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

火烧 2009-01-12 00:00:00 读书交流 1034
分享《十里店,一个中国农村的群众运动》真实土改历史,探讨农村改革过程,分析土改复查与群众运动,揭示农村历史变迁与社会变革。

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馆藏82年一版一印、内含大量珍贵农村历史照片、一本真实反映历史的书)
作者:加-伊莎贝尔.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1982-06-00  印刷时间:0000-00-00  上书时间:2008-11-01  
开本:32  页数:336 页 
在贴我的旧争论前,先说几句:前面有人说对土改的认识是什么个人的历史观
的问题,这实际不仅仅是个人的历史观的问题,也是对事实的认识问题。我下
面贴的一个村子的二次土改是一个比较好的遵从中央及大区党委的政策的例子。
虽然各地都有所差别,但是,你不能否认土改有一个大的、全局性的、贯彻性
的方针——彻底打碎旧有的封建社会、给农民以实惠和解放(并进一步在此基
础上把中国工业化——这是土改后的事)。你可以指责局部地区土改中的错误
(中共也指责,并还特别注意纠正和防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犯错),但不能因
此否认整个土改。

比以前更苦?你知不知道“新中农”这个名词的由来。另请对比人均预期寿命
和文盲率。

不劳而获?

土改哪是靠这么虚无缥缈的四个字来划成分的?土改划成分是有具体的量化指
标的,例如被划成分的那一家的人均占有生产工具的数量、人均占有土地的数
量、人均劳动量、剥削量。土改当初,我外公所在村(河南南部一村)有村民
主张我外公一家应该是富农,但是,我外公根据这些标准一条条地跟别人辩,
最后划为中农。

根据这些标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家人成天节衣缩食,起早贪黑地干活,
但仍被划为富农或地主,为什么呢?这家人或者占有牲畜过多、或者占有农具
过多、或者占有土地过多、或者经常雇佣长短工、或者有佃户,往往是兼而有
之。

我手头正好有柯鲁克夫妇所著的《十里店,一个中国农村的群众运动》,里面
详细写了他们于1948年在河北武安县十里店村全程跟踪土改复查的所见所闻。
在接着的几个帖子中,我将摘抄一些实例让你好好看看什么叫土改。

先在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土改复查。十里店是老区,土改已经完成,但是,土
改中存在种种问题,例如有的中农被错划为富农、有的党员干部多占多拿,因
此,要土改复查。实际上,很多地方都有类似情况,因此而进行了一次、二次、
甚至三次土改。例如,有的地方,一次土改时,绝大部分农民不愿参与土改,
即使被分给土地和生产工具,有的也送回去,有的不送回去、但还是依附各种
封建关系。这样就要进行二次土改。二次土改时,绝大部分农民被发动起来了,
但是,又有各种问题--例如前面提的错划问题、多拿多占问题以及有的贫下中
农仍是窟窿户等,那就要进行三次土改。土改绝对没有有些小说写的那样——
中共高呼一声分田、农民们就群起响应,或者,中共放任党员干部或者积极分
子中的一些流氓无产者胡作非为。

下面开始摘抄,【】中是我的述评:

P5(第5页)

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9 月召开会议,起草了一个旨在对封建土地制度进行彻底
改革的土地法大纲……土地法大纲中包含在三种情况不同的地区内执行土改决
议的具体指示:在老解放区,那里的封建势力已基本上被铲除,但是土地占有
还不公平,民主制度不健全,而且许多党支部是不纯洁的(领导权落到地主、
富农或其它“阶级异己分子”手中);在“半老区”,那里需要采取迅猛、有
力的手段来推进土改;对新解放区的指示指出,那里开展大规模土改的条件还
不成熟。为了制定执行土地法大纲的各项具体计划,各个边区的中央局随即召
开了会议。

我们到达的时候,晋冀鲁豫边区正在召开土地会议。这次漫长的会议不仅研究
了推进土改运动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而且,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开展了“自
我整风”,为他们今后领导土改运动做好准备。【从后文中可以看到,这种整
风在土改复查中一直贯彻到各个村子的党员,直接纠正党员多拿多占以及不发
动群众民主、搞命令主义。】

