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中国功夫片在走歧途

火烧 2009-01-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36
文章批评当前中国功夫片失去昔日精神,转向洗脑,怀念李小龙与梁小龙时期的民族自信,对比近年电影内容雷同,缺乏真实历史与精神内涵。

中国功夫片在走歧途  

离开了大民主制度,普通民众失去了言论自由,新新资产阶级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利对普通的民众加紧了洗脑,从电影电视,课本图书,甚至是互联网也加紧了洗脑的政策,让人民接受几千年来的儒家奴才思想。  

今天我想说说功夫片。今天中国的功夫片似乎也在扮演着洗脑的使命。  

生在70-80年代的朋友应该都看过当时风靡全国的电视剧《霍元甲》,在这个电视剧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人就是陈真―――梁小龙。他和徐小明是武术指导,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恨日本人,民族自信心是多么的强,以至于在梁小龙导演的《陈真》的时候直接大开杀戒,把小日本杀了个痛快,可以说日本人是罪有应得。他们占领了我们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敌人,他们奴役我们就是我们的敌人,他们杀了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杀死敌人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李小龙、梁小龙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的演电影呢?  

梁小龙是李小龙的师弟,梁的师父是叶问的师弟。梁小龙是受到李小龙影响的,如果说要纪念李小龙的话,还要纪念一个人,那就是毛泽东!  

李小龙是40年生人,到66-69年,这是他开始演电影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就像歌词中说 :“蒙上一匹大黑马,一天一个涨停板,心里特膨胀”。那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有人说李小龙的功夫其实不行,我们姑且不论他杀人的技巧有多少,但他却和毛主席一样,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可以向世界标榜,中国功夫不差,中国人不差。  

李小龙的四部半电影,没有一部电影中说没有把人打死的,但是人们为什么还要怀念他呢,难道我们怀念的是他杀人的技艺?难道是他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功夫?认识中国功夫,八国联军可能比你我认识的都早,都深刻。这让我想起了 番茄家园的大番茄 说的话“微软问我们要版权税,我们在清朝的时候就交了”。  

然而看看近年来的功夫电影,特别是要上映《叶问》以后,宣传者说,不要演的像《精武英雄》,我就留意这事,然而它们却是这样的雷同,再回想起我以前看过的电影,感到很是心寒!  

叶伟信很逗,各位看过《叶问》的朋友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故事说来比较的简单,就是说在日本侵华前叶问的日子过得很好,喝喝茶、打打拳,不用做工都有饭吃而且吃得很好,说句玩笑话,他丫就是一新阶层,就是现在gcd所要倚重的力量。他还好武术,长和朋友切磋,老婆狠反感。后来来了一个讨生活的金山找和他的兄弟们到佛山要开武馆,结果就和佛山武术界过招,结果都不是对手,对手只有一个,自然是主演甄子丹—叶问了。叶问赢的很轻松。  

日本人来了,喝着茶、打着拳的叶问的幸福生活到头了,他也和张大民一样住到了弄堂里。自食其力的他去煤场挖煤,过起了按劳分配的生活,企业家的“良心”并没有应为他是男主角叶问,就可以给他个白面馒头,他的伙食仍然是一个红薯,叶问一家三口就要靠这一个红薯度日,自然主角也只能吃半个红薯了,留下一半给老婆孩子吃。  

日本人的房改政策让叶问成了无房户,一家三口只能到一个破屋中度日。老婆病了也没有人看管,儿子小,不知道日本人的教改如何,哎,生在他那个年代也是一样苦啊!他并没有应为这样就上梁山,他不是邓小平同志,他不是冲动帮的,他没有革命。他知道,他只要努力工作,他就有吃的,他的家人就有吃的。于是为了一个红薯憧憬着一天的生活。呵呵,玩笑而已,如果你看了电影《叶问》并感受不到我说的这一切,日本人来,并没有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多少变化,很和谐。除了看到大汉奸挨打,再没有看到打人了,比武除外,那还是中国人打日本人多。  

日本兵到了佛山并没有影响多少人,电影只是用了一个页面,一组数字来说明,大概是从几十万人降到了几万,给人的感觉不是日本人把中国人杀了,而是日本人来了,中国人就走了,中国人和日本人不习惯住在一起而已。看不到杀戮,看不到鲜血,看到的只是“大东亚共荣圈”的盛装。象征性的几辆日本军车通过外,居然没有一个对日本兵的概念。  

日本兵到中国不是拿枪的,他们是穿着空手道道服,道服内除了一条日式内裤和lp(台语)外就空了。而我们中国人打架是要穿鞋的。哎,日本人打不过中国人就是没有穿鞋啊,穿个布鞋功力长2年,穿个皮鞋他们的目的是打败中国人,于是找佛山会武术的到日本军营去功力长5年,穿上大头皮鞋,那丫的就是10年功夫啊!  

日本兵到中国就是为了比武的,让赢了的中国民众可以得到一小袋米,大约5-10斤,可以解决一家人几天的生活问题,龙永图说,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养活了中国的老百姓,日本兵在60年前就把这种关怀送到了中国。结果是叶问的一个不识时务的朋友在打不过日本将军(主角)的情况下,人家不打他了,他还不行,还把血喷了日本将军一脸,弄得人家暴怒,于是杀了叶问的朋友。  

打不过,投降就好了,为什么要这样的没有风度呢?日本人见你就给你鞠躬。  

最后叶问就是和这个日本将军比武,赛前,这个日本将军让叶问给日本兵教中国功夫,叶问的回答是你不懂“仁”,所以就不教。懂“仁”的叶问,知道这样一场比赛,可能会死,于是让朋友带着老婆孩子走,剩下的就是拼死一斗了,结果很失望,叶问打赢了,这个日本将军更是有比武的风度,不再像《精武英雄》中藤田刚那样在暗中比武,他是在擂台上比的,小日本没有打赢,我“仁义”至上的叶问兄也没有杀了那个日本将军。我不懂,叶问做好一切打算,为什么不杀了那个日本将军,杀一个小日本就可以救多少中国人?为什么不杀,是“仁”还是不敢,中国儒家的思想,是让中国人做猪,只会吃、睡、日,实践起猪的三个**。  

让日本将军死的办法很多,导演是中国人,想让他怎么死,他就得怎么死,遥控器在我们手中。但是叶伟信导演没有让他死,我们就不得不怀疑叶伟信了,为什么不让小日本的将军死,难道要让我们中国人都去学习“叶问”,对自己的敌人要讲仁慈吗?“仁义”在他们身上适合吗?  

同时叶伟信导演的《导火线》,甄子丹在电影中连杀了兄弟三人,其中在杀老三前(最后一个)还看到他们的的母亲,当时母亲痴呆了,没有了依靠,甄子丹没有放过他,还是把老三杀了(倪星)。家恨难道国仇家恨还要严重?对侵略者讲仁义,对犯罪者讲杀戮,这是什么狗屁逻辑,特色的狗屁逻辑!  

《精武英雄》也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藤田刚使用冷招,陈真是不会杀他的,也不会走上抗日前线的。和李小龙的版本中的陈真主动求战完全不同,时代不同了,lingdao人怂了,导演怂了、演员也怂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在回顾其他的功夫电影,特别是李连杰出演的黄飞鸿系列。民团教头是什么人?不是工会啊,兄弟们。民团教头是地主的代表人啊,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的啊,是镇压农民运动的侩子手啊!我记得的是黄飞鸿打过红灯照。他是自觉不自觉的服从与腐朽的封建王朝。  

对于这样的双重标准,我们该怎么理解?怎么理解,中国走了邪路呗,中国文艺走了邪路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