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国演义李严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214年―222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使其能连接江的两岸。 东汉晚期,战乱极颇繁,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李严上任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李严的这次水利整治工程影响后世,以致于后来南宋时期的赐进士出身、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把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李严督运粮草,但办事不力致使蜀军北伐被迫停止,李严为了推卸责任,不惜编造谎言诬陷诸葛亮,又想杀死督运领顶罪,直到诸葛亮用证据揭露其无耻行径后才认罪,加上李严平素自私,人际关系差,招致大部分同僚的敌视,所以被罢官流放梓潼郡。建兴十二年,李严闻知诸葛亮逝世,认为后人不会给予起用他的机会,于是气愤病死。
很赞哦! (1055)
相关文章
- 东吴大都督 三国历史疑问:刘备为何让大都督李严驻守边境?
- 三国演义李严 不识时务的典型李严:以纵横见长的他却想主政
- 三国演义李严 李严为什么会被废庶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 三国演义李严 曹魏乐陵太守:王冲,原为李严部属,因惧怕李严而投降曹魏
- 不识时务的人什么意思 不识时务的典型李严:以纵横见长的他却想主政
- 张之洞后人 李严的后人 如何评价李严
- 刘备托孤诸葛亮在哪里 刘备托孤为什么还选了李严?选择李严是对是错?
- 三国演义李严 刘备托孤的时候将兵权交给李严 为何下场会如此凄凉
- 诸葛亮 李严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骠骑将军李严简介
- 三国志李严 李严真的「 ”腹有鳞甲”吗?蜀汉「 ”李严案”背后的三个疑问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