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九月九登高节的典故 重阳登高的故事
重阳登高的故事 重阳登高的故事 农历的「九月九」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是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重叠,谓之重阳,由于「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长长久久的含意,因
重阳登高的故事
重阳登高的故事
农历的「九月九」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是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重叠,谓之重阳,由于「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长长久久的含意,因此有长寿之说。重阳节因此又发展为「敬老节」,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贵长命的意义,曹丕曾书与钟繇曰:「九九乃长寿日,可聚会也。」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而又叫「登高节」这一天人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等各种活动。
南朝梁人吴均之的《续齐谐记》记载:相传东汉时代,汝南人桓景追随费长房学道术,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海南当有大灾难,务必缝制绛色(深红色)布袋内盛茱萸系于臂上,并登山饮用菊花酒,此祸可消。」恒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猪羊皆死。费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故自东汉起,民间每逢此日必登高饮用菊花酒,以消除灾难。

三国、晋代以后,登高之风更为盛行、登高活动更为普遍,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重阳诗」、「登高诗」。诗人李白写道:「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这些诗句都为后世所传诵。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