P7

我们得到了观察和研究运动进程的便利条件,唯一的限制是我们自己对耳闻目
睹的种种的理解能力的局限【柯鲁克夫妇分别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后来长期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工作】。我们获准参加各种会议,有老乡的会议,也有工作
队的会议;也可以查阅大量的资料;村里的文件,各种统计数字,对工作队的
指示,等等。此外,我们目睹了村中大部分日常生活的进程,也参加了许多解
决村里日常问题的会议。这本书是我们在七个星期中亲眼看到的“复查”运动
的详尽记录。

P7

在各种改革开始之前的1937年,村里百分之七十的农民的生活都是极其悲惨的,
一年里大部分日子靠树皮、野菜和“稀得可以照出月亮”的稀粥糊口。按经济
发达国家的标准衡量的话,十里店没有一家富户。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穷得
可怜。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灾荒年间,死亡或逃荒的,因
贫困无力抚养子女而不得不把他们弄死或卖掉的【我外公就是被他亲生父母卖
给了一家没有儿子的地主,后来他继承了此家地主,但因种种原因后来成为中
农】,为饥饿驱迫而到军阀队伍里当兵的,因交不起租而坐牢或因欠债而丧失
自己微薄的家产的,都是穷人家里的人。灾荒对于地主和富农来说,正是趁机
占有抵押品和夺得土地的极好机会。

P8及后

共产党来到以前,十里店就在这种畸形状态中跛行。长期以来,土地就被不经
济地分割成了小块。因为根据中国的继承传统,土地要在所有的儿子之间平均
分配。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土地分散的困境,大多数地主和富农竭力靠作买卖和
放高利贷来增加收入。每一代人因袭的目标就是靠购买、占据抵押品和别的方
法增加家产,使儿子们继承遗产时……

这种以资本去放高利贷,而不去发展生产和建设的做法,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早
已停滞了的经济,而且,助长了村中损人利己的歪风。

1942年至1943年的饥荒是历史上罕见的。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邻近地区的农民所
遭受的苦难,其规模和惨状更是笔墨难以形容。然而,共产党人号召农民动员
起来战胜天灾和敌人……

然而,这些最初的步骤是在灾情最严重的关头采取的,它们减轻了某些痛苦,
但是不能根除苦难。一些人仍旧讨饭,卖儿卖女,上吊自尽。在十里店四百多
户人家之中的四十九户,五十九人终于饿死。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社会、政
治和经济的彻底改革,显然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

……四十年代初,在组织群众战胜了天灾和日本侵略者以后,共产党制定了一
套新的税收制度。根据这一制度,赋税按比例地在占人口百分之三十的富户中
征收。这样,就免除了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所负担的赋税……

随后的历次运动……

P11

阶级成分是根据是否自食其力,剥削他人或自己受剥削而定。【这是总原则,
后面将详细写出具体量化的指标。】

共产党人并没有引进阶级斗争,他们只是设法引导农民们意识到阶级斗争的存
在,进而以此解放整个国家并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作为共产党领导的改革的产物,一个新阶层——“新中农”出现了。当我们到
达十里店时,村里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户由贫农和雇农上升到“新中农”之列。
贫农仍然占全村总农户的三分之一,但他们都有了土地。尽管财产很少,生活
大大低于普通标准,但是,他们总算可以生活下去了……原先的地主和富农,
如今只占有他们自己过去占有的土地的六分之一。

P12

封建家长制正在被削弱。由村政府收税,村办小学开课,新成立的互助组解决
农忙季节老乡缺少劳力和牲口的问题,以及在农闲季节筹集副业资金的问题……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有些甚至很严重。尽管有一百二十五户贫农上升为新中
农,但是,在这样一个素有扼杀女婴的恶习的社会里【现在在我家乡仍然存在】,
新中农里的许多光棍汉仍然无法成家。家族间历年对立的痕迹依然存在【现在
在我家乡仍然存在,并在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厉害】。村里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户
姓王、傅、李。当村干部做了一些不得人心的事以后,李姓或傅姓的老辈就会
咕噜,这与大多数村干部姓王有关。

