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尔战役 十字军究竟是怎样打仗的?战役评述来告诉你答案
十字军究竟是怎样打仗的?战役评述来告诉你答案
十字军究竟是如何作战的?本文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字军典型胜仗,即1119年的哈布会战(The Battle of Hab)。以这场战斗作为切入点,在评述战役的同时,也简析十字军的战术。
综述
我们并不想撰写一部耶路撒冷王国的历史或者战史,而只希望说明十字军时代的战术特点,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法兰克人与穆斯林之间那些数不胜数的大小战斗详加记载,只需介绍一些展示出了重要战术细节的战例。总体而言,在多里莱乌姆、安条克、哈伦克、阿斯卡隆、拉姆拉以及贾法等战场上所看到的那些有趣情况,在12世纪的作战中依然会反复出现。
在对付突厥人时,只要十字军能够注意下述几点,通常都能获胜:一、让骑兵与一支装备远射武器的坚韧步兵队伍配合作战;二、将战场选在异教徒无法施展传统帕提亚式包围骚扰战术的地形上;三、携带充足的食物以避免饥荒风险。在面对埃及等非突厥穆斯林军队时,十字军获胜的可能性还要更大。只要能保持一般的警惕,获胜便易如反掌。法兰克人与这些孱弱敌人之间的战斗,与早期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战况十分相似。当时少数英国人屡次对数量庞大的印度军队发动进攻,尽管英军在任何方面都居于劣势,却还是百战百胜。对十字军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战场上必须拥有能够为骑兵提供支援并能够掩护骑兵集结的充足步兵。即使步兵无法独力赢得会战,也是他们的存在,才给骑士们带来了赢下会战的可能。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法兰克人鲁莽地向荒芜地区中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区进发,他们就很可能在那里遭到包围、骚扰并最终筋疲力尽。另外,如果骑士们因为自己的阶级荣誉感而误入歧途,将步兵抛在身后,他们也很容易遭受惨败。
哈布会战
1119年6月27日,安条克亲王罗杰(Roger,Prince of Antioch)与手下大批骑士一同在血地之战(The Battle of Ager Sanguinis)的惨败中阵亡。马尔丁的埃米尔艾尔加齐((Il-Ghazi,Emir of Mardin)作为胜利者,即将席卷整个安条克公国。为将安条克从突厥人手中拯救出来,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二世(Baldwin II of Jerusalem)手下封臣,的黎波里伯爵庞斯(Pons,Count of Tripoli)快马加鞭从南方赶来增援,远至埃德萨的军队也加入了国王麾下。等到安条克军队残部重新集结整编与主力会合后,全军总计拥有七百名骑士和数千名步兵。鲍德温率领这支军队前去解救正被艾尔加齐围攻的城堡泽尔达纳(Zerdana),该城虽在援军赶到之前陷落,但鲍德温在会战当天对此一无所知。艾尔加齐同样也获得了援军加强,其政治对手——大马士革的托克塔金(Toktagin)同意暂时抛弃争端,并带来了一支包括其自己麾下骑兵以及部分埃米萨征召兵的大规模部队。突厥人总计集结了大约两万名骑兵,步兵的数量则没有被史料提及。通常而言,突厥的埃米尔们也只依赖于马弓手。
哈布会战(1119年8月19日)
在会战当天破晓时分,鲍德温在经由哈布前往泽尔达纳途中将军队排成了比以往十字军所采用者更加复杂一些的阵型。其第一线由三个分队组成,每个分队中的骑兵都拥有步兵支援,二者可以互相掩护。在第一线背后的中央,鲍德温亲自率领着麾下家臣,并将后者组成了三个分队。他们右侧是的黎波里伯爵及其家臣,左翼则是泽尔达纳的领主罗伯特·福尔考伊(Robert Fulcoy,Lord of Zerdana)以及安条克的诸位男爵和骑士。如果我们的主要资料来源——安条克大臣戈蒂埃(Gautier,the Chancellor of Antioch)所言不虚,那么还有另外一支安条克分队受命担任后卫。庞斯和罗伯特的骑兵并没有被部署在与第一线平行的位置,而是位于其后方一段距离,以便对付敌军可能的迂回行动,而倘若敌军的压力主要集中于中央,国王也可以从后方对第一线进行支援。无论是事出偶然还是故意为之,这一阵型与拜占庭皇帝“智者”利奥在讲述如何对付穆斯林时所提出的阵型极为相似。如果我们将哈布会战的阵型图与第四卷第二张中的示意图对照来看,这一点就会更为明显。
