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硕士的回帖看当代日本左翼青年所思所想
日本左派小男佐治郎(日本议员)左派人士。是坚决的日中关系正常化的支持者。久留米川会社社长。其夫人是华人。自称非常喜爱中国。这是他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
小男佐治朗:日本国作为亚洲的一个国度,他有过很深的罪过。造成了8-10年的亚洲的苦难战争历史。日本国以及我们国民应该深度深度思考。
我们有一个领国就是中国。他对于日本过去还是现代,都是具有极大影响的。而小泉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了长达20年的日中亲善友谊,遭到了极度破坏。日中出现了多次海上准军事摩擦。这是将会带给我们日本国无穷的后患。
中国目前的强大,是整个世界范围已经达成共识的现实。而作为当今的日本政府内阁长官的,却依旧摆脱不了,对于2战时期那段所谓“皇军”精神的弥拜。要知道公元1935年如果按照安原次郎首相的宗旨,应该交好提携中国,以日本中国联合军队,覆盖亚洲。这个战略思维,目前看来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日本右翼军事力量则控制了政府机构以后,革除了所谓保守派的职务。因此,导致我们入侵了不该入侵的国家--中国。这也是导致帝国最终覆灭的原因。
而现在,我们应该在军事上交好中国。中国是亚洲唯一一个具有远程洲际三位打击能力的国家。这是事实。而且,面对来自美国的政治胁迫。来自俄国的军事压迫。交好中国都可以对这些问题实现解决。
俄国前次,炮击我民船问题,说明了,普京政府目前已经完全倒像中国。并且在谋求以上海经合为大俄罗斯崛起的基地。当时同时进入该海域也有来自韩国,中国的民船。但是,俄国自称“日本民船违法进入”。这足可以解释为:针对日本的警告。
日本在19世纪崛起世界列强行列,依靠是“日俄大海战”中,我们战胜了强大的沙皇俄国而崛起称为亚洲的列强国家。而现在在亚洲,中俄是战略的,贸易的多重伙伴国家。两个国家妥善解决了东部领土争端以后,俄国在借用中国强悍经济发展动力,慢慢恢复其前苏联时期的辉煌。而恢复他就必须找到一个验证!
那么自然他会挑选日本。因为,打击我们,中国自然会暗中高兴。韩国,北韩则是会大声欢呼。而美国则是不可能面对中,俄,韩。同时的3个关系国家,采取针对为了我们日本进行的复仇行为。
炮击事件。中国对此冷眼旁观。韩国对此幸灾乐祸。北韩则是高声欢呼。这些难道不是日本国面临的亚洲的危机吗?还在沉睡中吗?应该果断纠正自身犯有的错误。
美国是以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的国家。我们仅仅是他的一颗棋子。现在中美开始军事交往。此次中国海军首次回应美国出访夏威夷基地,就是验证。那么,已经开罪了很深的中国的日本,我们应该如何?坐等华盛顿-北京。恩赐予我们吗?中俄联合至少可以威慑半个地球。美国都是十分清楚了解。
而小泉政府却是,看不到这个含义。希望下届日本政府,应该按照日中关系交好的原则,对于我国内那些军事主义思维者,予以制裁。以及打击。这样缓和亚洲局势,是最佳的途径。
日本国民应该切记:一旦,我们失去了亚洲,也就是等同于美国抛弃了我们。
那些客观对待历史的日本漫画同样有自己的市场,但生存前景不乐观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谭忠报道 在中泽启治看来,一个在广岛废墟上哭泣的男孩的形象就是战争受害者的形象,而且警示着军国主义的危险。
这位日本漫画家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蓝本,创作了“赤脚阿源”这个人物形象。同
赤脚阿源一样,中泽启治的父亲、兄弟姐妹也在那次原子弹爆炸中丧生。
不过,《赤脚阿源》的主人公并不仅仅是谴责美国人给广岛带来这场灾难,而且明确无误地表示,日本是这场战争的侵略者,它在亚洲推行的是帝国主义。
中泽启治指出:“是日本领导人发动了这场战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也就不会有原子弹爆炸了。”
然而,创造出这个男孩形象的漫画作者眼下担心,在第一枚原子弹爆炸60年之后,随着幸存者纷纷作古,人们正在慢慢忘却它带来的教训。
否认是忘记历史的另一种方式,美国《洛杉矶时报》称,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各大出版社和广播公司被迫顺应日益高涨的军国主义复活浪潮,并展开相应的自我审查。”
