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社会并不遥远
文章探讨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可实现,分析两种对立观点,强调物质丰富与思想觉悟的重要性,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路径。
|
|
一、两种基本观点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总会更新人的头脑,刷新社会意识,带来社会变革。经典的马列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曾给人类带来无尽的惊喜和奋不顾身的追求乃至巨大的社会变革,在经受一百多年的风雨之后,终于从被人们地追捧状态又回到了被冷静审视的地位。早在共产主义理论延生之初,就有人批评它是乌托邦(空想),当时用庸俗、狭隘和没有远见回敬批评者,直到如今这种观念还根深蒂固。后来社会产生两种颇为流行的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条件是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其高尚;一种观点是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理由是社会物质产品只能相对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也不可能达到那种高度。第一种观点源于经典马列主义的理论,第二种观点正是来源于这种批评。 回顾共产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发现私有制也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并且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替,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由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科学结论。并且预言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三大原则,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列宁发展了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的理论,提出并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斯大林和毛泽东各自结合本国国情建立公有制社会,至此,共产主义的理论得到了初步验证。后来的社会实践又使人们陷入了困惑。
二、一个被忽视的社会现象 反思经典共产主义理论,由于历史的局限还不够完善,后人盲目的信仰使一个本来科学但不完善的理论挂上一点唯心主义的宗教味道,因为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必竞属于意识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不能成为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可靠依据。虽然还加了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但这个条件很不具体,顶多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这个理论的预言不能不令人生疑,又何况还有社会实践的基础(东欧社会主义纷纷落马)呢。什么条件才能成为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充分条件?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传统家庭的分化所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结构:儿童不再属于个体的家庭,由社会的专门机构来抚养和教育;老年人也不再是个体家庭的负担,也由社会的专门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中青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和工作,婚姻只是两性关系的一种规则,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一种社会责认,家庭财产失去了意义,按需分配是按社会群体的需要分配,并非按人的主观需要分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实现了客观上的平等,受这种社会结构内部机制的制约不可能再产生阶级分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通往高级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这种美好的蓝图似乎是一百多年前就已经产生的空想,但是只要我们重新拿起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哲学武器,认识到传统的家庭形式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分析家庭演化,就不难发现传统家庭形式分化形成这种新的社会结构是历史的必然。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国家的产生》一书中深刻的论述了婚姻家庭产生的过程,并由此发现了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根源。如果恩格斯略微改变一下思路,进一步去探讨在未来的社会家庭形式的演化及其对社会形态的影响,也必然会发现公有制条件下通往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伟大导师没有按着这样的思路思考,主要原因是如何让人民认清私有制,从而认识到私有制和国家必然会灭亡,公有制必然会实现,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在公有制已经实现的条件下促进传统家庭形式的分化则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经典的共产主义理论曾提出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那么生产力应发达到什么程度?今天也可作出比较满意的回答,也就是当生产力发达到足以促使家庭分化形成新的社会结构时,也就是迎接共产主义到来的时刻。中国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社会三大需要(社会平等的需要、社会分工的需要和婚姻自由的需要)正在促使传统的家庭形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局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形成共产主义社会结构的物质条件。只要人们改变传统的家庭观念,一种新型的社会很快就会产生。因此,家庭演化的社会作用已经到了不可再忽视的时候。 三、科学的态度 虽然家庭的演化可形成新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但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既不能忽视家庭演化的作用,也不能片面强调它的作用。忽视家庭演化的作用,会使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出现困惑,以致迷失方向;不顾生产力的条件和政治制度对家庭的演响,片面强调家庭的演化作用,人为的硬性的去改变家庭形式,会超越大众的心理承受力,技术上也会与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不但不会促进社会进步,反而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影响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日到来。无论在什么社会,发展生产力都是正确的,但必须不失时机地促进传统家庭形式的演化,才能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走近高级共产主义社会。
|
------------------------------------------- 让更多的人知道 高级共产主义社会怎样实现 |
2005-12-31 2:1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