二者的唯一区别在于鲍德温拥有大约两千或三千名步兵,并将他们部署在了第一线的骑兵背后,而利奥笔下则是一个没有任何步兵支援的纯骑兵师。鲍德温的骑兵总共分为九个中队,每队80人,三队位于第一线,三队位于第二线,左右两翼各一队,最后一队位于后方。艾尔加齐和托克塔金似乎希望能够在破晓时分奇袭法兰克人,但当太阳升起之后,他们却发现鲍德温规模不大的军队正在以整齐的战斗序列前进,异教徒们所发出的呐喊和鼓噪声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艾尔加齐因此决定转而采用普通的突厥战术,以新月队形前进,试图包抄基督徒两翼。他本人率领美索不达米亚人位于右翼,托克塔金则率领着大马士革和埃米萨部队位于左翼。突厥人非常清楚,基督徒对自己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步骑协同,因此艾尔加齐决定尽可能压倒对方的第一线部队,并计划对鲍德温集中了所有步兵的中央进行一次猛烈攻击。十字军的步兵及其前方的三个骑兵中队遭到了非常凶猛的进攻,骑士们被逐退到了步兵面前,而后者也遭到了攻击。突厥人没有使用弓箭,而是手持长矛、刀剑英勇冲锋。在骑士们被逐退后,法兰克步兵根本无法抵挡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冲锋。法兰克步兵装备的远程武器是为了对抗突厥弓箭而准备的,无法应付白刃作战。他们虽然英勇战斗,但还是逐渐陷入混乱,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双方在两翼的战况却平分秋色。艾尔加齐在右翼率军对的黎波里伯爵发动进攻,将后者击退并驱赶着敌军后退,迫使其与鲍德温的第二线搅在了一起。而在左翼,罗伯特·福尔考伊和安条克人却凭借英勇的冲锋将大马士革人彻底击溃,导致对手在混乱中溃逃。倘若罗伯特能够毫不迟疑地从侧翼向敌军中央发动冲锋,那么他便很可能直接赢下会战。可由于此时他尚不知晓泽尔达纳已经陷落,一心收复领地的罗伯特根本没有如此考虑,而是在追击了大马士革人一段距离后便脱离了会战,向泽尔达纳疾驰而去,他本人及其手下部队也没有继续参与到剩余的交战之中。
另一侧的艾尔加齐没有犯下同样错误,而是直接对鲍德温的第二线发动了进攻。从此时开始,战况变得极为胶着——法兰克人的前卫和左翼被驱赶着混乱地退向中央,基督徒能否获得胜利,完全取决于国王是否能凭借手中的预备队扭转战局。鲍德温一次又一次地率领着骑士进行冲锋,击退涌上前来试图给会战画上句号的突厥骑兵。无论敌军从前方、侧翼还是后方前来,国王和手下骑士们总能出现在危险方向上。重骑兵们一次又一次高喊着“圣十字架!”对敌军发动冲锋,将异教徒逐退。夜幕即将将临时,艾尔加齐放弃会战撤兵而去,将战场控制权留给了鲍德温。
一幅作于19世纪的鲍德温二世画像。在哈布会战中,虽然当天双方在战场上平分秋色,但鲍德温还是成功阻止了对方的进一步入侵
可就在这位马尔丁的埃米尔撤退时,他意外地与罗伯特·福尔考伊的部队撞在了一起,后者在发现泽尔达纳早已落入异教徒之手后正在迟缓地返回与国王会合。安条克骑士们行军时秩序混乱,而且没有任何警惕,很容易便被突厥人击溃了,罗伯特本人也因为在战斗中坠马而被对方俘虏。托克塔金在会战数日后冷血地下令处死了罗伯托,但罗伯特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正是因为他在会战时自私地抛弃了战友,才招致了最严重的惩罚。

