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李建成关系 被李世民和历史扭曲的太子李建成:还原其真面目
被李世民和历史扭曲的太子李建成:还原其真面目
李建成,身系嫡长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他继承皇位,无可争议。史学者何木风说:“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在唐帝国未成时所立功勋是卓著的。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唐帝国。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混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所残杀。
真实的李建成是怎样的呢?
在旧的史书中,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形象是相当负面,极不光彩的。本人不仅阴险狡诈,而且好色贪功,整整一个不学无术,心胸狭窄的纨绔子弟形象。然而,真实的李建成又是怎样的呢?大量的史料证明:李建成虽说在宫廷政变中失败了,但他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与其弟李世民一样,李建成不仅是其父李渊的左膀右臂、而且是反隋兴唐战争的重要组织者,是唐朝建立的大功臣。
李建成是李渊反隋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
,是因为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一共有两个基地:一个是太原,由他自己和李世民共同组建;另一则是河东,则由李建成单独领导的。河东作为军事重镇,是通往关中的战略要地。李渊起兵之前,就让李建成以照顾家属为名,暗中在河东联络各路英豪。李建成没有辜负其父对他的期望,在当地倾其所有赈济百姓,广泛结交各路豪杰,招揽人才。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便以礼相待,真诚相交,以至于河东才俊纷纷投靠。当李建成赶赴太原参加起兵时,李渊非常高兴,并且让他担负起统领军队的重任。李建成又是兴唐军事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
从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李建成作为左军统帅,始终是领兵的主将。李渊反隋的战役首先是在西河打响的。而西河靠近太原,是唐军进入关中的第一关口。李渊很看重西河之战,认为它的胜利与否,将决定自己霸业的成败。为此,他把重任交给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迅速夺取西河,在战斗之前,李建成进行了认真周密的部署,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并且亲自查看西河地形,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他的行为使唐军将士受到很大的鼓舞,于是军心大振,个个奋勇杀敌,仅用了九天的时间便攻克了西河。李建成也因此被封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有史学家认为,自义旗初举,至攻克京师,李建成与李世民功绩大体相当。如西河之克,就赖二人之力。京师之克,李建成所部更有先登之功。比如在围攻长安时,第一个攻上城墙的雷永吉就是李建成的部属。李建成在战争初期即占据长安(长安的战略地位在当时并不亚于后来李世民所攻下的洛阳,甚至犹有过之),使唐军声威大振,顿时成为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一只割据力量,以至于连蜀地的势力都不得不依附于唐。
唐朝统一战争中的最后一个障碍是刘黑闼。刘黑闼曾经是窦建德的部将,于武德四年七月在河北起兵反抗李渊。李渊先后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征讨,虽然暂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由于他们战后在当地实行“悬民处死”的高压政策,使民心不稳,留下了很多后患。武德五年,刘黑闼再次起兵,声势浩大,很快又夺取故地。李建成在魏征、王的建议下,请令征讨。他深切地体会到,历经隋末战乱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社会环境和安定的生活,于是接受魏征的建议,改以往的高压政策为对当地百姓进行安抚。结果刘黑闼的部队很快就被瓦解,刘黑闼本人也被唐军擒获。此后,李建成又在武德五年、六年和七年多次防御突厥。这些战争的胜利,为唐初的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客观地讲,李建成没有李世民参加的战斗次数多。但这并不是他本人过错。因为他位为储君,要协助皇帝处理许多政务,不能经常率兵出征驰骋沙场,所以军功不及李世民显赫。但是,他为唐军建立了稳固可靠的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则是不争的实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建成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实力在当时是远远大于李世民的,特别是他在长安地区获得的巨大成功,更是李世民所望尘莫及的。
实事上,李建成还是一个很有人缘的人。
不仅待人较厚,而且礼贤下士,使很多有才干的人,如魏征、王等都曾甘心的为其效力。史书上最不堪的大概就是所谓李建成“淫乱后宫”了。史载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密秦高祖“建成、元吉淫乱后宫”。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成功者编写的。李建成是否曾“淫乱后宫”,宋代学者司马光就持有异议,认为“宫禁深地,莫能明也”。其实,尹、张二妃之所以在高祖面前尽说李建成的好话,是因为她们两人的亲戚被安置在东宫任职,受到李建成很好的关照,况且她们又都与秦王有很深的矛盾。她们憎恨李世民,这是不争的实事。封建史臣在史书中如此大肆张扬李建成与高祖妃嫔的特殊关系,无非是表明李建成是个在朝廷中找不到政治依靠的孤独者,只能用不正当的手段在后宫中寻求政治依靠。岂不知,用过于夸张和虚构的方式去诋毁一个人,其用心虽苦,然在细心的读者面前是很容易漏陷的。
既然正史多由胜利者编写,它自然会尽可能地为胜利者添光增色。“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最终的胜利者,所以,由他的史臣房玄龄等人编撰的《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中难免会出现“抑建成扬世民”的倾向。我们今天还原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真面目,并非有意贬低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光辉。

还原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真面目
说起李建成,我们不难想到那个在玄武门一败涂地的太子。而且新旧唐书里更是将李渊起兵建唐的功劳几乎归功于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劳只字未提。纵观记载唐史的主要文献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却发现对其记载极少,甚或一笔带过,在零星记载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形象的李建成:“骄恣纵横,兼并田宅,侵夺犬马,同恶相济,掩蔽聪明,苟行己志,惟以甘言谀辞承候颜色”; “外结小人,内连嬖幸,高祖所宠张婕妤、尹德妃皆与之淫乱”;“日夜阴与元吉连接后宫,谮诉愈切” “资简弛,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呢近小人,信谗佞,疏骨肉。”后世刘d甚至评价到:“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这真的是大唐第一皇太子李建成的真实形象吗,这是历史真相吗?从有关李建成的几件事上还是可以搜寻出其真实面目的。人为得掩盖肯定隐瞒不了真相,更掩盖不住建成太子的真善。
李渊正式起兵往关中进军,第一战是攻打西河,由李建成和李世民带兵。李建成给新聚集的义兵制定军法号令,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对百姓也是秋毫无犯,使得李渊起兵之初既得将士之心,也得百姓之心。李建成前后只用了九天时间就平定了整个西河。
另一件事是破刘黑闼之战。作为唐朝统一中的最后一场战争,它的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建成太子破刘之前,已有元吉与李世民征讨过,但由于二人没有对他们实行安抚政策,反而还施行“悬民处死”的高压政策,再加上这些人对李家的疑惧心理,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刘黑闼再次造反,抵抗大唐。
相关文章
- 玄武门李世民几岁 玄武门事件中李建成要杀李世民?事实却恰恰相反
- 李世民与李建成关系 被李世民和历史扭曲的太子李建成:还原其真面目
- 李世民与李建成关系 被李世民抹黑的悲剧太子李建成,本是名将仁主
- 玄武门之变和南京玄武门 李建成在玄武門事變中被殺後,他的妃子和後人,是什麼樣的結局?
- 玄武门李世民几岁 李世民在玄武门已经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为什么还要割下他的头
- 李世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协助李世民诛杀亲兄弟及其家人,为何还被称为一代贤后?
- 玄武门之变和南京玄武门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建成有一个儿子侥幸活了下来
- 玄武门李世民几岁 李世民如何走向玄武门?李世民与李建成关系怎么样?
-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个娘吗 李世民曾被李建成下過毒,為何卻活得好好的,還把李建成反殺了呢