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首都在哪里 宋朝清朝轶事大对比:看看哪朝的官员幸福度高?
宋朝清朝轶事大对比:看看哪朝的官员幸福度高?
1、【文人煽颠】> 年间,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鼓动四川割据独立。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 六百年后的,又有一个叫曾静的文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结果掀起一场文字狱,然后,将那曾静咔嚓掉了。> 2、【大臣密奏】> 宋真宗问宰相李沆:“一些大臣有密启,为什么你没有?”李沆说:“臣有公事则公言之,何用什么密奏?搞密奏者非谗即佞,我深为厌恶,岂可效尤?”> 到了清代,官员则以获得密奏之权为荣,浙江布政使请求雍正:“藩臬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获准,像狗一样兴奋得直摇尾。点击查看更多> 3、【君主逼格】> 宋朝的仁宗皇帝似乎没什么主见,政事无论大小,都交给廷臣公议,议出一个结果来再施行。所以时人说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清朝的乾隆非常有主见,什么事都由他说了算,又识武功、打仗、杀人、写诗(看到名画文物就题烂诗)、、制造文字狱,啥都懂,自号为「十全老人」。> 4、【伶人问政】> 宋徽宗时,有伶人演滑稽戏,讥讽宋朝的政策导致“百姓一般受无量苦”,徽宗听了,“为恻然长思,弗以为罪”。> 清时,内廷戏班演戏,因曲伎俱佳,获赏赐酒食。席间一伶人无意问,当今常州长官是谁?雍正暴怒:“你乃优伶贱辈,胆敢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命人将那伶人打死了。> 5、【朋党风险】> 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为朋党正名,提出君子结党之说,开北宋政党政治雏形之理论先河,让宋仁宗“终为感悟”。> 六百年后,雍正对欧阳修之论特别不爽,专门写了一篇御制《朋党论》,驳斥欧阳修的“异说”,还杀气腾腾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斥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6、【谥号风波】> 夏竦死了,宋仁宗赐谥号“文正”。刘原父很不爽,上疏质问皇帝:“谥者,有司之事,陛下奈何侵之乎?”最后改谥“文庄”。> 六百年后,尹嘉铨给乾隆皇帝上疏,为他老爹请谥,并请从祀文庙。乾隆大怒:你尹嘉铨算什么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下令处死。后开恩,改为绞立决。皇恩浩荡,没有。> 7、【宰相职权】> 程颐对大宋皇帝说,“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也没觉得程先生说的有什么问题。> 六百年,乾隆对程颐这句话感到特别不爽,专门写了一篇,批判程颐,意思是说,你一个臣子,居然敢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你这是目无君上,此尤大不可也! 1、【文人煽颠】年间,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鼓动四川割据独立。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
六百年后的,又有一个叫曾静的文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结果掀起一场文字狱,然后,将那曾静咔嚓掉了。
2、【大臣密奏】
宋真宗问宰相李沆:“一些大臣有密启,为什么你没有?”李沆说:“臣有公事则公言之,何用什么密奏?搞密奏者非谗即佞,我深为厌恶,岂可效尤?”
到了清代,官员则以获得密奏之权为荣,浙江布政使请求雍正:“藩臬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获准,像狗一样兴奋得直摇尾。
>点击查看更多
3、【君主逼格】
宋朝的仁宗皇帝似乎没什么主见,政事无论大小,都交给廷臣公议,议出一个结果来再施行。所以时人说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清朝的乾隆非常有主见,什么事都由他说了算,又识武功、打仗、杀人、写诗(看到名画文物就题烂诗)、、制造文字狱,啥都懂,自号为「十全老人」。
4、【伶人问政】
宋徽宗时,有伶人演滑稽戏,讥讽宋朝的政策导致“百姓一般受无量苦”,徽宗听了,“为恻然长思,弗以为罪”。
清时,内廷戏班演戏,因曲伎俱佳,获赏赐酒食。席间一伶人无意问,当今常州长官是谁?雍正暴怒:“你乃优伶贱辈,胆敢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命人将那伶人打死了。
5、【朋党风险】
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为朋党正名,提出君子结党之说,开北宋政党政治雏形之理论先河,让宋仁宗“终为感悟”。
六百年后,雍正对欧阳修之论特别不爽,专门写了一篇御制《朋党论》,驳斥欧阳修的“异说”,还杀气腾腾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斥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6、【谥号风波】
夏竦死了,宋仁宗赐谥号“文正”。刘原父很不爽,上疏质问皇帝:“谥者,有司之事,陛下奈何侵之乎?”最后改谥“文庄”。
六百年后,尹嘉铨给乾隆皇帝上疏,为他老爹请谥,并请从祀文庙。乾隆大怒:你尹嘉铨算什么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下令处死。后开恩,改为绞立决。皇恩浩荡,没有。
7、【宰相职权】

程颐对大宋皇帝说,“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也没觉得程先生说的有什么问题。
六百年,乾隆对程颐这句话感到特别不爽,专门写了一篇,批判程颐,意思是说,你一个臣子,居然敢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你这是目无君上,此尤大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