并不知晓这一灾难的鲍德温始终坚守着战场,直到夜幕降临后才退回哈布。第二天清晨,他又回到战场埋葬了己方阵亡者并搜刮了敌军的尸体。由于此时突厥人已经彻底不见踪影,他也获得了宣称自己获胜的正当理由。实际上讲,这场会战只能算是平局,但由于敌军此后便不再继续进犯安条克,十字军也算是达到了会战目的。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鲍德温有100名骑士和700名步兵阵亡,另外还有更多士兵在被击溃之后数日都没有返回。突厥一方也损失了2000人到3000人。
这场会战中双方平分秋色的情况,与后来的蒙特雷里会战(The Battle of Mont'l'hery)十分相似,而戈蒂埃对于双方逃亡者的记载详细程度,也足以和后来科米纳(Commines)回忆录中众所周知的经典段落相去不多。戈蒂埃写道:“我们的逃兵跑到了哈布、安条克,甚至最远还逃到了的黎波里,他们在各地声称国王已经全军覆没。而在另一方面,那些被(我们左翼)逐出战场的突厥人也涌入了阿勒颇,发誓说艾尔加齐、托克塔金以及所有突厥人都已经被对方屠杀。”虽然鲍德温可以宣称自己在日落时占据着战场,但艾尔加齐也可以展示自己从耶路撒冷国王一位侍从骑士那里夺来的一面王旗,而且他手中还有罗伯特·福尔考伊以及不少贵族战俘。但是在处死了30名战俘之后,艾尔加齐没有继续自己的战役,而是回到马尔丁征召更多部队,这也证明其口中声称的胜利实际上并不能成立。不过艾尔加齐的宣传似乎成功骗过了自己的史学家们,倘若按照科马尔丁的著作来看,鲍德温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宣称自己在战斗中获得了胜利。虽然当天双方平分秋色,但接下来几个月中发生的事件却足以证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艾尔加齐回到了家乡,鲍德温则占领了战场,并在秋季重新夺回了泽尔达纳以及突厥人在罗杰亲王死后所占领的大部分城堡和城市。
这场哈布会战(又称达尼特会战)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十字军在此战中首次采用了比安条克、阿斯卡隆、拉姆拉等会战中那种“前排安置步兵,后排骑兵支援”更为复杂得多的阵型。鲍德温作为埃德萨伯爵期间曾多次与突厥人交战,而在他加冕为国王之后,这些经验也终于开花结果。突厥人也学到了不少,他们不再完全依赖弓箭,而开始勇敢地使用刀剑、骑枪进行冲锋。他们意识到,装备着弓箭的法兰克步兵的威胁甚至比骑士还要大,因此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花费在清扫敌军步兵。而且由于突厥人已经认清马弓在威力上要弱于步兵使用的手弩,他们也没有像先前那样试图用弓箭射杀步兵(很少能够成功),而是直接手持着骑枪进行冲锋。不过他们这一次之所以能够成功,显然也要得益于鲍德温错误地将三个中队的骑士安排在了中央步兵部队的前方,而不是后方。
相关文章
- 萨多瓦战役 血河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血河战役最后的结果
- 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的具体过程: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的结果怎样?
- 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战役状况怎样?
- 伟大战役全面爆发下载 森塔战役爆发的背景是什么?森塔战役的结果
- 包岑战役 马伦哥战役的停战:第二次反法联盟就此土崩瓦解
- 纳斯比战役 新奥尔良战役——美军取得了新奥尔良大捷
- 南北战争半岛战役 半岛战争的第二次战役的过程,半岛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 圣康坦战役 阿拉斯战役打了多久?阿拉斯战役的最终结果
- 伟大战役全面爆发下载 萨拉卡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萨拉卡战役的结果
-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中的南军指挥官:皮埃尔·博雷加德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