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北宋还是南宋 北宋大诗人陆游的故事欣赏
北宋大诗人陆游的故事欣赏

陆游的故事
陆游,出生于公元一一二五年,当时正处于北宋灭亡时期,陆游一直亲眼看着国家的衰败,心中对于国家的贫弱十分担忧,为此,陆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诗句,成了千古诗人,他现存的诗作很多,是留下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
陆游画像
陆游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听了不少关于金掠夺宋的故事,所以一直以来他就心怀国家大事。然而在外有金国掠夺,内有奸臣的情况下,胸怀大志的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即使如此,陆游心中为民的火苗并未熄灭。公元一一八零年,抚州发生了一场天灾,当地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陆游在没有得到上级的允许下,下令开仓发粮食,这使得百姓艰难的生活得以缓解。陆游还不顾周围县城有传染疾病,毅然走向各地查看情况,还将有用的药方收集起来,用在百姓身上。虽然后来上级是非不分,以陆游擅自动用职权为理由,将陆游罢免,可是陆游却在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陆游在离世之前仍念念不忘中原的统一,还写下诗句让自己的后人作为警示,这诗作直接表达了陆游看不到国家统一的悲愤,更是对君主不顾百姓的感慨,更是陆游爱国情怀的体现。
可惜的是,陆游最终还是没有从自己后人的口中得到中原统一的消息就遗憾而去,但是陆游这位爱国、爱民诗人的故事将一直流传在百姓之中。
陆游写给唐婉的诗
众所周知,陆游是一位爱国系民的诗人,他留存至今的诗作众多,大多是诉说着自己的爱国情义,然而其中有一首《钗头凤》却向后人诉说了陆游与唐婉的前尘之缘。
陆游《钗头凤》画像
红酥手,黄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钗头凤》曾被写在绍兴沈园的墙壁上,是陆游在休离唐婉几年之后,再遇唐婉,突发感慨,写下来送给唐婉的诗。《钗头凤》以陆游家中所传下来的凤钗为题,缓缓诉说着当中的无奈与辛酸。
因为陆唐两家相交极好,所以陆游与唐婉经常来往,以诗词相交,陆家以凤钗作证,定下了唐家的婚事。陆游与唐婉成婚之后更是情意浓浓,本应将功名放在首位的陆游却因为爱妻在旁而将此事忘记,这让母亲大为不满。在母亲多次从旁敲打无效的情况下,母亲终于用自己的性命作为威胁,要求陆游将唐婉休掉,并为他重新娶了另外一名妻子。
后来在一次游览沈园的途中,陆游看见了自己日日思念的唐婉,然而此刻的唐婉已经不是自己的妻子,她的手也只是为自己的丈夫倒酒,陆游忽发感慨,唐婉如同那绿柳一样遥远,即使当初的誓言还存在,可是现在却不能再交书信了。唐婉在看到陆游所写的第一部分的《钗头凤》后,留下了第二部分,将自己对陆游的感情表露了出来,也因此唐婉郁闷,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陆游对于唐婉的感情是真挚的,然而在孝的面前,陆游不得不选择了屈从,但是他却为唐婉留下了诗作,以此纪念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与誓言。
陆游是什么诗人
陆游字务关,号放翁,是南朝的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写过很多诗词作品,我们都是从小背诵着他的诗词长大的,但是大家又可否知道陆游是什么诗人呢?
