的思考。

毛泽东听不得百姓哭声,现在官员就听得?   

    中国江西新闻网载文说: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斗争性的伟大革命家,而且也是胸怀博大、富有感情的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毛泽东作为一位多情善感的质朴常人,他的坚硬如钢的意志和他的善良柔和的心地都是一样鲜明,一样强烈。因而导致毛泽东有“五不怕”的革命大无畏的精神,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有三怕:一怕泪;二怕血;三怕喊饶命。
  说到毛泽东“怕泪”,他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也忍不住要掉泪……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举不胜举,本文就不一一抄录了。鲁迅先生在诗中说:“无情未必真豪杰。”这说明即使是英雄豪杰,也有于心不忍的时候。彻底铁石心肠的“英雄”是不受百姓爱戴的,不管他建立了多么宏伟的功绩。
  2008年11月24日载于南方网南方论坛、署名“库爽生”的文章提到了“隐藏在城市表面的繁华背后,被社会完全遗忘的大量的城市‘贫民窟’”。
    文章说:我说的“贫民窟”,并不是一个法定的名称,而是指原国企职工的生活区。国企正常发展的时候,这些生活区都是洋溢着欢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花园式的职工住宅小区。后来,地方国企纷纷被私有化浪潮摧毁,这些企业核心优良资产被廉价卖掉,得到国企资产的新业主,一般会高价卖掉位于城区或城区边缘的土地使用权,另行在远郊低价购置土地使用权建设生产基地。遗留下来的原国企失业职工,这些真正一无所有的穷人,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萧条冷落的原小区里,他们成天叹息着为基本的温饱而愁眉苦脸。
    失业职工的劳动权利被残酷无情地剥夺了,他们有能力自立自强的大好时光都献给了国企建设,现在他们的体力不再强健,已经没有竞争能力了。绝大多数下岗失业职工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赤贫,经济收入归零。在他们经济收入归零的同时,各种必需的开支却有增无减:孩子上学、家人就医、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物价大幅上涨,特别是每年还要上交几千元的社保金。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种何等艰难的困境,他们面对的是一种怎样严峻的命运的挑战!
     当然也有“再就业”的。他们可以到改制后的私有企业上班,待遇是:工资骤降;劳动时间大幅度延长,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完全没有人格尊严,像狗一样被使唤,随时被训斥辱骂,如果还像原来在国企那样加以申辩,就得卷铺盖走人,毫无通融余地。……
  面对这些情况,当代的官员不知是否会“落泪”?如果有哭声,官员们是否“听得”?
  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重新重视起来。对孔子的思想也给予新的评价。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对照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某些官员,某些精英,某些“成功人士”,他们已经达到“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的程度,是否“非人也”,留待公众评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