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黄金部队在哪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
曹操
这支部队的主管一职就是摸金校尉,用通俗的话讲摸金校尉就是持有官方(地方军阀)颁发的盗墓许可证的盗墓头头。汉代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说:“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甚至还说曹操亲自组织和指挥过对梁孝王墓的挖掘,将曹操说得十分下作。后来袁绍兵败,陈琳归附曹操麾下,曹操对其所作檄文中侮辱自己祖上的行为很不满,但是似乎对盗墓之事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另外鲁迅也曾经说过:“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但也有人对此不敢苟同,认为曹操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精明无比,不可能在那个极度注重礼义廉耻的社会做出这种有损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事情。、他们还认为曹操之所以背上盗墓的骂名是因为其父曹嵩在路过徐州的时候被陶谦的部将所杀,曹操兴师问罪,大举报复,其大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夺,盗人坟墓,曹操对此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并且曹操自己也扬言要毁了陶谦的祖坟,结果被一些人穿凿附会,捕风捉影而背上了黑锅。但是不论曹操有没有组织过盗墓,摸金校尉在后世逐渐变成了盗墓贼的指称,甚至在盗墓贼中还出现了“摸金派”这一盗墓流派与发丘、搬山、卸岭三门并列,但这三个流派到了宋元时期可谓青黄不接,人才匮乏,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所以就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校尉与别家盗墓门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门规上和行事手法上:摸金校尉更喜欢单打独斗,除非一个人冲锋陷阵过于困难才会与自己十分信任的搭档组建五人以下的盗墓小组。摸金校尉深信祖师爷定下的鸡鸣不摸金的规矩,他们进入墓室必须在墓室的东南角点燃一张油灯或一支蜡烛,因为他们担心“鬼吹灯”。所以《鬼吹灯》才会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之一的胖子看见蜡烛熄灭了,就质问主人公老胡蜡烛买的是多少钱一支的,当得知是便宜货的时候,他们还为此发生了小争执,其实是因为“鬼吹灯”而紧张的反应,然后他们就得考虑是不是把拿的宝贝还给墓主人的问题了。
摸金校尉擅长通过星象风水的知识,比如“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的本领和技艺,准确定位墓地所在,他们只对大的墓葬下手,普通平头老百姓的墓葬绝不能动。摸金校尉每次盗墓只能拿走一两件明器,一方面要给同行留口饭吃,另一方面摸金校尉做事不做绝,是给自己留后路的表现。虽然在摸金派中没有正式的师徒传授关系,而只需要懂得行规术语,并且在行动中予以贯彻,就可以被当做同门。摸金派也有自己的身份认证系统,即拥有佩戴摸金字符的人才会被当做真正的摸金派门人。
发丘派:盗墓时持有不可替代的铜印
发丘派在盗墓史上晚于摸金派出现,到了
东汉
时期才有,其门人自称发丘将军,又被称做发丘天官或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将军与摸金校尉在盗墓的手段上没有多大的差异,主要利用星象和堪舆确定坟墓和墓室所在地再进行盗掘,但技术上稍逊一筹。但是发丘将军有着与摸金校尉不同的行事风格和门规。发丘将军往往以当铺掌柜或者古董商人的身份掩护,一般不会轻易出手,只有某些大型陵墓才能调起他们的兴趣和胃口。发丘印
另外发丘将军比较注重合作,一般都会邀集多人共同行动,与喜欢单打独斗的摸金校尉截然不同。发丘将军行事稳妥,不喜冒险,借助团队的力量,再加上事前精心计划制定各种应对预案,事中按部就班的遵照执行,可以保证盗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虽然发丘将军盗墓的困难程度要小很多,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但是事后的分赃不均以及保密的问题却会引起很多麻烦。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所以发丘将军有大量门规是针对分赃和保密协议制定的,但极少为外人所知。发丘派据说有一枚发丘铜印,力量非凡,上面写有“百无禁忌”四字,但是在发丘派里有着崇高地位的发丘铜印最后还是不幸被毁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