这种自我审查风也刮到了漫画界。去年年底,日本著名漫画出版社集英社宣布,将会自我审查出版社其中一部描绘南京大屠杀时日军暴行的作品《国家燃烧》,理由是日本的民族主义者曾对该作品表示愤怒,认为其篡改历史,指大屠杀事件是用伪造、不能证实的照片来描述“不存在”的事件。对于出现战争场面十分常见的日本漫画来说,这种自我审查以前还没有先例。
为了回应日本国内右翼组织的要求,该杂志对《国家燃烧》刊载二战时期日军残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强暴妇女,并斩下平民的头的描绘而作出道歉,并表示漫画以单行本发行时,将会把有关描绘南京大屠杀的21页内容删除。
日本有8家历史教材出版社,除右翼扶桑社出的历史教材外,东京书籍、大阪书籍、日本书籍、清水书院、帝国书院、教育出版、日本文教出版这7家出版机构出版的历史教材内容和历史观基本一样。日本教科书的选择权不在文部省手中。公立学校(县、市办的)由各地教育委员会决定,国立、私立学校则由校长拍板。出版右翼教材的扶桑社是新批准的一家,采用数最低,2001年时,使用学生为500多人,全部为弱智学校学生,到今天也只有1300人使用,约占0.06%的比例。
东京书籍版的历史教科书是目前日本采用率最高的教材。这本尺寸杂志大小彩色装帧的教科书,内容部分正好200页,相对中国初中历史教材,版式更为讲究照片、图表与文字的交叉运用,用4位小学生的漫画插入提示,更易为学生接受。内容有相当多篇幅涉及中国,古代部分一开始就提到中国对日本历史的影响。到了近代的篇幅更大,“中国的反帝国主义运动”一节用的是中国国内一幅“五四”运动宣传画,“南京大屠杀”出现在日中全面战争中,未提及人数,但在左侧的注脚中有“此事件国际上称为南京大屠杀,日本广受谴责,但国民并不知道”字样,关于抗日战争,此书中还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节。
右翼教材广受抵制,田中先生讲述的原因大体印证了日本外务省新闻官千叶明的说法:日本教育界长期为左翼知识分子占主流,其代表组织就是“日本教职员工会”,日本有政客称其“完全是共产党的红外围”。左翼思潮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东方的传播就是从日本开始的,二战期间日本大学里甚至有“男生出门必夹一本马克思,女生出门必夹恩格斯”之说。20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一场反“日美安保条约”的运动,大学生是其主力军,它甚至被认为是一场日本的“小文革”,田中太太当年就读的大学一度因学运而长时间无法开课。
历史教科书两种史观的较量,背后是部分日本政、财界的右翼势力与左翼教育界两大力量的较量。扶桑社右翼教材被审定通过,是日本文部省想方设法配合右翼势力“平衡”掉日本教育界左翼的和平历史观。但各地的教育系统却掌握在日本左翼知识分子手中,比之50年代和80年代,日本教育界近年对右翼历史教材的反应要更为激烈。
“南京大屠杀”曾消失20年
今天,日本7家使用最多的历史教科书中,均有“南京大屠杀”的记述,但在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日本历史教科书全部都删去了此项内容。
据战后《波茨坦宣言》、《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方针》取消了鼓吹天皇制和军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实行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禁唱“君之代”歌,拟订了《战后教育基本法》。为肃清皇国史观余毒彻底杜绝军国主义的土壤,历史教科书奉行的是彻底反省战争的宗旨,都能客观理性地记叙历史。
但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占领军未彻底肃清旧日本的官僚阶层,到了1955年8月,执政的民主党(自民党)以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存在严重的赞美马列主义“偏向”为由,要求加强教科书审定,大量有关日本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战争罪行和战争期间日本国民反战的记叙被删除。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等历史全部从教材中消失。
