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用投资拉动冒充"内需"是一种"折腾"

火烧 2009-01-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用投资拉动冒充内需是折腾,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过剩。强调分配不公引发内需不足,需按劳分配解决生产与消费矛盾。

俺不是经济学家,但在社会中生活久了,耳濡目染,也知道世界上发生了金融危机,并且知道,这个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经济产生的影响还不小。据说,要有效应对这场危机,主要是要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

什么是“内需不足”呢?按照草民的理解,就是国内社会购买力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生产过剩”了。既然“生产过剩”了,生产的东西多得没人要了,还生产它干嘛呢?

小学生都知道,“生产过剩”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好了,等把生产的东西吃完用完了再生产不就行了吗?这样,既不造成浪费,又可以得到休息,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人穷得没有“隔夜粮”,一天不工作就没有饭吃,所在他们需要天天上班,需要天天生产;另一方面,生产部门或资本家们不希望停下来,一停下来,他们的利润就少了,背负的银行利息就多了,搞得不好就要亏损,甚至于破产。因此生产部门或资本家尽管产品越积越多,但还是希望天天生产。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不能给国民多发些工资,好让他们把产品买回去,这样既扩大了“内需”,又解决了“生产过剩”呢?!可是生产部门或资本家不干。因为资本的本质就是不断追求利润。由于他们对利润的无限制追求,他们必然只给工人最低的工资并不断地生产,最终必然要造成“内需不足”和“生产过剩”。最后该破产的还是要破产。

当然,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他们想出了用投资拉动冒充“需求”的办法来“解决”危机。投资拉动的办法,本质上就是通过投资新项目来消化过剩的产品(如钢材、水泥、机械等)或带动企业继续生产。因此,这种投资造成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假“需求”,因而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生产过剩”。

由此,我们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不公导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并必然地产生 “内需不足”和“生产过剩”。为缓解危机,用投资拉动增加虚假“需求”的办法来缓解危机,又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生产过剩”。因此,用投资拉动冒充“需求”来解决危机,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而是一种“折腾”。

草民认为,正确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按劳分配原则下,“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生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