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权力与学术
金钱、权力与学术
当今学者,恐怕最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金钱、权力和学术这六个字了。然而,不幸的是,当今中国的学术实实在在地被夹在了金钱他权力的中间。并且,这种现象似乎正在不断恶化!
从人性方面说,追逐金钱和权力与吃饭穿衣一样,乃人之本性。但是,问题在于,人们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获得金钱和权力的?就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还是用歪门邪道的手段?
就我们这个学术界来看,当今中国社会,就有那么一些科学研究工作者不愿意通过正常的方式猎取金钱和权力,而是不择手段地利用“学术研究”窃取金钱和权力,并大行其道。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会知道,在当今中国学术界,有些“学者”根本就不是真正在做学问,而是在做“做学问”的学问。在这些“学者”们看来,学术研究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科学探索!这些“学者”们“做学问”的目的不是想在学术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取得多大的造诣,更不想通过追求所谓的成就专心地研究问题而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他们本身太看重人生的享乐1,他们在金钱社会里太不甘忍受做学问的寂寞之苦2,他们太不具备做学问的基本人格3和智力4。显然,目前,正在中国学术界实施着学术专制统治和教育专制统治的这些所谓学者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学者,而是地地道道的学术投机商-他们是商人,而且是投机倒把的商人。或者,说得再直接点,他们简直就是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犯罪!而且是犯比拦路抢劫大千万倍的弥天大罪!
那么,当今中国的学术投机商们是怎样做他们的学问的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他们“做学问的学问” 5的一般方式吧:
第一步、“做文凭的学问” 6:根据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倾向尤其是中国政府中的那些具有强烈的西方主义7意识形态之要求,他们会投其所好地选择他们包装自己的最佳方式:洋人化。洋人化的方法就是到洋人那里接受一次洗脑并接受洋人授的学位(博士学位自然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没有投靠洋人的机会,那就在国内搞一个土博士文凭,最好是投靠一个在政府有一定势力又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两栖土博导8。这样,就可以利用中国政府官员高学历化政策而为下一步的飞黄腾达奠定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步、“做权力和金钱的学问”9: 有了高学位就意味着有了骗取学术地位、金钱和权力的基础。在教育部教学评估制度激励下,全国各大学都用巨资、职称和官职贿赂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到学校就业,而这些博士们进入大学后很快就可以得到学校给的一笔以“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为名的巨额资金、教授职称和官位-这实际上就是学校用巨额资金进行的金钱贿赂、职称贿赂和官职贿赂,是地地道道的犯罪!可是,这些学术投机商们接受了中国大学校长们为沽名钓誉而用纳税人和学生家长们交的钱、职称和官职的贿赂后,又有谁会制止这种犯罪行为呢?
学术投机商们做权力和金钱的学问的方法问题通过“做职称的学问” 10和“做文章的学问” 11来实现的。
学术投机商们“做职称的学问”就是通过劳动付出的最小化途径来实现职称的最大化,上述通过搞洋博士来直接搞教授职称的方法当然是比较便捷的。但是,这种方法是要先搞到博士学位,还是没有做到付出的最小化。因此,学术投机商们“做职称的学问”的方法最妙不可言的还是通过贿赂先弄到一个官或直接用钱买几篇“学术论文”,再对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学霸们进行贿赂,这样搞职称的方法,哪怕是个白痴也可以当上看起来可以代表中国一流学术水平的教授职称(中国就是用这种方法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垃圾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副院长王锐的方法算是职称最小化之最了:该院长用假洋博士文凭骗到了教授、副院长和大量金钱,东窗事发之后,博士是没有得到学校的继续承认了,但教授职称还保留着,谁给他取消呢?给他们评定职称的机构至今没有任何表态。这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荒唐的学术闹剧和教育闹剧了!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事情在中国的大学里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这些骗子们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而且还在大学里飞黄腾达!
然而,学术投机商们“做文章的学问”之法也是荒唐得令人发指的!学术论文本来应该是真实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表述形式,学术评价的对象不是评价论文本身,而应该是评价论文中的科研成果。但是,在当今中国学术论文成为一种工具(获得权力、金钱和地位的工具)和商品(可以公开买卖)。因此,学术投机商们做文章的学问的方法可以叫枪手抄、写,也可以自己剽窃,或者干脆就直接向别人买12。当学术投机商们得到了教授职称和官员之后,他们就自然地成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确定谁当导师就是他们的权力),成为学校的学术权威和学霸,甚至成为全国学术界的权威和学霸。剩下的事情就是每年浪费纳税人的钱去制造一大堆的学术垃圾,然而再用这些学术垃圾去骗纳税人的钱(学校发的资金)。这些学术垃圾的“生产”方法,就是叫他们的硕士生或博士生铺天盖地地剽窃的-茅于轼的那篇著名的充当美国粮食大亨炮手的、攻击中国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卖国主义“论文”就是这种方法最臭名昭著的代表!
