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的道路不是唯一的
我相信,如果听到我说“道路不是唯一的”话,那么毛这位人类历史的第一巨人就一定会对我表示赞许。他老人家当初就不信“城市革命”是唯一的道路,他老人家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
道路不是唯一的,自然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也不可能是唯一的。事实上,站到哲学的更高层次,你就会发现,血雨腥风的暴力革命的道路其实根本就不是一条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的道路。站在哲学的更高层次,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目标糟糕的道路”。
(糟糕的道路是不好的道路但并不是错误的道路。对于“糟糕的道路”这个说法的准确的含义,我相信没有东方文化底蕴的西方人会很难把握。西方人的简单的二元思维可能会让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两种情况即好的和坏的,然后好的就是对的,不好的就是坏的,而坏的就是错的,所以他们会认为不好的就是错的,不好可是又不错的说法可能会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
为什么马克思没有能给我们塑造出一条阳光大道?个人认为这是因为马克思的哲学层次不够,马克思的哲学尚处在“二”的层次,马克思没有也或许是没有办法从中国的道家哲学中汲取营养从而把自己的哲学提升到“一”的领域。
“二”就是二元对立,在“二”的层次上,对立是你死我活的,是不能共存的。《共产党宣言》的结尾部分是这样的:“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然而在“一”的领域里,对立的就是互补的,是能够共存的。我们可以看太极图,在太极图中,阴和阳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元”就被统一到了同一个层面之上。对立的能够共存,这在“二”的意识中是不可思议的。对立的不可能共存,这可能就是马克思暴力革命道路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我支持。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力量,没有联合就没有力量。但是,我认为,联合起来的力量应该是用来和对立方作斗争的,而不是用来消灭对立方的。真理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我认为马克思的“二元对立”意识在客观上造成了“缴枪还杀”的后果。试问,如果缴枪还杀的话,有谁会缴枪呢?换上你,你会缴枪吗?这个“缴枪还杀”可能就是资本主义如此仇视共产主义的根本原因。
而从毛的“阶级斗争天天讲”和“不向海外派一兵一卒”中我们似乎可以发现既有对立又有共存。讲阶级斗争就是告诉自己还有对立方不能忘了发展自己的力量,显然,如果没有自己的力量,那不仅不可能和对立方作斗争,而且很容易被对立方“吃掉”;而不向海外派兵则明确地告诉对立方我们的力量不是用来消灭你们的,这会让对立方不那么担惊受怕。我认为,毛这种“对立共存”应该是我们的大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
道路不是唯一的,那么有没有比暴力革命更好的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呢?理论上有事实上也有。事实上我已经发现了一条。
“二”在进入到“一”的领域之前绝对不可能和“一”有同样的眼光,就如还在半山腰的人在登上山顶之前绝对不可能看到已经登上山顶的人看到的风景。当然半山腰的人通常也不会认同山顶的人描绘的风景,毕竟那是他没看到过的风景。基于此对大家还没看到的风景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亦步亦趋邯郸学步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唯有独辟蹊径别出心裁方能迎头赶上甚至大幅超越。
江山又红
附:
很多人“以己不能而推及天下不能”,比如马歇尔,他以为自己不能解决计划的问题所以全天下都不可能解决计划的问题。真的是这样吗?一个人自己不能生小孩是不是全天下的人都不能生小孩呢?常识告诉我们,只要是女人通常都能生。事实上,当你进入的“一”的领域,你会发现,市场和计划是完全可以象阴和阳一样在同一个层面上被统一起来。马歇尔,愚蠢且自大。
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人“以人能而推及天下能”。这些人是看戏的矮子。矮子看戏,他人说好自己跟着起哄,其实矮子什么也没看到。看戏的最大的矮子是凳,这是因为人家都是坐在凳子上看戏的,所以凳只能在人家的屁股底下。都没有人家的屁股高怎么可能看得到嘛,但是凳却在别人的屁股底下捏着鼻子更大声得叫好。不能不叫好,不叫好会被人家注意到自己的矮。唉,双料侏儒,既是身体的又是精神的侏儒。
向全民发放消费券可以拯救经济危机吗?全民发放消费券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全民发消费券充其量只能苟延残喘而已。发现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在鼓吹这个办法,鄙视。早知诺奖的政治倾向,如今又发现诺奖的业务水平,如此诺奖不要也罢。
马克思把经济分成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用“一分二”的理念,我认为经济可以“一分二”为生产和消费。具体考察当前的经济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消费其实是由分配决定的,所以当前的消费问题可以归结为分配问题,(流通严格意义上属于交通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所以当前的经济危机的问题就是生产问题和分配问题。生产问题具体表现为“生产无序”的问题,而分配问题具体表现为“分配悬殊”的问题。
我认为能够生生不息的是循环,能够向前发展的是螺旋,所以只有构建生产和消费形成螺旋循环的经济模式才是经济危机的根本的解决办法。如何构建“螺旋循环”的经济模式,那就需要进入哲学“一”的领域,把“市场”和“计划”这“二元”统一到同一个层面上来。不要再说对立的不能共存了,我已经把“市场”和“计划”统一起来了。
资源存在极限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能够穷尽整个宇宙吗?请问大家,你能够穷尽整个宇宙吗?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有限的人生在逻辑上绝不可能穷尽无限的宇宙,所以任意一个人他对宇宙的认识永远都只能是盲人摸象井蛙观天的认识。井蛙的确是看到了天,但是他看到了天的多少呢?所以如果谁说资源存在极限的话,那我想问他,你看到资源的全部了吗?你看到了全部的资源吗?如果你没有看到资源的全部又没有看到全部的资源,那么你凭什么这么说呢?
实践是唯一的标准吗?“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在逻辑上绝对成立,但在实践中绝不成立。在实践中日取其半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所以在日取其半的过程中,你会碰到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而没有办法“取其半”的问题。目前最小的粒子是夸克,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切分”夸克的办法。这也就是说目前没有办法对夸克“取其半”。这是个实践不能但逻辑能的问题。
我认为,坚持实践的唯一性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坚持实践的唯一性就是把“实践”和“逻辑”这“二元”以“非此即彼”的方式进行“对立”。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就像我是一个中国人,但我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一样。
金融崩盘会导致经济崩盘吗?金融是鱼,岸上之鱼;经济是渔,捕鱼之渔。只要有捕鱼之渔,那么就算是岸上之鱼完全化为乌有,我们都不会遭受灭顶之灾,因为我们有“渔”,我们有“捕鱼之渔”,所以我们可以“以渔生鱼”。
农村的出路是合作社吗?合作社集体的力量的确比家庭个人的力量强大得多,但再强大也强大不过当初的乡镇企业吧。当初的乡镇企业曾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现在那些乡镇企业怎么样了呢?退100步说,就算合作社成功了,农民有力量了,农产品的价格也大幅度地提高了。那么请问,到时你准备让工人如何面对农产品如此高的价格?“还让不让人家活呢?”农民有出路但是工人没有活路,你说农民和工人会不会因此而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呢?所以,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考虑农村问题,那么一切药方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蹩脚药方。治标不治本的药方那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农村的出路不是合作社也不是城镇化,农村的出路是城市化。农村的出路我有一揽子的通盘考虑的解决方案,这里我就不给大家描绘“风景”了。
学鲁还是毛?我相信,如果没有毛的欣赏,那么呐喊的鲁迅早已经被世人所遗忘。我也相信,秀才造反,1万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