这种情形直到家永三郎发起“教科书诉讼运动”,裁定文部省“干涉过度”才得以改变。
但是,1979年自民党“教科书问题小委员会”再次攻击教科书的存在“偏向”问题,文部省对已审定合格的教科书也提出“参考意见”,以“勘误”的方式强制更改教科书内容。1982年,送审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全部遭文部省篡改,“侵略”被改为“进出”,1983年,“731部队”的内容被文部省删除。1980年代的教科书问题引起亚洲国家关注,中、朝、韩都为此提出强烈抗议。
1980年代中期以后到今天,是日本历史教科书内容最正常的年份,所有教科书都记述了南京大屠杀,高中课本均有“随军慰安妇”的内容,“731部队”也出现在部分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上。
一个人向国家的宣战
迫使日本文部省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大幅让步,使和平反战史观成为日本学生历史教材的主要宗旨,必须要提到家永三郎历时32年的“教科书大诉讼”。
1958年,滩尾弘吉任文部大臣后,文部省用审定程序启动了对日本教科书的重大修改。1963年,东京教育大学教授家永三郎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日本史》被定为“不合格”,并在1964年提出300多条意见,要求删除书中关于日本侵华的部分段落。
为此,家永三郎分别于1965年、1967年、1984年3次提起教科书审定诉讼,以“国家审定教科书违反宪法和教育基本法”起诉政府,并控告日本政府隐瞒历史真相。这是场过程异常复杂的诉讼,它消耗了家永三郎后半生的全部精力,51岁的家永三郎在第一次诉讼前,召集家人表示即使他死去,家人也要把官司打到底。家永诉讼在日本学界和民间引起巨大反响和支持,成立了各种后援会进行支持,而文部省则成立“保卫教科书会”进行对抗。
1970年7月和1977年7月东京地方法院对家永的第一、第二次起诉作出的判决,未达到家永要求判定文部省审定“违宪”的目的,但此时已迫使文部省开始大幅度收敛肆意删改审定教科书的行为。
1984年,家永就1980年代日本政府审定的历史教科书的删改提出的第三次诉讼终于在1997年8月获最高法院裁定:长达32的诉讼以部分胜诉而告终,基本实现了家永三郎的主张。
32年的诉讼过程中,家永没有缺席迟到过一次庭审,从51岁打到83岁,这是一场一个人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的战争,到了晚年,他的体重仅有38公斤。
日本通俗历史读物值得注意
日本右翼加强历史教科书阵地的争夺,有年轻人对历史知识接受渠道变迁的社会背景。随着战争一代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战争期间的历史更多来自教育。据日本历史教育者协议会的调查统计,1999年日本高校生的战争历史知识从老师那里获得的超过90%,而1991年只有62%。历史通过书本而不是上代人的身传,使得教科书问题比过去更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扶桑社的右翼教科书在日本被广泛抵制,但因为它在日本国内外引起广泛争论和抗议,反而引发公众好奇而成为畅销书。在学校,这书的选用始终无法超过1%,但在书店却卖出了数十万册,成为成年人的读物。
另一个问题是,在公众注意日本历史教科书动向的同时,通俗历史读物却被忽略。事实上,日本通俗历史读物带来的问题要远比一千多本右翼教材在残疾人学校使用更为严重。
我在日本东京、大阪等地的书店注意到,美化侵略和为皇军翻案的书并不鲜见。尽管日本揭露侵略暴行的书占多数,但这些书多是严肃的读物,而面向年轻人的书中有不少是完全在鼓吹“皇国史观”的。
最典型的是“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理事小林善纪的作品。作为漫画家,小林的《台湾论》、《战争论》图文并茂,非常对学生的口味,我在几家书店都可看到他的书。依我之见,这些书的吸引力要远大过历史课本。
![]() |
| 这是一名反对战争、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爱好和平的日本进步人士惨遭日本右翼分子毒打后,被救护人员扶上救护车的场面。日本左翼漫画家笔下的<南京大屠杀>
