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回眸——前度刘郎小传
二十年回眸
——前度刘郎小传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世上已经过了二十年。荀子说“日三省吾身”,这虽说不能算是反省,但是也算是一种回顾吧,也能算作是自己的一篇小小的传记。等到被人大概看完这篇文章,知道我是何许人也,知道我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能把这些情况了解个大概。这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回眸过去则是为了更好的窥视现在与将来。唐太宗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于个人也是适用的。
本人性刘,名世杰,字艾云,网名为前度刘郎。我妈告诉我我的名字是那个自称汉语言文学毕业的老爸想出来的,这名字我自己不喜欢,改名字又挺麻烦,也就凑合着用了。字是我自己在初中给自己加上去的,没啥特殊的含义。网名是我高中的时候定下来的,由于本人比较喜欢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骨气,本人也是姓刘,于是就从他的诗里偷了四个字出来了。1988年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据说三四岁的时候经常感冒发烧,手背布满了针头。大概在四岁多的时候,爷爷就把我带到了广州,随后没多久爸妈也过来了,一家人就在广州定下来了。
刚来广州的时候爸妈还没来,于是就住在叔叔家。那个时候叔叔也挺穷的,至少不能算是富裕的那种。这么小就跟爸妈分开,那种感觉是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的。叔叔对我是好的,但是他的脾气注定了他并不是一个体贴的人。而那个时候我奶奶变担任起我爸妈的角色,对我关怀备至。早上煎的荷包蛋会帮我煎两个,叫我先吃完或者藏在面下面。那时候牙齿不好,奶奶带我去看牙医,据说当时的我很懒不愿意走路,而奶奶就背着我过去,也背着我回家。可以说,在我最需要爸妈的时候,是奶奶给了我爸妈的感觉。这种感觉到现在仍然时时挥之不去,一想到便心酸欲泪。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就跟爸妈住在一起了。叔叔也开了一个制衣厂,我爸妈就在厂里打工。工厂就建在一间小学里面,而我就近的就进去这件小学读书了。在这儿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除了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之外,印象中就只有爸妈的教训了。据说小学的时候经常不做作业,喜欢玩,所以成绩不好,于是经常会被爸妈教训。印象中记得有一次妈妈还关起房门来叫我跪下用藤条抽我。当时只有哭的份,一点儿都不敢顶嘴。现在看来,小学生不喜欢玩就不正常了,成绩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学而已。但是当时一直到现在爸妈总是不停地叫我好好读书,或许是叔叔通过读书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刺激了他们吧。在我印象中,他们似乎没有教给我一点儿关于如何做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五年级之后叔叔帮忙转到了一间比较好的学校。由于这间学校离叔叔家比较进,于是又住进了叔叔家。大概住了两年时间,突然的爸妈跟我说我们也有自己的房子了,之前我们就住在厂里的平房里,上面还是那种用砖铺上的,一打风就摇摆。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不知道有多兴奋,那个时候总想着,终于刮风的时候不用怕头顶了。后来才知道这房子是叔叔出钱帮忙买的,跟我叔叔家里住的就是同一个小区。凭我爸妈那点儿工资,恐怕是做到死都买不了这样的房子的。做老板跟做工人的区别也就在这儿。
初中的时候可以说是我印象比较清晰的一段时期。在我看来,那段时期由于知识上的增多,对一些事情都有了比较自己的看法,乃至于出现了对现实极端不满的情绪。看到一点儿事情就说这说那的,有一点儿傲气的感觉,对一些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说回去跟老师争论。令我至今都不懂的是,当年不管是老师还是爸妈都说我骄傲,问题是,我只不过是对他们的意见提出不同的意见而已,最后还是会听他们的。骄傲的定义是什么至今也没能弄清楚。或许他们是认为他们是长辈,有着不可质疑的权利吧。
初中这段时期是令我很郁闷的。成绩总是在班上中下水平,一直上不去。特别是数学,上课也听了,习题也做了,也会做,但是一考试成绩就上不去,这点不仅我,连老师也弄不清楚。其他的理科也是如此。最后中考七百五十分的总分,我才开了三百五十多,连一般都没拿到。怎么说高考也拿了五百分,还是带着没有更加努力复习的遗憾考出来的。相比之下,初中的我算是比较认真的,但是结果往往是宁人失望。这点很明显的体现在我爸妈身上。现在看来,初中的时候属于叛逆期,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记得在当时,每次月考完开完家长会我妈就会像我爸汇报成绩,然后首先是我妈对我进行批判,吃完饭之后,爸爸就会叫我去厅里继续接受他的训导。每次这种场景我只得一言不发,开始的时候还是会少许辩解,但是马上就会被无数口水淹没,所以后来我变乖了,只得一言不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没有客观冷静的分析原因,只是在不断地使用类似于谩骂的语言来刺激我。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爸骂我是:朽木不可雕也。前段时间我说起这件事,他说就是他的这句话使得我懂事了。至于说事实嘛,那就恐怕只是爸爸事后诸葛亮的辩解之词,我也一笑置之了。
