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伟人不能随便用谚语

火烧 2009-0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伟人使用谚语可能带来的误读与风险,以毛泽东和白猫黑猫论为例,分析其被滥用后的负面影响,强调俗语不宜作为政策依据,呼吁对伟人言行进行全面理解。
    伟人毛泽东,个性鲜明,语言幽默,或引经据典,或俗谚相加,妙趣横生。弃掉当时说话氛围,或者前提条件,往往被别有用心或无知懵懂的人加以利用,奉为圣旨。割裂说话的前提和原因,当作实践的指示,显然有失偏颇,历史也证明如此。同样,后来在南海画圈的伟人,说出了白猫黑猫言谈,此随口谚语一出,即被当作改革开放的号角,当作无论方向的舵手。伟人的猫论随口一说,必定有其内在的涵义,有许多必要的前提条件,否则命题不能成立。其著作中也多次谈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带动其他贫困人群。当然,事与愿违,可以看出伟人随口谚语带来的弊端和危险。既然,研究白猫黑猫,不妨仔细研读,挖挖字眼,铺陈前提。还是假设,如果你家有一只猫,是老鼠的天敌,是抓老鼠的好手。你一定沾沾自喜,开心为怀。但此猫有许多坏习惯,不知能否忍受。就是随地大小便,无论餐桌、床榻;招来野猫,进出频频,骚扰不断;偷吃主人和邻居食品,招致邻居白眼;上串下跳,贵重物品通通丧失于其爪下;身上带有不名病毒,或爱滋,或萨斯,或狂犬,让主人随时命染疾病。笔者所想,有此许毛病,就是再能捕鼠,稍微正常之人也一定棒打弃之。同样,以白和黑来论断好坏,如同台湾的蓝绿阵营,东欧的颜色革命未免牵强。以捕鼠器的效能来衡量一切,显然带来偏颇。普通人可以随口一嗮,以博一笑。伟人滥用成语、谚语,会被当作法规和政策。回到现实,改革开放,物质有所进步,精神实质倒退。猫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暗合了资本的血腥和无情。一时间,下岗、砸烂铁饭碗,教育、医疗放开,与国际接轨,改制,置换,流转,招商等等新名词层出不穷,国有资产流失,百姓利益被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先辈打江山的流血如同历史的一页,不被尊敬,还可能招致精英的“内战说”的嘲讽。无数次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出,伟人最好不要随便用俗语,谚语。权贵和神坛的光环,必将招致听者、看者的耳鸣目眩。看来,上天赐予大人物的尊严,必将减少其小人物的轻松。同样,伟人身边的随同,当尽心尽力,对伟人的一言一行,要瞻前顾后,杜绝隔裂、孤立地看待伟人言行,以一鸿半爪之面目公之于世,实在是害人害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