第三步、“做享乐的学问”:混在知识分子圈子里的学术投机商与黑社会领域里的盗骗痞子们的德性和享乐方式虽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两样。但是,他们做享乐的学问的结果是,他们会在如何享乐才能实现享乐最大化上绞尽脑汁。因此,他们不但会想方设法地把自己装扮成让不知情的学生们崇拜至极的学者,而且不要用尽所有的官场下流手段获得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从国家和从资本家那时骗钱也是他们最厚颜无耻的惯用伎俩。他们不但要享受人间一切吃喝玩乐的安逸,而且还要装出正人君子的样子叫国人甚至历史尊敬!他们希望他们的丰功伟绩要名垂青史,而不是人民将他们罄竹难书的罪行载入史册。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敞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然而,中国当今学术研究的现实则是,那些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只是为那些畏劳苦的学术投机商们铺平了享受金钱欲、权力欲、物质欲和一切人间乐事的大道,真正的学术研究者的成果经常被学术投机商所窃取,真正的学术研究者也一般性地被学术投机商们打击、压制和利用,而投机取巧的学术大盗们则敞在探索者们的身上坐享其成。
目前,在为金钱和权力而为的学术中,中国的学术投机商们不但能够小人得志,而且还那么地肆无忌惮!
人间道义和社会正义为什么离我们就那么地遥远?!
注释:
1、茅于轼就公然恬不知耻地宣告“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这种极端利己主义和极端享乐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糟糕!而这种人竟然还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2、在这一点上,因逃税和卖假古董而被美国政府通辑却在中国大陆通过呼喊洋教条口号骗钱的张五常肯定是他们最好的表率,而利用北京大学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与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中的大资本家们经常混在一起、为中国的私有化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的张维迎以及利用自己在中国政府中的影响极力推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厉以宁和吴敬琏(他们三个竟然还是“教授”!)恐怕是他们效仿的最好的榜样。
3、茅于轼就是一个公开宣称他们所推行的所谓市场化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他的前五十年他从来不说自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否则,在毛泽东时代肯定就会受到应有的批判。可见,资本主义也并不是茅于轼内心中的坚定信仰,更不是他学术研究的结论,而是因为利益促进他成为一个和平演变的工具。否则,如果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自己的信仰和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肯定应该自始至终地坚持。不守晚节的茅于轼还在八十岁高龄恬不知耻地宣扬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人生观-这根本就不象一个中华民族那种本应有的长者的成熟、不惑或随心所欲(孔子语)和智慧!并公开卖国求荣-就这样一种品质的人为什么还能够在中国经济学家的队伍里受到那么多的“经济学家”和新闻工作者追捧?中央电视台让茅于轼、厉以宁和吴敬琏之流不断出来做秀又说明了什么?这也足见中国社会中垄断了意识形态和话语霸权的那些经济学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人格是多么令人不齿!
厉以宁也公然宣称为了实现让权贵们抢劫公有资产的需要,为了让他们享受生活,必须以三千万工人的失业为代价,公然毫无廉耻之心地宣称只有保持失业大军才能让他们享乐!这样残暴如商纣、恶毒似董贼者竟然还是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大学的教授!足见其人其品对中国年青一代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可怕!想知道,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中国智商最高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被他们改造成了坏人,那么,我们宁愿不要办大学了!
4、他们用以鼓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竞争的洋教条就是连科斯自己都不承认的、被他们奉若神明的所谓“科斯定理”,本身就有极强烈的崇洋媚外倾向的中国人中的那些初涉经济学理论的学生们会因为他们懂得“科斯定理”而倍加崇拜-这无疑又是对一代一代的年青人的严重误导!当然,当“科斯定理”被他们放进考卷的时候,学生们也只有死记硬背都要把这个似是而非的“定理”铭记在心-这就是当今中国统治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学霸们给年青人洗脑的方法和对中国社会实施学术专制和教育专制的暴力方法!
5、“做学问的学问”就是学术投机商们挖空心思地寻找如何通过最省力的方法获得学术权力(学科带着人、基金审批人、职称、官职等)、金钱和学术名誉。
6、“做文凭的学问”就是学术投机商们想方设法地以最小的代价(少读书甚至不读书,买文凭也要少花钱)获得最高的学位(近年来,博士后也都成了获取利益的“文凭”了)。
7、西方主义的主要行为特征就是西方崇拜,主要表现为美国主义。而美国主义的主要行为特征则是美国崇拜。糟糕的是,西方主义者在对待西方文明问题上基本上是弃其精华而用其糟粕的。例如,美国社会制度中比较好的是政治制度,比较坏的是经济制度,而美国主义者却极力将美国的经济制度引入中国。在美国的经济制度中,比较好的是企业的激励制度,比较坏的是企业的私有制,而美国主义者却将美国的私有制引进到中国。
8、他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博导,所以是土博导。他们既是学者,又是官员,所以是两栖博导。
9、“做权力和金钱的学问”就是绞尽脑汁地研究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权力和金钱问题。
10、“做职称的学问”就是研究怎样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得越来越高的职称的方法。
11、“做文章的学问”就是研究怎样以最小的甚至是不出力不出钱的方式来尽可能多地尽可能高档次地获得“学术研究成果”。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要求,发表的文章越“高档”(他们会制定一系列的对报刊杂志进行不同档次的分类,非常可知!)就说明他们取得了越大的科研成果!
12、奇怪的是,网络上那么多公开出售论文的网站竟然还没有人管-公安、检查院、教育部都应该是“主管部门”,然而,有谁来管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