那段时间特别喜欢唐诗宋词,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我发现,在诗词里面能够寄托我当时的情感。唐诗特别浪漫,总之是无所不包的一切平凡的事物或者事情在唐诗里特别的豪情。宋词特别的细腻,在宋词里能寻找属于当时情窦初开的对于感情的感觉。在当时,我的兴趣就是读诗,背诗。可以说,那段日子是我还有信心去怀念当时的最重要的原因。
初中的时候虽然说成绩不行,但是在其他方面个人并不觉得比别人要差。自己的目光也不仅仅局限在自己,也会向外面延伸,看看别人,看看这个社会了。虽然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很低,乃至于看问题带有局限,甚至激进,但是起码来说能够对一些问题报以关注了,从现在看来这点这无疑是优秀的,但是在当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中考的时候一败涂地,那些平时完全不听课的同学都比我要考得好,于是考了个被称为广州市最差的中学。爸妈认为这样完全不行,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考个好大学的宏愿,于是把我弄到湖南重读一年初三。在湖南读书的这段时间,让我真正明白到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高考移民,虽说是中考,但也明显的感觉到了那种学习的紧张甚至有点压抑的气氛。每个人都非常的勤奋,老师也抓的很紧。或许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还是我年长一岁开始变聪明了,成绩在那边也能排个中等水平。后来因为是借读的,就没有参加那边的中考了。本来想着在那边顺便读完高一高二然后再回广东高考的,不过可惜的是刚刚赶上新课改,于是高中才读了半个学期就回广州读了,更可恨的是所谓的新课改也是换汤不换药的货色,我是被大大的耍了。毕竟如果当年还在湖南读书的话,回来广东高考至少能混到个本科的。
由于在湖南深深的感受到了学习的压迫感,回到广州之后并没有放松学习,加上我就读的那件学校号称是广州市最差的高中,成绩一直就排在前几,这是我当时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的。到了高二的时候要选科目了,毫不犹豫的选了历史。由于我历史底子相比之下还颇为深厚的缘故,考试一直名列前茅。在高二的时候学会了上论坛,知道了一个历史论坛,经常一有不懂的问题就去里面发问,在里面学到了很多课外的东西,也扩宽了我的思维空间。这点是在课堂上没有怎么学到的。
高二高三可以说在学校没有尽力的学习,导致在高考中仅仅考了个专科。现在想起来,如果当初再努力点儿,自己还是有考上本科的智力水平的。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了,考去了肇庆学院的语文教育专业。我对语文一直是情有独钟的,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语文老师,这首先是由于我对于现任的语文老师能力的不满,其次是本人觉得在教师这个职位上能够发挥我最为好的特长。
大学的生活是令人感到烦厌的,除了每日机械般的生活之外,其考查标准跟高考并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如果说高考还有一点儿靠能力的话,那么大学的考试完全只是为了让老师评级的一项工具罢了。我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这么多高分低能的人了。对考试不重视的我经常需要补考。不过加入了广播站,在里面学到的东西远远比在学校的其他事情来的多得多,总算是不枉考个大学读读。
在经历过第一次没有感情的感情后,我常常对自己说,要一个人潇洒自在的没有任何负担的走。但是在大二我遇到了现在的夫人,我才发现,原来两个人走的味道并不比一个人的要差,并且更加的沁人心脾。毫不犹豫的九死不悔的就认定了她,一个跟我走完下辈子的人。虽然很多人说未来的事情都说不定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事情是说的可以说定的,人定胜天。
人的一生也就是那么几十年,如果不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等到临终的时候会觉得十分之悲哀的。我自己能感觉得到,我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做出不断的努力,而夫人的出现使我的心中更多了一份家庭的责任。终究发现我的人生是如此的完美。
是以传。
前度刘郎大事记:
1988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1992年至广州
1994年就读于广州市黄边小学
1997年就读于广州外语外贸附属小学
2000年就读于广州外语外贸附属中学
2002年就读于长沙市第21中学
2004年就读于广州市第68中学
2007年就读于肇庆学院语文教育专业至今。
2009-1-1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