据新华网报道,金融危机令东京的圣诞礼品市场生意清淡了不少,但日本东方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根据马克思《资本论》改编的漫画,却成为岁末年关最炙手可热的礼物。该书首印2.5万册,上市不过10天便已售罄,并且挤进了畅销书榜单。 据媒体报道,这部漫画描述的是19世纪某奶酪厂的故事。资本家罗宾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他唯利是图,但在严酷的商业竞争中陷入了困境。罗宾一直在追逐剩余价值与同情被剥削员工之间作着痛苦的情感挣扎。而马克思名著的精髓也随着故事情节的铺陈跃然纸上。 东方出版社刻意在圣诞和新年假期推出此书,因为日本人此时才有更多闲暇阅读漫画。此书的读者定位是30岁以上人士,因为他们受此次金融危机打击最大。 在日本,每天都有生产下滑、工厂关门、员工被解雇、薪水下降创纪录的坏消息传来,就连丰田、本田和松下这类巨头也难逃厄运。除了《资本论》,于1929年出版的左翼名著《蟹工船》也卷土重来,跻身畅销书之列。 中漫网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下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著名的经济名著改编的漫画作品和左翼文学作品都在日本出现复苏现象。 |
是99年的事了,因看到坛子上有关于日本的帖子,找出来贴上,贻笑大方了!
日本的“左派”
东京地铁的很多出口处都有一种日式酒馆,门脸不大,掀帘而进,一目了然。当中三两张小号的桌子,正对面是笑容可掬的老板或老板娘,左侧是一排酒架----日本的清酒瓶倒是突破了小巧的风格,很大,一般人一次是喝不完的,因而写了客人的名字摆在酒架上,等着客人下次光临,落肚为安。幸好这里都是熟客,所以也就不必担心一瓶酒没喝完等了三年也不见客人来发了霉的事情发生。
日本的年轻人,那是不必说了,无一不给人留下鲜活而生动的印象。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耳环、鼻环、脐环、臂环,使人的相应部位顿生瑟瑟凉意;满街深浅不一的金色、银色的长短发,让人怀疑金毛狮王流落的冰火岛正是此地。而日本的中年人,正真的乐土则是这日式酒馆。
青木先生便是在这样的小酒馆里做东宴请我们。青木是我们的客户之一,日本俯首皆是的小型“株式会社”的社长,每年从公司进口几百万日元的拖鞋、睡衣和和服腰带。他五十来岁,短小而干瘦,琇琅眼镜,格子村衫,休闲裤,匆匆而来,肩上还跨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包----日本除了大公司的职员必须西装革履外,其他的小公司,从社长到职员,穿着并不严谨,甚至有些散漫。看见我们,他用超乎一般的热情表示欢迎。一瓶写着他名字的清酒旋即被温热了拿了上来,生鱼片之类的菜蔬也在伙计的欠身鞠躬中占领了大半桌子。青木喝了几杯酒,瘦削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红,开始用纯正的日语、夹杂着中文的日语、半生不熟的中文轮番与我们高谈阔论起来。
由于到过中国N次,青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说起中国的人文历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犹如说的是自己国家的事一般。最为难得的是,他对中国的近现代史了如指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历史,三大战役、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娓娓道来,毫无阻涩,令我这个文科生不禁汗颜。忍不住问起,青木现出一丝得意,“年轻的时候,我可是左派呢!”在我的对面,居然座了一位左翼人士,这真是不可思议,我不由地将他打量再三,眼前的青木先生,和日本青春偶像剧场里比比皆是的、执拗而平凡的父亲倒是颇有几分相像,如果说他曾经有过如此热血澎湃的年轻时代,却是无论如何无法想象的。“日本现在的年轻人,用怪异而颓废的样子来打扮自己,是一种感情的宣泄,而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是用革命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同样也是一种宣泄,只是直到现在,我仍然坚信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青木很坚定地说。