陆游雕像
首先,陆游是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也是谈到陆游是什么诗人常人立刻会想到的一点。陆游逝去后,留下了很多他的诗词著作,一共有9300多首,是中国史上存诗量多的诗人。而他的很多诗词作品都是表达了他对于抗金杀敌和收复中原的伟大报复。比如说《示儿》、《浪淘沙》、《长相思》等等作品,语句都其悲壮和豪迈,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他对穷苦人民的怜惜和敌人的仇恨,洋溢着他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陆游还是一名重感情,专一的诗人。陆游二十岁的时候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与唐琬结婚了。婚后,陆游母亲一直处处针对唐琬,最终,唐琬和陆游被母亲强行拆散,陆游伤心不已,悲痛欲绝。陆游和唐琬离异后,陆游便写下了《钗头凤》、《沈园》等诗词来追忆和唐琬在一起的这段美好的时光。
最后,陆游也是一名谦逊,卓越的诗人。陆游会经常看一些其他诗人写的作品,他善于去学习其他诗人的作诗风格和精华部分。因此,他诗词作品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比如说他的有些诗词是和李白的作诗风格有些类似,所以被诗人称为“小李白”,以及和杜甫同被世人称为“诗圣”等等,这些称号都是对于陆游诗词作品的肯定。
如今,陆游虽已逝去,但他的诗词作品和他身上的优良传统美德会一直源远流长着,供我们去欣赏和学习。
十一月风雨大作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的作者是陆游,那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呢?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图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前两句知道的人不多,但大部分人都知道后面的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突然变了天,呼呼的风夹着落在湖面上的大雨,声音和巨浪翻滚一样。而陆游烤着小火,身上的衣物也非常暖和,他和他的猫都不情愿在这样的天气出去。陆游躺在床上,小山村的四周非常孤寂,他却没有为他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只是一心想着怎么保家卫国,就连听着雨声迷迷糊糊的睡着也在梦里梦到自己一副士兵的打扮,渡过河流,目标直冲战场。
可以见得,陆游在做这首诗的时候,是他的晚年时期,那是他的身体很衰弱,无法在替国家办事,但是他的心一直在国家,一直想着如何替国家防守边疆。说到这里,陆游借助了听着雨声渐渐入睡,在迷糊中,想起了他年轻时奔赴边疆,跨战马,向前杀敌的背景。可以表达出了陆游做这首诗来表达,表达他的一种爱国之情怀,怕国家防守边疆失败,导致百姓生于水生火热当中,所以也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感情。
从以上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陆游作的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的目的,也体现了他一心想替国家保卫边疆。这值得我们尊敬。
陆游书房
陆游是我国的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豪文学巨匠,他所作的诗大多很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性和文学意义。而他在政治和官场上的郁郁不得志也大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他的理想是施展政治报复从而收复祖国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与此同时陆游还是一个视书如命的人。
陆游像
据说陆游自己有个书房取名为书巢,就算是生活贫困致使家徒四壁都时候,他的书房里依旧是满满登登都书。而且他对书并不拘泥于地方,床上、桌子上、他的生活范围内处处可见、触手可得。并且他的书房不算大又因为到处都是书,以至于他的朋友来了都无从下脚,进来了就很难再出去。他和朋友们大多都是在书中交谈,各种书籍凌乱却又整齐都围绕在他们身边,于是他自己嘲笑自己的说道这简直就是鸟窝啊!他的朋友们听了纷纷赞同,于是陆游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巢”。
他将书房看成了可以疏解自己悲伤、困苦愤怒和忧患的地方,因为长期的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更注重书房这个可以让自己抒发情绪的地方。陆游的一生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他的政治抱负和爱国主义精神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所以便将这种感情寄托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这些书就在这样摆放在他生活都地方,其实也有比喻自己想要奋起而实现政治抱负,而那些书却犹如外面的困难和曲折一样,阻挡着他前进的步伐。
陆游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是陆游晚年的时候待过的书斋的名字,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是一本很值得考究的书籍。书本中记载了很多各地的习俗和当地民风,还有遗迹和怪谈类的事件,有的是自己亲眼去考察,有的是听别人讲的。无论是怎样,《老学庵笔记》都是一本可以给人增长见闻的书籍。
陆游《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是陆游的故居镜湖旁边的一个书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陆游非常喜欢这里。虽然只是一方小小的书斋,但是也承载了陆游爱国的心情,他的晚年也是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的。《老学庵笔记》并不是专门写当地风俗的,陆游用文学家描述的方式写下了这本书,不仅用了一些幽默的手法来描写,而且还很巧妙的讽刺了当时社会下投降派那一副丑恶的嘴脸。就像他描写秦侩被刺杀一事,也是用了略带幽默的手法表述出了民众对秦侩的憎恨。
虽然陆游是个著名的诗人,但是《老学庵笔记》展现了他的另一面,就是对奇闻趣事的见解以及对诗词的分析。他曾对陶渊明的诗词做出了分析,说陶渊明写诗,不会将一个物体写实,而是淡淡的描述,就像悠然见南山,这里很巧妙的用到了见字而不是望。就一个字的差别,那种闲散的感觉被带了出来,可见陆游也是个识才之人。书中还有记载花草树木等,比如各地的荔枝,他都有记载。其实《老学庵笔记》是本很好的书,不仅是国内,在出了书不久就传到了邻国日本供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