P13

以往的一种更为有害的旧作风是干部专横跋扈。大多数干部都表现得非常勇敢
和刻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包揽一切,而不是“发动群众”,这是一种需
要极大的耐心的工作。他们过分依靠少数积极分子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党
从长期的经验中认识到,群众是多么的不同和复杂。只有少数人在政治上是先
进的,另外的少数人是落后的,而大多数人则处于中间状态。要把运动引向胜
利,就要使政治上先进的分子与绝大多数人紧密地一起工作。如果在群众运动
中缺乏这个必要的基础,干部只是向群众发号施令,而不是引导他们,就会发
现自己是孤立的。积极分子如果不在大多数群众之中深深扎根的话,就会走向
右或左的极端。这关系到民主的问题。【看了这一段,是不是感觉一些写革命
的小说或者穿越小说是不是很可笑?这本书写于1948年当时。再想想后来共和
国的历史和现状、还有所谓民运的历史和现状,是不是很有教育意义?】

P13-14

然而,在1947年冬季造成恶劣影响的是“割封建尾巴”运动。这场运动是几个
月前发动的,旨在解决那些还没有彻底翻身的农民缺少土地的问题。这些农民
几乎占十里店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由于害怕报复而在过去的斗争中表现消
极,或者出于对宗族的忠诚而站到了地主或富农一边……但是,这时已没有现
成的财产和土地可以分配给他们了。因为,尽管在过去只有部分农民被发动了
起来,尽管地主和富农采取了巧妙的逃避策略,绝大部分财产和土地还是被分
光了……分区和县政府的大批的共产党干部想方设法去发动那些尚未翻身的农
民,以使他们分到应得的土地。在从地主和富农那里已经得不到任何东西的情
况下,就从还有土地和财物可分的农户中人为地划分出来了一个叫做“封建尾
巴”的新“阶级”,(这是完全违背共产党划分阶级的原则的【这不是我的话
,是原文的话,()内的话都是原文的】),从而开展了一场“割封建尾巴”
的运动。

所谓“封建尾巴”是指某些人所拥有的不是靠自己或父辈及祖父辈的血汗挣来
的生产资料。如果他的上两辈中有人是地主或富农的话,那么,他的土地和财
产就被认为是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在许多村子里,几乎百分之二十五的中农
因此而象地主、富农一样被划为“斗争对象”。

这条左倾路线后来被称为“贫农路线”,并作为把中农排斥出革命阵营的重大
错误而受到批判。事实上,“贫农路线”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中共中央的赞同,
党和政府的政策一贯强调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可以看到,从那时起,中
共就开始注意防范暴民政治、民粹政治和流氓政治。】

十里店的共产党员从来没有完全按照这条路线办事。的确,他们有克制地领导
了“割封建尾巴”运动……尽管如此,极左倾向的危害在十里店也是很明显的。
那些指望从被错划为“封建尾巴”的农户手中获得土地的贫农感到失望,有些
人感到被新的村干部欺骗了。而在另一方面,中农感受到了极左路线的威胁,
甚至那些未被触动的中农也人人自危……

中农又把破衣烂褂穿了起来,并且,注意在人前不吃白面……有一个新中农,
因为害怕有一天自己的驴子会被“斗争”走,就把驴子卖掉……生产,不可避
免地下降了。【想想后来的人民公社化】

为了纠正这些偏差和发展农业生产,太行区党委……【后来就是下文的土改复
查。】

P15

中央局派出了试点工作队。其中有一支工作队在1948年2 月25日到达了十里店。
【他们负责土改复查初期的指导,柯鲁克夫妇跟随观察、但未参与工作。】

P18

【在工作队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村民大会上,柯鲁克夫妇听到】一些老乡之间存
在着私怨,一个人对他的邻居说:“这次我也许能报仇了。只要能出得这口气,
我才不在乎以后会出什么事呢。”【在很多地方的土改中出现了老乡利用土改
报私怨的事情,有的被改正了,有的没有。】一位老农道出了村里上了年纪的
人的共同看法:“又要乱了。只指望他们别把村长【这是土改后的共产党村长】
搞掉,他是历任村长中最好的一个。”【看来,老百姓历来是不好忽悠的。】

