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考察”与“被考察”
文章探讨考察与被考察的互动关系,强调在信息时代中,信息的获取与释放同样重要。通过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特点,指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相互影响,信息展示应融入生活而非舞台。
谈谈“考察”与“被考察”
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有意思。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特点是“确定”——有这个原因,则一定会得到那个结果,用一个网友的话说就是“可重复,可检验”;那么社会科学的特点就是“演变”,人是最复杂的自然产物,具有自我意识,具有适应性和主观能动性,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改变环境,因此,如两句古话所说:水无常形,随圆就方,古希腊哲学家郝拉克里特也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另外,由于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同,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迥异,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不同了。马克思大概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自己研究的学术是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家吧。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想深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虚,还是谈点实际的吧。如题目所言,谈谈“考察”与“被考察”的关系。
所谓考察,是一个动词,指通过某种活动去获取某些特定对象的信息;而所谓“被考察”呢,就是指在考察活动中充当被观测者的“特定对象”。这本来是两个很简单的概念,但我在这里不厌其烦的强调,这是有理由的。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考察”与“被考察”往往是指两个不同的主体,而老僧在这篇帖子里面要强调的是——“考察者往往同时也是被考察者”。通俗点说,就是你在考察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对你进行考察;您在观察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观察你;你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你也在释放信息,如果是有意识的释放某种特定信息,那么也可以说是在展示自己。
有时候,考察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被考察。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其实很多,但释放信息的机会却不一定多,如果象王婆卖瓜那样自弹自赞,所展示出来的信息往往不被接受。所以,最理想的信息展示平台其实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生活中。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