青木非常热爱中国,刚改革开放时,他就只身到大陆旅行。“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心情很激动,落了两次泪。”青木叹息地说道。一次是在长江入海口,浩荡江水融融泄泄,奔流入海,景物之广博,让人嘭然心动。另一次是他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在赭色的门楼上,他赫然看见几个红漆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身的血液一下子都涌到了太阳穴,心在胸腔里跳得很厉害。在这以前,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政党说过这样的话,我好象找到了依靠,在黑暗中摸索了这么久,差点要失掉所有的信心,却一下发现有几亿人与你有一样的理想,并在为之奋斗,那种感觉你无法想象,泪水就这样毫无知觉地流了一脸。”青木毫不做作地说着,眼镜片后闪着一些亮晶晶的东西。
青木非常崇拜毛主席。“毛泽东是那时我们的偶像。”青木说道:“毛泽东逝世的那天,我们上街****,因为心情很沉痛,与警察发生了冲突,还被抓到了警察局里。”“可是青木先生,我似乎听说毛泽东是个专断的人呀!”老板娘因为看见我们说得热烈,也在一边饶有兴味地听着,这时便插嘴说道。青木待老板娘转过身,用不屑的口气对我们说:“她又知道什么。”并拍掌叫道:“老板娘,我要唱歌给朋友们听,你把那支歌放给我。”这样的说法,天知道他要唱什么,但老板娘居然听懂了,并手脚麻利地换好了影碟。青木蹒跚地直起身,拿起了话筒。老实说,青木的嗓音不算优美,好在卡拉OK就是日本人发明的,酒馆里的其他人对这种充盈于耳的呕哑嘈杂并不在意,青木也就越唱嗓门越大。由于青木唱的是日文,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同事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待过门结束,同事才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毛主席思想照四方》!”,再一听,果然不错。置身于一个日本的酒肆,看着面前的青木先生,千辛万苦地找准音阶,饱含激情地歌颂中国的伟人,我忽然有一种错位的感觉。当金钱巨鳄吞噬了灵魂,使信念蒙尘的时候,在东瀛岛国,却有这样的一个中年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共产主义教育,将自己的信念坚持了几十年,坚忍不拔,义无返顾。这究竟异类的叛逆还是执着的追求?
青木唱完了歌,很满足地又坐了回来。“青木君,小张可是共产党员,在大学里就入了党呢!”同事将我隆重推出,青木眼镜片后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是吗,那我们就是同志了!”一个陌生而熟悉的称呼立即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当他知道我的母校是**大学时,更是兴奋地难以自持,“**大学,现在我的孩子就在那里读书,是我坚持要把他送到那里去的。我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把头发染黄,在肚脐上挂三四个耳环,就把他送去了。并不一定要他和我有一样的信仰,至少要他多呼吸纯净的空气,健康地长大。”我想起了校园里那帮快乐的日本留学生,似乎也无一幸免地染黄了头发,不禁有些替他担心。“努力吧!给我带个漂亮的中国女孩回来!他走的时候,我这样对他说。”青木一本正经地说道,把我们都逗乐了。
当我们要离开时,青木很神秘地对我说:“张君,带你去一个地方。”并大声地向同事打招呼:“对不起,我们出去一下,很快回来。”不由分说,将我拉到了不远出、处的另一个小酒馆。他将埋头工作的一个女孩介绍给我,“这是***,是你的校友!”那个在*大念了两年书便来到日本,边打工边读书的苏州女孩,用苍白而疲倦的笑容与我们打了个招呼,只说了几句话,就被唤走了,青木象父亲一样慈爱地对她说:“好好干,过几天我再来看你。”那样的语调,让我感动了良久。
“张君,再见了,拜托你一定要多想想世界革命的问题呀!”临分手时,在酒馆外的路灯下,青木紧握着我的手,非常诚恳地对握手对我说了这句话。不知为什么,隔了几个月,每次想起青木先生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想起这句话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