【一个有意思的事。在这次大会上,正式完全公开村里的共产党员身份,过去
部分是公开的、部分是秘密的。】有个党员惴惴不安地说:“人人都夸毛主席
领导的党。当他们发现我这样的人也是共产党员的时候,也许会笑话的。”
【现在,这样实诚的人越来越少啊。】

P20

【工作队成员之一吴象解释了土地法大纲的主要精神】……乡村农会接收地主
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
分给……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

【他继续说】土地法大纲对中农也有好处。中农有三种情况:有些人收支相抵,
有些人入不敷出,有些人略有节余。根据土地法大纲,入不敷出的要补给土地,
收入相抵的保持原有土地不变,略有节余的,在他们自愿的条件下,可以让出
一些土地给他们的穷哥儿们。但不要求他们出让牲口、农具或其他财产。

我们了解到过去村里有些中农被斗争了,被没收了财产。这是错误的,必须纠
正……

至于那些受到过合理斗争的地主和富农……必须给他们生产资料。

P21

【吴象继续说】我们先要把老实、纯洁、可靠的贫农雇农组织成一个团体。他
们可能认为自己不善于讲话,难以胜任。其实,他们错了。看看赵庄的靳福有
吧,他过去只是个开山地的贫农,现在当上了村政府委员,而且是很出色的一
个。

贫农团成立后,就要改组农会,然后选举村政府。

P22

【在第一次村民大会之前的头一天党支部会上,工作队已经向党员们说明党员
们将会受到教育,党的队伍要重新整顿。在这个村民大会上,工作队成员之一
冷冰在吴象之后】当着老乡们的面宣读了中央局《告党员书》中规定的十条守
则【现在有多少村干部或下派干部会向村民们宣读中央政策?这是党性的缺失。
而更可笑的是,一堆自诩为民着想的反共分子到处嘲笑“党性”,这是对老百
姓有利还是无利?】:

1.……
2.……
3.……
4.……
5.党员不得偏袒家族、亲属或同姓,也不得偏袒军属或烈属【!!!!】。党
员犯罪时,必须交由人民法庭进行审判,各级组织绝不能因其是党员而加以袒
护。【!!!!】
6.……
7.……不得与农民算旧账……
8.……绝不允许强迫命令或独断专行。不得发号施令或包办代替。
9.……
10.……

P23

【冷冰继续】对着老乡们说:“大胆批评干部和党员,帮助他们改造自己。但
只能摆事实,讲道理,不许打人骂人。决不能像过去对待有些地主那样虐待或
者打党员。如果党员犯了罪的话,可以把他们送交人民法庭。必要时,也可以
在本村组织人民法庭。”

……尽管夜已经很深了……工作队员留下没走。为了节省煤油,他们灭了油灯,
聚在石头筑成的庙门口讨论着这次会议的效果。【想想现在的条件,想想那时
的条件,再想想来自当时就已经普及电灯的英国和加拿大的柯鲁克夫妇也在旁
边。有何感想?】

P24

【在工作队员们讨论大会效果时】有一名队员说:“……我们应当花更大的精
力来帮助群众组织贫农团,改组农会,选举新的村政府。群众中的具体问题,
应当由新的村干部,而不是由我们来解决。”

【另一名队员】杜宝国说:“我觉得群众未必领会了中央局《告党员书》里提
出的十条,因为写得不够通俗。我们应当把最容易懂的几点挑出来,或者,干
脆把整个文件用口语重写一遍。”

……最后,【另一名队员】罗林说:“……我听到一位老农民说,‘他们的话
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再一句:老百姓不是好忽悠滴】明天我们走访贫
雇农的时候,就知道他们究竟是怎样想的了。”

P25

通过走访,工作队一开始就了解到了……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经济上的
翻身是赐与的,而不是赢来的。落后的农民本应觉悟起来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却消极地等待分给土地。【可以看到,中共想的是发动农民、使农民成为自己
的主人,而不是骗他们、忽悠他们或者高高在上的赐与他们。想想现在的那么
多非政府组织吧,他们确实帮了底层人民很多忙,但有多少是没有高高在上的
自我感觉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