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义大利军队:表明盟友身份仍关集中营
在中国的义大利军队:表明盟友身份仍关集中营
公元前36年,西汉副校尉陈汤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抓获一批相貌奇特、战法怪异的战俘,并把他们安顿在今天中国甘肃省的骊轩地区。两千多年后,中外学者就 骊轩居民是不是「古罗马军团后裔」而争论不休。这个历史之谜到今天未解,但另一支「罗马军团」却是实实在在地消失在中国,他们消失的时间离现今也只曾经70 多年。
这就是近代来华的义大利远征军。
「东方远征军」
1915年,义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津的义大利租界里约有一万名中国人和350-400名义大利人(大多为商人),租界的「保卫任务」由200人左右的警察部队和50人左右的中国巡捕负责。
1925年,已在国内巩固了法西斯政权的墨索里尼决定向中国派遣「东方远征军」,他要求军方选派精锐部队。在义大利全军中,「圣马可团」被以为最适合 到远东服役,但义大利高阶将领以为整整一个团都去中国,未免过于招摇——在20世纪20年代,整个世界正处于一战后的「和平阶段」,大规模向海外派兵必然 遭致国际社会抗议。经过研究,义大利军方决定由「圣马可团」的中坚力量组成一个精锐营,该营下辖3个连,每连编制为100名官兵。3月份,这支精心挑选的 部队正式启程前往中国。
危险的日本盟友
20世纪30年代初,中意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伯爵作为驻华公使,积极推动意中贸易的发展。1937年11月6日,义大利加入《反 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对于义大利和日本过于亲近相当反感,中意两国关系开始疏 远。
1937年春夏之交,中日全面战争呈现一触即发之势。义大利驻华大使、法西斯党员卡罗·福马卡利以为中日一旦开战,势必祸及义大利租界,于是急电墨索 里尼,要求加派军舰和陆军来华,以增强义大利租界的防御力量,这个请求最终获得批准。在1937年,义大利陆海军投入到中国的总兵力达到1200人。
1940年6月10日,义大利正式参加二战。1941年2月,就在东非港口马萨瓦被英军攻占一个多月前,三艘义大利军舰开向中国,其中「厄利垂亚」号和「拉姆-1」号到达上海和天津。
在中日战争的头几年,由于义大利与日本的轴心国同盟关系,再加上义大利驻华机构不断让步和妥协,中国境内的义大利军队度过一段较为平静的时光。但实际上义大利人与日军占领当局的关系并不理想,由于不喜欢欧洲人的存在,日本人还是非常厌恶在他们占领区内多出一支欧洲武装。

远征军的终结
由于义大利屡遭惨败,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国王逮捕。紧接着,9月8日,义大利成立巴多格里奥新政府,公开宣布退出轴心国,这一下子把呆在远东的义大利军人推到危险境地。
当地时间9月9日凌晨2点钟,「厄利垂亚」号刚在新加坡外海完成对义大利潜艇「卡比连尼」号补充给养的作业,当他们从路透社获悉义大利投降的讯息 后,立即改变航线,经苏门答腊海峡逃向英属殖民地锡兰(今斯里兰卡),避开了日本海军和飞机的追击。但是,「卡比连尼」号潜艇艇长沃尔特·奥科尼海军中校 是个死硬的法西斯党徒,他执意将潜艇开进日军控制下的新加坡港,他公开表示愿意站在日本一方继续作战,但日军还是强行将「卡比连尼」号潜艇上的艇员关进战 俘营。
此时,还有多艘义大利海军舰船处于日军势力范围内。非常多舰只的指挥官获知义大利投降后,决定自沉舰船,以免被日军俘获。当意大利舰船惨遭日本人洗劫 时,呆在天津、北平、上海租界及使领馆区的义大利陆军也面临生死抉择。在天津租界区,由卡罗·德尔阿夸上尉指挥的意军被6000余名日伪军包围。德尔阿夸 上尉决心进行抵抗。为了迫使意军投降,日军指挥官、独立第15旅团长田中信南先用10辆装甲车堵住义大利租界的出口,调动两艘内河炮艇封锁海河,并从北平 南苑机场调来一个轰炸机中队。在日本人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威慑性炮击和空袭后,德尔阿夸上尉的神经崩溃了,他还是决定率部投降。
在这场被日本人称为「九月义人降伏事变」中,日军共抓获近1100名义大利公民。日方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宣布效忠希特勒一手扶植的「义大利社会共和 国」(即「萨洛共和国」),要么被送进集中营。有170名义大利官兵卖身投靠,其余的人则被日军关进设在中国东北、朝鲜及菲律宾的集中营,在接下来的两年 里备受日军虐待。
到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时,义大利潜艇「托列里」号仍在协同日军作战,他们一直打到8月30日。那一天,这群义大利军人用机关炮击落了一架美军B-25轰炸机,这也是日本在二战中取得的最后一个战果。
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关在集中营里的义大利官兵于1945年9月被美军解救,于1946年3月乘美国军舰回到义大利。义大利派往中国的「东方远征军」历史至此才算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